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6)
2023(6584)
2022(5471)
2021(4819)
2020(4128)
2019(9220)
2018(8861)
2017(17462)
2016(9499)
2015(10418)
2014(10202)
2013(10412)
2012(9894)
2011(9043)
2010(9091)
2009(8271)
2008(8075)
2007(7389)
2006(6646)
2005(6107)
作者
(30225)
(25027)
(25016)
(23861)
(15863)
(12114)
(11271)
(9924)
(9696)
(8844)
(8780)
(8599)
(8213)
(8210)
(8091)
(7980)
(7662)
(7360)
(7338)
(7273)
(6329)
(6305)
(6297)
(5791)
(5759)
(5619)
(5535)
(5412)
(5199)
(5129)
学科
(49867)
经济(49838)
(25251)
管理(23957)
(20572)
企业(20572)
方法(18837)
数学(16103)
数学方法(15984)
地方(15351)
中国(13524)
(11677)
业经(11482)
(10637)
地方经济(10154)
产业(9852)
(8619)
(8291)
农业(8106)
(7484)
贸易(7479)
(7186)
结构(7059)
技术(7029)
(6816)
(6621)
环境(6525)
(6040)
金融(6039)
理论(5907)
机构
学院(142384)
大学(142027)
(62852)
经济(61750)
研究(55336)
管理(52336)
理学(45514)
理学院(44909)
管理学(44133)
管理学院(43885)
中国(39113)
科学(36048)
(31075)
(29306)
(27795)
研究所(27046)
(25136)
中心(23650)
业大(22991)
(22297)
农业(22256)
(20516)
财经(20333)
经济学(20103)
北京(19305)
(18997)
师范(18692)
(18464)
经济学院(18142)
科学院(17358)
基金
项目(100649)
科学(80171)
基金(73590)
研究(69498)
(66453)
国家(65975)
科学基金(55684)
社会(45737)
社会科(43572)
社会科学(43563)
(40378)
基金项目(38854)
自然(36461)
自然科(35598)
自然科学(35584)
自然科学基金(35003)
(34313)
教育(30642)
资助(30119)
编号(25970)
(24489)
重点(24005)
(21783)
(21235)
成果(20071)
创新(19897)
计划(19833)
国家社会(19500)
发展(19486)
科研(19357)
期刊
(69069)
经济(69069)
研究(40900)
中国(28372)
学报(26389)
科学(24904)
(24522)
管理(20612)
大学(19282)
学学(18484)
(17506)
农业(17063)
教育(12620)
经济研究(11780)
技术(11660)
业经(11392)
(10498)
金融(10498)
财经(10468)
问题(9556)
(9414)
(9391)
技术经济(7682)
科技(7606)
资源(7353)
商业(7042)
(6959)
统计(6880)
业大(6832)
(6782)
共检索到20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勤  吴利华  
本文旨在从产业和地区层面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对区域就业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虚拟就业的方法过滤掉地区因素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同时假定就业初始水平相同,模拟各地区各产业的就业演变状况,分析就业初始结构对各地区各产业就业演变的影响;然后通过就业绩效指数分析地区产业竞争力对区域就业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就业增长率相同、就业初始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就业初始结构决定了就业演变的路径,地区初始工业化程度不同,就业演变的路径也不同。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占比例和产业竞争力的差距是造成地区就业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传耿,赵振斌  
文章深入分析了区位、人口、经济、技术、自然、政策和创新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提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最后 ,指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建刚  沈利芸  陈旭东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探索产业集聚对区域税收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区域差异和企业生命周期对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会通过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区域税收竞争力起到提升作用,但这种提升作用会受到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初创期的阵痛感最强,成熟期的促进作用最强,且区域异质性较为显著。因此,中央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税收竞争力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摒弃短视的政绩观和“唯GDP论”的竞争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良性税收竞争的激励作用,提升我国税收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莫维冰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2003年为基期,对2006年和2010年的广西14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广西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阻碍因素,而城市竞争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侯立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苏南地区要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下工夫。本文对苏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苏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苏南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崇强  宗跃光  王燕军  
对Boarnet公式的经济权重进行修正,以经济增长变化对区域增长的贡献率代替绝对量值的变化,作为区域内经济空间增长的联系强度,并将其作为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的空间权重。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计算三次产业在2002—2005年和2006—2009年2个时段的要素量值变化,用ArcGIS 9.3分析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构上看,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结构偏强,第二、三产业处于偏弱的态势;竞争力上看,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竞争力呈现整体水平提升,第一、三产业竞争力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今后应继续保持对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快速实现二、三产业结构效率的提升。加大投资和科技投入,保持第二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盛见  
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强,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竞争力性质———显性或隐性、成长或非成长性、先天或后天获得性等,把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通过研究这几种构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明确竞争力培育的重点与方向,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从而能够培育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庞丽  李显君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基于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规模、技术能力、经营效率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实证分析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距较大,在汽车产业水平领先的地区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而一些汽车产业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具备较强的成长能力,其结论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涛  王秉琦  占绍文  
文章针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明显地域差异,在借鉴钻石模型并归纳其他学者理论的基础上,将DEA-DA模型与PLS-SEM模型相结合,对我国31个省份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至2012年的93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并构建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空间差异模型。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要素、整体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力度、需求能力和相关产业发展等指标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当中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马静  
本文描述了198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生产和出口的行业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都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发现,FDI推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除FDI之外,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春光  尤莉蓉  
本文选取1998年和2002年资料,以江苏省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主要工业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强,但工业产业结构矛盾严峻,成为制约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得久  于洪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