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5)
- 2023(16781)
- 2022(13977)
- 2021(12795)
- 2020(10941)
- 2019(25001)
- 2018(24976)
- 2017(48198)
- 2016(26625)
- 2015(29969)
- 2014(29808)
- 2013(29441)
- 2012(27209)
- 2011(24740)
- 2010(25156)
- 2009(23606)
- 2008(23521)
- 2007(21572)
- 2006(18903)
- 2005(16886)
- 学科
- 济(112938)
- 经济(112785)
- 业(82835)
- 管理(77992)
- 企(61023)
- 企业(61023)
- 方法(49997)
- 农(49540)
- 数学(44085)
- 数学方法(43421)
- 农业(32618)
- 业经(29233)
- 财(28781)
- 中国(27168)
- 制(25125)
- 学(22803)
- 地方(21529)
- 贸(20635)
- 贸易(20626)
- 易(20087)
- 技术(18127)
- 体(17583)
- 银(17582)
- 银行(17517)
- 环境(17255)
- 务(17212)
- 财务(17154)
- 财务管理(17105)
- 行(16641)
- 融(16405)
- 机构
- 学院(391078)
- 大学(387020)
- 济(160543)
- 经济(157303)
- 管理(149849)
- 研究(130969)
- 理学(130119)
- 理学院(128720)
- 管理学(126274)
- 管理学院(125594)
- 中国(99209)
- 农(88591)
- 科学(83428)
- 京(80722)
- 财(72490)
- 农业(69486)
- 所(68504)
- 业大(68024)
- 研究所(62276)
- 中心(61225)
- 江(60057)
- 财经(57449)
- 经(52097)
- 北京(49777)
- 经济学(48578)
- 范(47585)
- 师范(46944)
- 州(46800)
- 院(45698)
- 经济学院(44008)
- 基金
- 项目(263649)
- 科学(206504)
- 基金(191338)
- 研究(185965)
- 家(169354)
- 国家(167947)
- 科学基金(142851)
- 社会(118787)
- 社会科(112458)
- 社会科学(112421)
- 省(105917)
- 基金项目(101447)
- 自然(94207)
- 自然科(92049)
- 自然科学(92021)
- 自然科学基金(90423)
- 划(88082)
- 教育(84764)
- 资助(78093)
- 编号(74616)
- 重点(59623)
- 成果(59239)
- 部(57812)
- 发(57333)
- 创(55481)
- 创新(51960)
- 课题(51373)
- 科研(50785)
- 计划(50001)
- 制(49693)
- 期刊
- 济(179301)
- 经济(179301)
- 研究(106217)
- 农(87316)
- 中国(76722)
- 学报(69108)
- 科学(61338)
- 农业(59158)
- 财(56444)
- 管理(52909)
- 大学(51738)
- 学学(49693)
- 融(36327)
- 金融(36327)
- 业经(34646)
- 教育(34383)
- 技术(33396)
- 业(30412)
- 财经(28243)
- 经济研究(27247)
- 问题(24793)
- 经(24257)
- 版(21937)
- 技术经济(20165)
- 统计(19593)
- 业大(19469)
- 科技(18910)
- 策(18377)
- 世界(18345)
- 商业(17881)
共检索到571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康洁 于法稳 尹昌斌
本文以黑龙江、吉林、湖北、安徽四省1487户稻农为样本,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和多元处理效应MTE模型,引入绿色认知和政府宣传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纵向协作模式和横向合作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具有正向显著作用,且横向合作模式作用更明显;稻农绿色认知在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采纳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采纳度的影响可通过绿色认知来传导实现;政府宣传在绿色认知与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水稻种植面积、角色示范和政府监管等因素也均对绿色生产采纳度带来积极作用。因此,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应不断提升稻农组织化程度,激励农户选择紧密性强的产业组织模式,同时,不断提高稻农绿色认知水平,并重视邻里示范和政府宣传、监管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晓颖 郑军 张明月 魏晓 李画画
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5大基本理念之一,发展绿色农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茶农+种植合作社"模式下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并结合4家茶叶种植合作社的案例分析了该模式下的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生产激励、绿色生产监督、"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绿色生产成本及败德行为收益是影响茶农绿色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提高绿色产品收购价格、完善监督惩罚机制、构建信任合作机制、加强质量信号传递、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有效作用于以上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绍洪 朱敏龄 魏文云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小、散、乱、差"、物流链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阻碍了物流信息的有效流动和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导致了物流业高碳低效的问题。虚拟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整合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集群中的资源整合与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组织结构有序化、一体化、集约化,为构建绿色物流产业组织模式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当前技术与经济背景,提出物流业应构建以虚拟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循环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在竞争合作机制、知识溢出机制、政府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绍洪 朱敏龄 魏文云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小、散、乱、差"、物流链地域分割严重的现状,阻碍了物流信息的有效流动和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导致了物流业高碳低效的问题。虚拟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整合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激发集群中的资源整合与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组织结构有序化、一体化、集约化,为构建绿色物流产业组织模式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当前技术与经济背景,提出物流业应构建以虚拟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循环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在竞争合作机制、知识溢出机制、政府作用机制的影响下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华仓
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产业化组织是必然选择。在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各种利益主体关系复杂,促进组织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稳定,是保证农产品绿色属性的基本要求。研究表明产业化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可通过制度建设进行有效的约束。
关键词:
绿色农产品 产业化 组织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继红 何存毅 曾凡益
促进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有利于缓解农村生态问题。基于湖北省、贵州省的问卷调查,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了农民绿色生产意识与绿色生产行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总体上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水平高于绿色生产行为水平,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农民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具有安全质量等级认证、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品种等变量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加强对农民绿色生产的引导与宣传以提高农民绿色生产意识、政府加快建立农业绿色生产标准化体系以实现农民在绿色生产过程中的"有规可依"、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功能建设以提升农民农业绿色生产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农民绿色生产意识转化为绿色生产行为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统钎
通过介绍国外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及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结合苏格兰酿酒工业旅游与北京蟹岛生态农业旅游中发展绿色旅游的经验总结,分别提炼出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和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通过构建由观念、社会经济体制与科学技术三个层次形成的保障体系,来保证绿色旅游经济的正常运转。最后,从绿色旅游产业地域与行业选择、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建立、赢利机制构造和绿色旅游消费者培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
绿色旅游 指导方针 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兴兴 段晋苑 朱守银
[目的]在当前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新阶段,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全面迈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重要途径。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当前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方法]文章首先对农业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内容、种类与潜在供求关系进行了初步界定,并对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与传统生产社会化服务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特殊性;其次基于浙江、黑龙江、湖北等地农业绿色发展社会化服务典型实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提炼分析出4种主要的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建议,对于加快服务规模化引领绿色发展,带动小农户走上农业绿色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俊南 卢昕昊
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进行绿色创新,完成绿色转型是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因此探究物流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变革实现绿色转型、驱动绿色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顺丰速运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质性研究方法,从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提炼出可持续商业模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的6个主范畴,详细阐述各主范畴的核心子构念,并构建了驱动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制度合法性的压力与市场因素的影响形成可持续价值主张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绿色组织认同与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服务化组织形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共享价值的理念与科技赋能的手段构建创新型盈利模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研究结论揭示了可持续商业模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的过程黑箱,为相关研究议题提供了结构性理论假设,有助于更多企业通过可持续商业模式实践驱动绿色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飚 谢添任 梁志会
为厘清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机理,运用两部模型,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 005份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生态认知、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农户在绿色生产技术上虽然具有采纳行为,但其采纳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2)生态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约束型市场规制的影响不够明显。4)激励型市场规制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约束型市场规制则对农户生态认知-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过程中,既要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也要注重市场规制的建立与完善,构建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方 任木荣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纵向兼并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产业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纵向兼并型产业组织模式得以形成的动力在于消除由于买卖双方对初级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降低交易成本。从龙头企业横向一体化来看,其形成动力在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并提升竞争力;从农户横向一体化而言,其形成动力在于提升卖方谈判地位,消除买方垄断,以及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市场风险。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组织模式 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左志平 齐振宏 胡剑 游梦琪 邬兰娅
针对目前我国养猪业带来的环境面源污染和猪肉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条件下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博弈模型。在分析养猪户和屠宰加工企业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路径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与养猪户和屠宰加工企业绿色运营策略下的收益增加率密切相关,演化路径与双方存在"搭便车行为"时所获得的收益大小有关。如果"搭便车"行为从对方绿色运营行为中获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左志平 齐振宏 胡剑 游梦琪 邬兰娅
针对目前我国养猪业带来的环境面源污染和猪肉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条件下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博弈模型。在分析养猪户和屠宰加工企业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路径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与养猪户和屠宰加工企业绿色运营策略下的收益增加率密切相关,演化路径与双方存在"搭便车行为"时所获得的收益大小有关。如果"搭便车"行为从对方绿色运营行为中获得的收益很大,则生猪供应链演化为绿色运营模式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政府环境规制对"搭便车"行为进行惩罚,迫使养猪户或屠宰加工企业选择绿色运营模式,对选择绿色运营模式策略但收益增加比率较小的养猪户或屠宰加工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将促进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的演化。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环境管制、供应链纵向合作关系、激励扶持、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和指导等方面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昊 郭贯成 彭山桂 王健
研究目的:探究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研究方法:PSM-DID,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从机制分析来看,工业结构优化和创新水平提升是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助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作用路径。相较于创新水平提升,工业结构优化在标准地土地出让模式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现状,通过持续推行标准地土地供应模式,引导工业结构优化转型、鼓励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先进技术引进等措施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江峰 秦伟旺 郝斌
节俭式创新作为一种资源约束情境下的新型创新范式,可以避免企业对生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促进企业价值创新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尽管节俭式创新的实践与相关研究已经积极开展,但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基于长三角区域224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组织绿色文化通过绿色供应链学习(绿色供应商学习和绿色客户学习)作用于节俭式创新的中介机制,以及绿色组织认同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绿色文化正向显著影响企业节俭式创新;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与企业节俭式创新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绿色组织认同正向调节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和节俭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组织文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组织认同理论在企业开展节俭式创新中的运用,弥补了节俭式创新内部形成机制研究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