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8)
- 2023(11262)
- 2022(9550)
- 2021(8570)
- 2020(6942)
- 2019(16218)
- 2018(15392)
- 2017(29229)
- 2016(15484)
- 2015(17210)
- 2014(16613)
- 2013(16344)
- 2012(15638)
- 2011(14051)
- 2010(13943)
- 2009(12836)
- 2008(12125)
- 2007(10339)
- 2006(9346)
- 2005(8565)
- 学科
- 济(91869)
- 经济(91822)
- 管理(41628)
- 业(40019)
- 方法(31217)
- 企(29697)
- 企业(29697)
- 数学(27985)
- 数学方法(27826)
- 地方(24275)
- 农(21074)
- 中国(20683)
- 业经(18642)
- 财(17463)
- 地方经济(15546)
- 农业(14981)
- 学(14666)
- 产业(13894)
- 制(12649)
- 贸(11979)
- 贸易(11967)
- 环境(11720)
- 易(11478)
- 融(10609)
- 金融(10607)
- 体(10597)
- 发(10094)
- 技术(10064)
- 和(10061)
- 务(10042)
- 机构
- 学院(216687)
- 大学(216518)
- 济(108911)
- 经济(107219)
- 管理(82224)
- 研究(80815)
- 理学(70722)
- 理学院(69926)
- 管理学(69023)
- 管理学院(68616)
- 中国(61148)
- 财(46293)
- 京(45619)
- 科学(44518)
- 所(39154)
- 中心(36843)
- 财经(36801)
- 经济学(35748)
- 研究所(35289)
- 经(33508)
- 农(33025)
- 江(32156)
- 经济学院(32096)
- 院(29393)
- 业大(28673)
- 北京(28594)
- 范(28109)
- 师范(27897)
- 财经大学(27140)
- 农业(25421)
- 基金
- 项目(145770)
- 科学(116705)
- 研究(109472)
- 基金(107553)
- 家(93029)
- 国家(92330)
- 科学基金(79916)
- 社会(74368)
- 社会科(70930)
- 社会科学(70917)
- 基金项目(56843)
- 省(56035)
- 自然(47916)
- 教育(47659)
- 自然科(46754)
- 自然科学(46749)
- 划(46316)
- 自然科学基金(45955)
- 资助(43107)
- 编号(42657)
- 发(34945)
- 成果(33577)
- 重点(33162)
- 部(32721)
- 国家社会(32530)
- 创(30351)
- 发展(29237)
- 课题(28839)
- 展(28821)
- 创新(28601)
- 期刊
- 济(124347)
- 经济(124347)
- 研究(72027)
- 中国(42724)
- 财(35845)
- 管理(30423)
- 农(29565)
- 学报(28439)
- 科学(28417)
- 大学(22533)
- 经济研究(21908)
- 学学(21114)
- 农业(20699)
- 技术(19671)
- 融(19241)
- 金融(19241)
- 财经(19205)
- 业经(18046)
- 教育(17524)
- 经(16996)
- 问题(16544)
- 技术经济(13302)
- 贸(12793)
- 世界(12762)
- 业(12091)
- 统计(11440)
- 国际(11181)
- 经济问题(10376)
- 资源(10343)
- 现代(10124)
共检索到33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优树 刘扬 罗静 张坤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积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研究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可以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路径。首先将经济增长质量定义为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稳定性、创新能力、成果、资源和环境成本六个方面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增长的程度;然后分析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如何通过这六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再以攀枝花市2005~2015年的数据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攀枝花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评;最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均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正向的影响,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产业结构 生产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辉 周斌 李博
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情况、经济开放程度、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状况等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间存在较强的联动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促进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光霞 何征 谢家贵
以攀枝花钒钛产业为例,分析了攀枝花钒钛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供应链角度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空间整合和价值链整合的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模式,为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钒钛产业 供应链整合 价值链 攀枝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梅 罗怀良 陈林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的城市,其脆弱性涉及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资源型城市脆弱性测度及动态演变特征对其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南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研究其脆弱性及动态。结果表明:(1)攀枝花市2006~2015年城市综合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综合脆弱性指数从2006年的0.74下降到2015年的0.37,经历较高脆弱度、中脆弱度和较低脆弱度的演变;(2)该市近10 a来分系统中资源脆弱性年均值最大(0.57),其次为经济脆弱性(0.50),社会脆弱性(0.46)和生态环境脆弱性(0.43)相对较小。其中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变化幅度分别为0.10、0.10、0.08,经济脆弱性呈振荡上升,年均变化幅度最大(0.13);(3)该市近10 a来经济系统对城市综合脆弱性贡献度上升明显(由2006年的15.53%上升到2015年的70.03%),同时社会脆弱性也较突出(2015年达20.16%)。未来攀枝花市在转型与城市脆弱性调控上应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核心,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推进区域统筹发展,减少社会脆弱性;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脆弱性 攀枝花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丽平 周国梅 季浩宇
从来源和产生机理上看,传统污染物控制措施会对温室气体减排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量度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对成本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以及传统污染物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双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总量减排的"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种手段为出发点,根据污染减排项目种类和不同脱硫工艺,开发了分类式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方法。并据此,以攀枝花市为案例,对其"十一五"29项总量减排措施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总量减排措施对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既有正效益,也有负效应,还有0的情况存在,不同减排技术和措施产生不同的协同效应,但总体上有显著的正协同效益。
关键词:
污染减排 协同效应 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循刚 李冬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亚明 张帆
发展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是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近几年已经筛选出了德热28、墨西哥11号、印度S288、卡蒂莫79635、蓝山5个适合推广种植的优质小粒种咖啡品种,发展咖啡产业条件优越。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从种植的自然条件,政策机遇、区位,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分析了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在介绍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攀枝花咖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产业认识不高、基础设施薄弱、争地、产品附加值低、融资困难等问题,从组织...
关键词:
攀枝花 咖啡产业 特色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调研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优树 蔡晶欣 庄鑫康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双重挤压,旧产能淘汰,新动能不足,新旧矛盾叠加,城市发展遭遇瓶颈。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改变过去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发展方式。攀枝花以资源产业为主导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创新改革的重点。创新驱动战略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通过边际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外部性效应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攀枝花为例,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05年—2016年攀枝花创新驱动转型能力进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东 石维富
分析了攀枝花市旅游商品资源的类型及特点、攀枝花市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从旅游商品开发、建立与完善旅游商品购物网络、营造公平与放心的市场秩序、创新旅游购物营销等方面,提出了攀枝花市旅游商品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攀枝花市 旅游商品 开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方志 李尚志 李群林
行政审批制度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各个方面,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地方政府工作职能与方式的转变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本文以攀枝花市涉及企业的行政审批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深入的调查,从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地方行政审批在体制、机制、改革配套以及审批对象自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
行政审批 地方经济 企业 改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优树 蔡晶欣 庄鑫康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双重挤压,旧产能淘汰,新动能不足,新旧矛盾叠加,城市发展遭遇瓶颈。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改变过去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发展方式。攀枝花以资源产业为主导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创新改革的重点。创新驱动战略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通过边际效应、产业集聚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外部性效应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攀枝花为例,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2005年—2016年攀枝花创新驱动转型能力进行测算,发现攀枝花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依然存在创新效率不高、创新成果转化不畅、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攀枝花创新驱动城市转型的问题提出攀枝花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婕
"十三五"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各类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新的要求。攀枝花市作为西南部重要的冶金城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中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划分为成熟型资源城市。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结合创新型城市理论及经验,探讨攀枝花市作为成熟型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等方式,利用技术、人才、资源和设施等优势条件,实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进而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并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成熟型矿产资源城市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芬 毛洪伟 夏春海 韩青苗 呼静 曹晓昌
以资源型城镇——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基于城镇独特的生态系统内涵,建立了资源型城镇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判法,深入剖析各压力指标、支持力指标的状态,从而得出盐边县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支持力指标安全程度略大于压力指标安全程度,因此,盐边县的综合生态承载力为0.58,处于一定的弹性生态盈余状态。生态承载力承载度为0.68,生态承载力各系统间协调性增强,生态承载力的协调度达到0.62,处于较安全状态。但资源压力、经济压力和生态健康等指标发展水平仍较低。研究所运用的评价方法较客观地反映了盐边县的生态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为盐边县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期为其他地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关键词:
资源型城镇 生态承载力 承载度 盐边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传谌 王鹏 崔悦 齐文浩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化的顺利开展对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如果二者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会加快;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则城镇化进程会减慢。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