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1)
2023(13893)
2022(11769)
2021(11060)
2020(9515)
2019(22280)
2018(21997)
2017(41898)
2016(23300)
2015(26318)
2014(26494)
2013(25570)
2012(23417)
2011(21042)
2010(20983)
2009(18992)
2008(18537)
2007(16580)
2006(13956)
2005(12358)
作者
(62840)
(52612)
(52324)
(50016)
(33092)
(25288)
(24179)
(20724)
(19990)
(18701)
(17651)
(17408)
(16456)
(16396)
(16350)
(16272)
(16154)
(15716)
(15085)
(14972)
(13046)
(12966)
(12833)
(12059)
(11888)
(11729)
(11631)
(11625)
(10466)
(10439)
学科
(93020)
经济(92934)
管理(61726)
(60864)
(50265)
企业(50265)
方法(46363)
数学(41271)
数学方法(40770)
中国(28195)
(25004)
(24832)
教育(20769)
(20608)
贸易(20605)
(20087)
业经(19718)
(19293)
地方(18105)
理论(16775)
农业(16187)
技术(16061)
(15968)
(15422)
财务(15379)
财务管理(15340)
企业财务(14539)
(13581)
(13146)
产业(12804)
机构
大学(324350)
学院(320782)
(130148)
经济(127493)
管理(123131)
理学(107755)
理学院(106538)
研究(105379)
管理学(104558)
管理学院(103954)
中国(72979)
(67787)
科学(63080)
(58073)
(51322)
(49462)
师范(49058)
中心(48887)
(48658)
(47528)
财经(47386)
研究所(46970)
业大(45909)
(43146)
北京(42436)
经济学(41039)
师范大学(39944)
农业(38307)
(38155)
教育(37822)
基金
项目(218774)
科学(175099)
研究(164413)
基金(158297)
(136472)
国家(135263)
科学基金(117069)
社会(104222)
社会科(98857)
社会科学(98832)
(86821)
基金项目(83820)
教育(82741)
自然(74768)
(74233)
自然科(73111)
自然科学(73090)
自然科学基金(71806)
编号(67973)
资助(64635)
成果(55805)
(50760)
重点(50394)
课题(48491)
(48240)
(46396)
教育部(44541)
创新(43041)
人文(42635)
国家社会(42485)
期刊
(132085)
经济(132085)
研究(96408)
中国(63449)
教育(59012)
学报(46131)
(45996)
科学(43163)
管理(42596)
(42337)
大学(36527)
学学(33179)
技术(32081)
农业(28945)
财经(23262)
(23023)
金融(23023)
业经(22616)
经济研究(21846)
(20134)
问题(18358)
统计(16055)
(15884)
技术经济(15708)
(15539)
职业(15496)
(14845)
商业(14633)
(14195)
理论(13855)
共检索到460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睿   何媛媛   李帮喜  
基于“行业—教育水平”就业投入产出框架,综合考虑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产业当前仍是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创造的主要贡献者,但与其他产业协同效应受到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在第二、三产业中,职业教育在多个行业的就业创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低等教育水平到中等教育水平区段中,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推动和拉动就业的关键行业越多。因此,应根据产业结构动态变化进行继续教育机制创新,继续扩大试点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健全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等措施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盈之  金乃丽  
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三次产业划分法和波拉特四次产业划分法下的中国就业结构状况,之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其他产业正由弱变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通过信息化改善中国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商勇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明显。通过对河南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中间投入率上升趋势明显,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两个时期,基本上具有一致性,表明河南大力发展工业的政策效果明显;河南省各行业的自足率有所下降,更多是通过对外贸易来满足自身需求缺口。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刘柳  谢乔昕  
通过对近年浙江省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比较计算,发现化学工业、农业等产业在浙江省的经济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属于经济体系中的关键部门,应予以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考察了浙江省近几年产业结构演进状况,并通过比照关键部门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志鹏  刘卫东  刘红光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本文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对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法测度,并采用2002年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26个部门作了相关计算,指出了4个影响CO2减排的能源部门的优先调整顺序,以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达到CO2减排。同时研究发现,我国2002年整个产业结构的协调度并不高,需要加大调整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辅信  胡国强  张许颖  张立存  王世炎  
1.地区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我们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之后,深深感到,在面向21世纪时,要进一步找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向,必须跳出对国民经济的原有分类方法,把信息产业从原有各产业中分离出来,编制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以探索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和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燕  胡日东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1995年、1997年以及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1995~2000年间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计算和分析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总体联系等指标,分析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揭示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并从需求管理的角度,提出各项需求政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彦菊  向蓉美  
文章基于现有几个年份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面板数据(Panal Data)分析方法建立分部门居民消费模型,预测出未编表年份分部门的消费数据。再将预测的消费数据代入投入产出模型,考查17部门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指标逐年变化趋势与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这种结合计量经济(Econometric,EC)与投入产出(Input-output,IO)模型的分析方法,能够体现两者的优点,较真实地模拟经济结构与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赵勇  任保平  
基于图论最大权重生成树原理的投入产出定性分析和网络关系动态演化模型可以分别从比较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刻画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本文基于1995年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基础树,比较静态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并采用主体调整网络演化模型,估计这15年间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关键生产部门没有发生变化,农林牧渔和采矿业、化学工业在产业体系中仍居于关键地位;中国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产业链条延长,部门关联度加深,产业波及源对相关产业的波及效果明显增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毛剑峰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17个产业进行需求、关联及特征方面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壮壮  李美桂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6,在投入方向上,蚌埠与阜阳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5。分析结果为皖北部分区域的经济整合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壮壮  李美桂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构建了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和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以皖北地区的三个城市宿州、阜阳、蚌埠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相似性度量工具优于地区产业同构系数;(2)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消耗关系来看,除建筑业以外,蚌埠与阜阳在各行业的相似性都大于蚌埠与宿州、宿州与阜阳的相似性,在建筑业上,宿州与蚌埠的相似性较高;(3)进一步从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分析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似性,在产出方向上,宿州和蚌埠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为0.972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典范  干春晖  郑若谷  
本文借鉴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通过静态结构分解技术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三部分,并利用投入产出表对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51个产业的关联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的溢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重要性呈依次递减的特征。对于我国产业的发展而言,提升产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优化产业关联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的根本。针对产业关联效应的提升,本文也提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并从创新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压力以及政府放松管制等方面阐述了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