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0)
- 2023(7937)
- 2022(6717)
- 2021(5767)
- 2020(4978)
- 2019(11289)
- 2018(10849)
- 2017(22947)
- 2016(11616)
- 2015(13023)
- 2014(13026)
- 2013(13395)
- 2012(12992)
- 2011(11853)
- 2010(12021)
- 2009(11364)
- 2008(10796)
- 2007(9652)
- 2006(8668)
- 2005(7963)
- 学科
- 济(87785)
- 经济(87731)
- 方法(34867)
- 业(34456)
- 管理(34338)
- 数学(31918)
- 数学方法(31792)
- 企(27326)
- 企业(27326)
- 地方(20543)
- 中国(15953)
- 农(15470)
- 财(15169)
- 业经(15019)
- 地方经济(14666)
- 学(12447)
- 产业(12372)
- 制(11010)
- 农业(10986)
- 贸(10435)
- 贸易(10430)
- 易(9974)
- 融(9563)
- 金融(9563)
- 体(9504)
- 环境(8925)
- 务(8782)
- 财务(8778)
- 财务管理(8758)
- 技术(8589)
- 机构
- 大学(184360)
- 学院(184164)
- 济(99219)
- 经济(97848)
- 管理(72483)
- 研究(63864)
- 理学(63019)
- 理学院(62427)
- 管理学(61692)
- 管理学院(61354)
- 中国(47698)
- 财(41971)
- 京(36668)
- 财经(34241)
- 经济学(33858)
- 科学(33594)
- 经(31116)
- 所(30906)
- 经济学院(30499)
- 中心(28051)
- 研究所(27671)
- 江(26571)
- 财经大学(25457)
- 农(24820)
- 北京(22973)
- 业大(22731)
- 院(22646)
- 商学(21237)
- 商学院(21048)
- 经济管理(21004)
- 基金
- 项目(119551)
- 科学(96568)
- 基金(90869)
- 研究(87094)
- 家(77643)
- 国家(77115)
- 科学基金(67634)
- 社会(61671)
- 社会科(59044)
- 社会科学(59035)
- 基金项目(47401)
- 省(45172)
- 自然(40890)
- 自然科(39997)
- 自然科学(39992)
- 自然科学基金(39366)
- 资助(38675)
- 教育(38632)
- 划(36761)
- 编号(31868)
- 部(28006)
- 发(27907)
- 国家社会(27127)
- 重点(26587)
- 成果(25234)
- 教育部(24977)
- 创(24601)
- 人文(24533)
- 发展(23582)
- 展(23287)
- 期刊
- 济(111099)
- 经济(111099)
- 研究(59267)
- 财(31708)
- 中国(29247)
- 管理(28105)
- 学报(23805)
- 科学(23073)
- 农(21525)
- 经济研究(20447)
- 财经(19277)
- 大学(19045)
- 学学(18396)
- 融(17832)
- 金融(17832)
- 经(16782)
- 技术(16172)
- 业经(15366)
- 问题(14804)
- 农业(14282)
- 技术经济(12635)
- 统计(12227)
- 贸(11467)
- 策(10738)
- 世界(10119)
- 商业(9997)
- 决策(9823)
- 经济问题(9351)
- 国际(9291)
- 经济管理(8970)
共检索到27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俊 刘先涛
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对应石油需求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石油需求在短期内具有相对显著惯性,并且各产业在石油需求上的增长推动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且我国石油需求在三大产业结构的反向调节仅存于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俊 刘先涛
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对应石油需求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石油需求在短期内具有相对显著惯性,并且各产业在石油需求上的增长推动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且我国石油需求在三大产业结构的反向调节仅存于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仕宗
文章以民众收入类、财政收入类、产业发展的外向依赖等情况作为模型的指标选取。并利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在对比偏最小二乘的基础上,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证实,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够确保既定变量全部保留,而固定效应模型证实了民众收入、财政收入、外贸依赖度和产业结构均构成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收入 财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锋 张芳 刘娟
文章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城镇化在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作用过程中的传导和作用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均在产业结构至经济增长间表现为正向部分中介效应;金融集聚、城镇化的并行总体中介效应不显著;存在产业结构→金融集聚→城镇化→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城镇化→金融集聚→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金融集聚 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浩 沈文星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安徽省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检验 安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波
在国内外文献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的税收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统计变量数据的平稳性与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二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收入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悦 张居营
在促进就业问题已经逐步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层面上时,需要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找到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通过对2002~2012年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的一系列检验,选择最优的SD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利民 杜跃平
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和证实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的现象。但是对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文章应用计量经济学中能够检验变量之间相互因果关系Granger检验方法,对我国1985~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Granger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建新 胡建辉
本文根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事实,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就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劳动产出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改善但对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不甚明朗。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不直接产生作用但要素配置功能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行政化环境规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绿色经济的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周钰迪
针对中国绿色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本文结果表明,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对绿色增长有负面作用,但是区域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绿色增长正效应最显著,开放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部地区的负效应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污染避难所"的环境成本转移效应明显,要避免污染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中西部地区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工业型绿色经济。
关键词:
绿色增长 开放程度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海清
经济增长与居民就业之间既存在正面效应,又存在负面效应,在不同发展时期其效应有不同的表现,总体上二者间呈现倒"U"型关系。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对城镇和农村就业的拉动效应均有限,但对城镇的影响要大于农村。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发现,第一产业存在较大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明显不足,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与就业则相对均衡。因此,实施积极的产业和就业政策至关重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 就业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根据实现平衡增长路径所需满足的条件,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然后应用该指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各产业偏离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希望能较真实地反映上海市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平衡增长路径要求目标的偏离程度。最后根据各产业偏离的方向和程度,有针对性地给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具体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意定 杨艳 刘贯春
文章立足于金融部门的视角,从需求跟进论出发,对银行和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演化重要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验证了两者与保险市场的作用关系。传统的OLS、GMM估计发现,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股票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时变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近年来股票市场的演化重要性越来越大,而银行信贷则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刘文欢 苏妍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视角,对信用与经济之间的数量和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关联方式存在国别差异。在中国社会信用中,金融部门信用占大多数,政府释放出的基础信用大部分滞留于金融体系之中,金融体系与实体部门之间的信用流动渠道并不畅通,是阻碍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产生良性互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月兰 李豫新
文章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06年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宏观经济模型测算了产业变动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较低。需要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