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1)
- 2023(11098)
- 2022(9534)
- 2021(8670)
- 2020(7544)
- 2019(17198)
- 2018(16886)
- 2017(34263)
- 2016(17887)
- 2015(19880)
- 2014(19555)
- 2013(19347)
- 2012(17824)
- 2011(15662)
- 2010(15237)
- 2009(13709)
- 2008(12823)
- 2007(10835)
- 2006(9116)
- 2005(7716)
- 学科
- 济(86472)
- 经济(86397)
- 业(51045)
- 管理(49211)
- 方法(44269)
- 数学(40686)
- 企(40493)
- 企业(40493)
- 数学方法(40307)
- 农(22419)
- 财(20485)
- 地方(20019)
- 中国(19922)
- 业经(17592)
- 农业(15606)
- 学(13721)
- 贸(13446)
- 贸易(13440)
- 易(13007)
- 务(12978)
- 财务(12948)
- 财务管理(12916)
- 制(12710)
- 企业财务(12337)
- 产业(12320)
- 技术(12248)
- 环境(11051)
- 地方经济(10961)
- 和(10630)
- 融(10417)
- 机构
- 学院(246189)
- 大学(244776)
- 济(111638)
- 经济(109879)
- 管理(102021)
- 理学(90017)
- 理学院(89186)
- 管理学(87813)
- 管理学院(87366)
- 研究(76564)
- 中国(56403)
- 财(48574)
- 京(48065)
- 科学(44631)
- 财经(40072)
- 中心(36915)
- 经(36734)
- 农(36531)
- 经济学(36449)
- 所(35629)
- 业大(35477)
- 江(35190)
- 经济学院(33393)
- 研究所(32693)
- 财经大学(30153)
- 范(29583)
- 师范(29262)
- 北京(28650)
- 农业(28531)
- 经济管理(28339)
- 基金
- 项目(177898)
- 科学(143404)
- 基金(133227)
- 研究(129539)
- 家(114521)
- 国家(113667)
- 科学基金(100630)
- 社会(86642)
- 社会科(82596)
- 社会科学(82577)
- 省(71241)
- 基金项目(70972)
- 自然(64650)
- 自然科(63240)
- 自然科学(63227)
- 自然科学基金(62157)
- 教育(59488)
- 划(57495)
- 资助(54913)
- 编号(50107)
- 部(40407)
- 重点(39997)
- 发(39218)
- 成果(37919)
- 创(37676)
- 国家社会(36793)
- 教育部(35620)
- 创新(35244)
- 人文(35111)
- 科研(34370)
- 期刊
- 济(109979)
- 经济(109979)
- 研究(66688)
- 中国(40089)
- 财(37150)
- 管理(36326)
- 学报(34734)
- 科学(33070)
- 农(31368)
- 大学(27720)
- 学学(26260)
- 技术(22894)
- 农业(21723)
- 融(19961)
- 金融(19961)
- 财经(19830)
- 经济研究(18781)
- 业经(18599)
- 教育(17954)
- 经(17126)
- 问题(15480)
- 统计(14070)
- 技术经济(13152)
- 策(12960)
- 商业(11707)
- 决策(11661)
- 业(11516)
- 理论(11170)
- 贸(10991)
- 资源(10854)
共检索到341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宝东 杨兵伟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对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较充分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指出了就业有效增长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选择。研究表明:(1)近10年,云南一、二、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27.8%、2.2%、69.9%,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2)云南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将是云
关键词:
就业贡献率 结构偏离度 就业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宇
分析了1978—2007年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状况,分别计算了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产值弹性;运用VAR模型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对黑龙江省就业的动态影响。就业产值弹性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其就业具有推动作用。V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是黑龙江省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黑龙江省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及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正向调整对就业增长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期较长。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向量自回归模型 黑龙江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增明 马慧莉
本文在基于劳动者收入与人力资本价值内在逻辑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修正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调整后的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模型,对1996-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估算,并与第一、二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本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高于第一、二产业,仅次于固定资产投资,已成为拉动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人力资本 平均贡献百分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元 周树高
由广东省第三产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及第三产业各主要行业对GDP增长贡献大小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本文认为,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与经济增长水平高度相关,第三产业中年均增速快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也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快广东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应着重发展交通邮电、批发零售、房地产、社会服务、金融保险等对国民经济推动力大的行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波 汪戎
首先计算出三大模式在不同人均GDP水平时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并与云南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说明云南今后应该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然后又从行业就业关联的角度进行就业效应分析,进一步验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扩大云南就业的重要性,认为云南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时要特别注重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教育业等行业的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再进 谢昌浩
人类社会已进入"经济服务化"时代,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从"十五"以来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着手,在深入分析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云南省 第三产业 “十五”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刘媛 吕玲
选取1993~2011年云南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数据,采用改进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运用索罗余值的思维,将技术效率看做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的余值,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判断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类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总产出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总体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提高的,但个别年份波动较明显。劳动力要素贡献率基本上保持平稳的态势,然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要素贡献率在研究样本年限期间波动幅度较大,相对而言,土地要素贡献率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任彪 郭海龙
通过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GDP的发展,但GDP的增长不能带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总的就业人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关系,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还会对劳动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亢亢 宋光兴
我们分析了1990年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基于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指标,发现云南省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扩大就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冠霖 任旺兵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轨迹。认为从 1 952— 2 0 0 1年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吸纳空间经历了高空间期、空间下降期、空间进一步缩小期三个时期。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相对较小 ,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 ,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难以提高。为了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 ,提出 8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宏峰
充分就业是国民富裕的重要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发展速度慢,就业比重比较低。通过支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可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为此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政策。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国民富裕 支持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朝云
本文以广东省商贸流通业为研究样本,选取2002-2016年统计数据,构建和运用贡献率指标体系,剖析15年来广东省商贸流通业内部构成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并结合第三产业结构演变,提出经济发达区商贸流通业及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丽莎
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结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关键。研究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均衡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偏差系数以及取对数线性回归的就业弹性分析等方法,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平 曹跃群
文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资料,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并具备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增长弹性分化明显,高弹性组表现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特点。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轨特征,通过国际比较,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过低、新兴服务业就业比重不突出的特征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 扩大就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农华
The paper statistically measures the contribution of employ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of Shanghai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apacity to absorb labor forc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 paper furthermore presents several suggestions.
关键词:
第三产业发展 就业增长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