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7)
- 2023(10144)
- 2022(8336)
- 2021(7415)
- 2020(6375)
- 2019(14112)
- 2018(13991)
- 2017(27392)
- 2016(14599)
- 2015(16265)
- 2014(16229)
- 2013(16295)
- 2012(14837)
- 2011(13189)
- 2010(13528)
- 2009(13126)
- 2008(13398)
- 2007(12461)
- 2006(11111)
- 2005(10490)
- 学科
- 业(81179)
- 企(76069)
- 企业(76069)
- 济(70037)
- 经济(69911)
- 管理(67287)
- 业经(29133)
- 方法(26856)
- 财(26237)
- 农(23620)
- 务(19731)
- 财务(19701)
- 财务管理(19680)
- 制(19103)
- 企业财务(18661)
- 技术(18288)
- 数学(18224)
- 数学方法(18134)
- 农业(17107)
- 体(15225)
- 中国(14915)
- 划(14447)
- 策(14048)
- 和(13761)
- 体制(13078)
- 理论(13036)
- 产业(12766)
- 地方(12381)
- 企业经济(12147)
- 经营(11808)
- 机构
- 学院(223024)
- 大学(216260)
- 济(99890)
- 经济(98225)
- 管理(94466)
- 理学(80768)
- 理学院(80097)
- 管理学(79375)
- 管理学院(78950)
- 研究(67363)
- 中国(54856)
- 财(49439)
- 京(44293)
- 财经(38273)
- 科学(36569)
- 江(35599)
- 农(34553)
- 经(34510)
- 所(32536)
- 中心(30640)
- 经济学(29833)
- 业大(29174)
- 研究所(28550)
- 财经大学(27953)
- 商学(27708)
- 商学院(27474)
- 北京(27465)
- 州(27291)
- 经济学院(26897)
- 农业(26831)
- 基金
- 项目(139825)
- 科学(113608)
- 研究(106786)
- 基金(103594)
- 家(87118)
- 国家(86317)
- 科学基金(77470)
- 社会(71745)
- 社会科(68216)
- 社会科学(68205)
- 省(56293)
- 基金项目(55022)
- 自然(47836)
- 教育(46840)
- 自然科(46745)
- 自然科学(46735)
- 自然科学基金(46003)
- 划(44535)
- 编号(42083)
- 资助(40769)
- 业(34489)
- 创(33361)
- 制(33343)
- 成果(33170)
- 部(31367)
- 发(30959)
- 重点(30599)
- 创新(30134)
- 国家社会(29729)
- 课题(28606)
- 期刊
- 济(120882)
- 经济(120882)
- 研究(66751)
- 中国(43780)
- 财(43114)
- 管理(42944)
- 农(34346)
- 科学(28083)
- 学报(25509)
- 农业(23443)
- 业经(22954)
- 融(21370)
- 金融(21370)
- 大学(21173)
- 技术(20920)
- 学学(20378)
- 财经(20141)
- 经济研究(17939)
- 经(17527)
- 问题(15924)
- 教育(15913)
- 业(14540)
- 技术经济(14041)
- 现代(12811)
- 财会(12534)
- 商业(12180)
- 贸(11841)
- 世界(11793)
- 经济管理(11268)
- 会计(10695)
共检索到34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禹霆 唐晓华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表面上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但其重要的根源在于传统体制制约下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促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形成,扶持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寡头主导型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志春
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ASS软件对我国各省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静霞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而核心竞争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息息相关。对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对企业认清自身的优劣,进一步发展优势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核心竞争力 评价 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文强
本文从人气、人才、技术、企业制度及企业群结构等方面剖析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强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以生产人的消费品的装备为中心 ,开展品牌战略。阐明政府的政策制定应以企业发展为基准 ,不断进取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提出了招商最好的软环境是家家企业都赢利的新理念 ,同时针对东北装备制造业遇到的种种问题说明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产品市场导向 政府制高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君 马银戌
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特点,其产业集群化所释放的集群效应是竞争力提升的源泉。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显雏形,但在全国还不具备区位优势。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优势上,而且受到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迅速提高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丁有 刘菊芹 马婷婷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有着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偏离-份额EstEban拓展模型分析,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四大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竞争优势弱。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走资本化运作道路组建大企业集团、引导资本流入有比较优势行业,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把发展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采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等提升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门贵斌
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按照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设计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并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重点行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旨在为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丽
文章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构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8—2009年经济数据,采用区位熵系数法、比较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存在市场拓展能力和利润水平偏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核心企业不够强大、产业链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实施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实证研究 辽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志春
本文构建了由产业经济实力、产业开拓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4个方面9个指标组成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苏、浙、沪三地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测度,并依据测度结果,提出了苏、浙、沪三地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如:制定区域产业共同发展战略,提高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等。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指标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江 陶磊
该文首先采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比分析2008-2015年中国与装备制造业强国间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金属制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但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持续上升,且增幅较大,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较高的位置,其余行业均处于中低端领域。由于技术创新不足、核心技术靠国外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以及发达国家阻碍,造成中国装备制造业始终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的发展模式。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优势及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战略决策。最后,该文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