- 年份
- 2024(11254)
- 2023(16209)
- 2022(14078)
- 2021(12797)
- 2020(10780)
- 2019(24691)
- 2018(24328)
- 2017(47665)
- 2016(25443)
- 2015(28398)
- 2014(28421)
- 2013(28543)
- 2012(26530)
- 2011(23985)
- 2010(23857)
- 2009(22048)
- 2008(21089)
- 2007(18494)
- 2006(16468)
- 2005(14448)
- 学科
- 济(127415)
- 经济(127294)
- 管理(71422)
- 业(69363)
- 企(55280)
- 企业(55280)
- 方法(51477)
- 数学(45193)
- 数学方法(44814)
- 农(33847)
- 地方(30412)
- 中国(28722)
- 财(28504)
- 业经(27151)
- 学(25147)
- 农业(23416)
- 制(19350)
- 贸(18494)
- 贸易(18484)
- 易(17731)
- 环境(17088)
- 地方经济(17062)
- 和(16644)
- 理论(16467)
- 技术(16051)
- 务(15751)
- 财务(15691)
- 产业(15669)
- 财务管理(15660)
- 融(15294)
- 机构
- 大学(369094)
- 学院(367928)
- 济(159419)
- 经济(156250)
- 管理(145357)
- 研究(126931)
- 理学(126415)
- 理学院(124964)
- 管理学(122990)
- 管理学院(122340)
- 中国(92181)
- 京(77838)
- 科学(76858)
- 财(70330)
- 所(63202)
- 农(58732)
- 研究所(57517)
- 财经(56529)
- 中心(56291)
- 业大(53880)
- 江(53802)
- 经(51365)
- 经济学(49443)
- 北京(48953)
- 范(48590)
- 师范(48177)
- 院(46114)
- 农业(45335)
- 经济学院(44448)
- 州(43222)
- 基金
- 项目(252313)
- 科学(199256)
- 研究(184982)
- 基金(184174)
- 家(159612)
- 国家(158297)
- 科学基金(136717)
- 社会(119180)
- 社会科(112981)
- 社会科学(112950)
- 省(98641)
- 基金项目(98323)
- 自然(87592)
- 自然科(85510)
- 自然科学(85492)
- 自然科学基金(84006)
- 教育(83080)
- 划(81366)
- 资助(75660)
- 编号(74129)
- 成果(59328)
- 重点(56258)
- 部(55838)
- 发(55191)
- 创(51823)
- 课题(50760)
- 国家社会(49363)
- 创新(48320)
- 教育部(48146)
- 科研(47616)
- 期刊
- 济(180063)
- 经济(180063)
- 研究(112118)
- 中国(66921)
- 学报(57057)
- 农(54209)
- 科学(53441)
- 管理(52733)
- 财(52682)
- 大学(43564)
- 学学(41269)
- 农业(37331)
- 教育(34445)
- 技术(31426)
- 融(29981)
- 金融(29981)
- 经济研究(29505)
- 财经(28490)
- 业经(28350)
- 经(24479)
- 问题(23589)
- 技术经济(19701)
- 业(18119)
- 图书(17384)
- 理论(17306)
- 资源(17059)
- 科技(16996)
- 现代(16771)
- 统计(16683)
- 版(16558)
共检索到541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兴无 田圆
本文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长期内,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且经济增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项格兰杰原因,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一定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方差的贡献度高于经济增长扰动产生的贡献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张超阳
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河南5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各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河南产业结构水平仍然低下,但河南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②河南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③河南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3种类型。④产业结构变迁对河南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研究指出,利用高新技术对河南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SSM模型 河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战勇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河南省1980—2007年的时序列数据和协整理论对河南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结论是表明: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且经济增长是河南省一、三产业的发展的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成为二产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利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0年以集中度为指标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和银行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但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尚不十分明显,更多地表现为先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对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据此认为,河南省应加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引进培育力度,更好地支持小微和"三农"等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卫萍 耿磊
本文采用协整方法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根据这一理论,以19 9 0-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 D P进行协整分析,通过G rang 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赛赛 潘建伟
本文研究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问题,并以河南省为例,使用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间的数据,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相关数据的计算,定量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工业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工业化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曹治星
本文利用2004-2005年河南省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测算了"十五"末期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十五"末期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证明了扩大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产出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河南省的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芳 郭三党
本文采用1978—2007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就业人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整模型,误差修整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冉
基于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情况,采用指标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系数与GDP高度关联,即对外开放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河南的对外开放。进而提出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河南经济的对外开放步伐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其涛
利用弹性脱钩方法,分析了2000年~2010年间河南省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笔者基于因果链分解的思想,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进行分解,并采用对数方法研究脱钩因子的影响力。结果表明: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大多数年份处于弱脱钩状态;能耗脱钩因子的影响力总体为正向影响,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程度起主导作用,减排脱钩因子影响力较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根
农地产权管制是土地财政的根本成因,这将对土地财政影响的分析限制在经济增长方面。理论分析表明,产权管制使地方政府获得土地财政,而土地财政虽然在短期内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利于长期增长,随着农地产权稀缺的增加,农地产权管制和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因此,在肯定农地产权管制和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该对其负面效应足够警惕。为了保持长期增长,应该逐步放松政府对农地产权的管制,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关键词:
产权管制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卫东 王菲
笔者运用协整理论验证了高速公路产业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但由于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尚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却是带动高速公路产业投资的格兰杰成因。此外,河南省经济增长自身及高速公路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河南省经济增长对长期均衡路径的短期偏离。
关键词:
河南省 高速公路投资 经济增长 协整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刘倩楠
文章建立了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三变量基于协整关系分析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果关系、长短期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较低、城镇化率较大时会伴随着经济的加权增长;在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情况下,要从收入分配机制着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依靠城镇化的推动是无效的;城镇化的发展能很好的控制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被广为关注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形成的共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两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贷款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不尽相同。主要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贷款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检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贷款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贷款增长 经济发展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