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0)
2023(17810)
2022(14836)
2021(13620)
2020(11741)
2019(26776)
2018(26591)
2017(51322)
2016(28211)
2015(31762)
2014(31548)
2013(31273)
2012(28971)
2011(25957)
2010(26060)
2009(24131)
2008(23835)
2007(21469)
2006(18569)
2005(16045)
作者
(84610)
(71219)
(70647)
(66926)
(44622)
(34401)
(31966)
(27990)
(26755)
(25208)
(24030)
(23950)
(22401)
(22144)
(22048)
(21931)
(21718)
(20900)
(20476)
(20306)
(17860)
(17608)
(17333)
(16194)
(16053)
(16001)
(15777)
(15739)
(14509)
(14247)
学科
(121446)
经济(121315)
(83843)
管理(77570)
(61696)
企业(61696)
方法(57438)
数学(51386)
数学方法(50659)
(50322)
农业(33264)
(30520)
业经(29204)
中国(28052)
地方(26194)
(24886)
(21969)
贸易(21961)
(21333)
(21186)
技术(18796)
(17940)
财务(17878)
财务管理(17832)
环境(17050)
企业财务(16911)
理论(16896)
(16510)
(16451)
银行(16441)
机构
学院(408039)
大学(402512)
(164967)
经济(161730)
管理(158693)
理学(138727)
理学院(137237)
管理学(134595)
管理学院(133888)
研究(133432)
中国(100161)
(90249)
科学(87112)
(82881)
(72042)
业大(70896)
农业(70688)
(68958)
中心(63673)
(63476)
研究所(63235)
财经(58266)
(53146)
(50564)
北京(50444)
经济学(49996)
师范(49859)
(48402)
(47107)
经济学院(45597)
基金
项目(284174)
科学(222870)
基金(206474)
研究(198439)
(182661)
国家(181178)
科学基金(155233)
社会(125929)
社会科(119242)
社会科学(119207)
(114859)
基金项目(109770)
自然(104197)
自然科(101812)
自然科学(101781)
自然科学基金(99966)
(94971)
教育(90840)
资助(85100)
编号(79161)
重点(64281)
(61723)
(61702)
成果(61610)
(59211)
创新(55375)
科研(55316)
计划(54413)
课题(54329)
教育部(51880)
期刊
(176853)
经济(176853)
研究(105421)
(87595)
中国(73759)
学报(72813)
科学(64106)
农业(59282)
(55176)
管理(54313)
大学(54275)
学学(52182)
(35803)
金融(35803)
技术(35568)
业经(35314)
教育(33802)
(30267)
财经(28049)
经济研究(27107)
问题(24589)
(23996)
(22434)
统计(21829)
技术经济(20530)
(20356)
业大(19994)
科技(19870)
资源(19551)
商业(18890)
共检索到579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霖  郭红东  
本文将中国蔬菜产业组织模式分成完全市场交易模式、部分横向合作模式、完全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基于河北、浙江2省13县(区)410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BFG两步法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控制不可观测因素和可观测因素引起的选择性偏差后,分析了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农户蔬菜种植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完全市场交易模式相比,部分横向合作模式和完全横向合作模式能够显著增加蔬菜种植户的净收入;但纵向协作模式在促进农户增收方面没有显著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霖  郭红东  
本文将中国蔬菜产业组织模式分成完全市场交易模式、部分横向合作模式、完全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基于河北、浙江2省13县(区)410户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BFG两步法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控制不可观测因素和可观测因素引起的选择性偏差后,分析了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农户蔬菜种植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完全市场交易模式相比,部分横向合作模式和完全横向合作模式能够显著增加蔬菜种植户的净收入;但纵向协作模式在促进农户增收方面没有显著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霖  王军  郭红东  
本文在厘清中国蔬菜产业组织模式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以河北省和浙江省13个县(区)4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例,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农户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对农户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完全市场交易模式相比,部分横向合作模式和完全横向合作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农户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然而纵向协作模式在提升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雪莉  董海荣  戚丽丽  王敬培  
以河北省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河北省蔬菜种植户施药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半数的蔬菜种植户在农药使用方面存在不当行为,而种植户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经营类型、新技术采纳的频次、种植经验、对农药污染的关注程度和这种行为的产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欣  张忠根  
蔬菜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我国蔬菜的出口贸易,而农户的生产行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户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进一步利用山东和河北两省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和分析农户种植安全蔬菜①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的生产规模、生产模式、政府服务和农户态度对农户安全蔬菜的生产行为影响显著;同时,户主年龄对安全蔬菜的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骆家昕  孙炜琳  
[目的]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是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方法]文章选择了四项设施蔬菜种植户常用的绿色农业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生物防治、生物农药、水肥一体化),通过计算互联网使用综合得分,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强度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来克服互联网使用的内生性问题,同时检验了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影响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强度,互联网使用程度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多项绿色农业技术;社会网络在互联网使用影响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过程中互联网使用能够对社会网络产生替代作用。[结论]为此,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户使用互联网的可行性和便易性;积极开发公益性的绿色技术知识普及、培训、推广和教学软件,帮助农户认识、接受并采纳绿色农业技术;引导农户使用互联网促进产品销售,实现绿色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本文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转入耕地行为与规模和转入耕地后"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流转租金、转入年限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是否转入耕地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转入耕地规模的主要因素。转入方式、合同批准单位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行为的主要因素;户主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租金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与关注耕地流转后的"非粮化"种植现象,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丽  张润清  赵邦宏  
本文以河北省258个食用菌种植农户为样本,运用二元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户选择不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不同产业化组织模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户专业化程度和农户参与产业组织程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种植规模、非市场安排项目和产业组织认知水平是中层间接因素,农户生产性投资能力、政府支持方向和农户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户选择的最深层次根源因素。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支持其通过"非市场安排"吸引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职业素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建欣  张忠根  
本文运用河北省定州市、山东省寿光市和浙江省临海市51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别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安全蔬菜供给的决策机制。结果显示: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受行为意向、预期收益、政府规制、政府服务、蔬菜交易方式、户主年龄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的直接影响;而行为意向由供给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决定;预期收益、政府规制、交易方式、户主年龄与行为意向产生交互作用影响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文章最后还提出了扩大安全蔬菜供给、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鱼  武拉平  
本文运用河北省固定观察点3个村100个农户在农资市场发展最迅速的十几年间的农业生产数据,研究了农资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户种植粮食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资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且随着农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比例是增加的,为此政府在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的同时应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代云云  徐翔  
该文通过对江苏省550个安全蔬菜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probit模型,从蔬菜收购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户道德风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全蔬菜年收入量、安全蔬菜年投入量、收购方的检测力度、责任追溯能力、惩罚力度及销售渠道等,对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有着显著影响。贩销商仍为安全蔬菜最主要的收购方,规范对贩销商的管理,从而促使贩销商监督防范农户道德风险行为是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晗  陆迁  
本文基于河北廊坊、山东寿光两地典型蔬菜种植区的1388份微观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技术效率微观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假设,估计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质量认证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平均处理效应,并基于回归调整方法对产品质量认证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内部机制进行分解,评价产品质量认证对技术效率提升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农产品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对农户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农户的技术效率分别提高0.218和0.196;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没有显著提升农户的技术效率。考虑到某些不可观测的因素并采用稳健性估计后,该结论仍然稳健成立。此外,对效率增长的分解结果显示,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按贡献率大小依次来源于溢价激励的提升、成本压力的作用、组织支持的增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想  穆月英  
依据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设施农户可持续生产技术采用的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设施农户采用5种可持续生产子技术决策相互依赖,有较强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农家肥技术与有机肥技术、绿色病虫防治技术、轮茬技术存在互补效应,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有机肥技术、轮茬技术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影响农户采用不同可持续生产子技术的因素具有异质性,其中主要受到村干部、种植年限、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种植规模、农业技术推广、加入合作社、与市场距离、农户环境效应认知、两型农技认知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世尧  王树进  
建立了一个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经济理论模型,从蔬菜生产者微观视角来研究蔬菜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该模型将农户的预期相对收益作为关键变量,而预期相对收益是由蔬菜与其替代作物的相对价格以及相对单产来决定,并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其函数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蔬菜的种植行为决策是农户以往蔬菜种植经验和预期相对收益的函数,是由蔬菜种植经验的积累及其预期相对价格和相对单产来决定。预期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增加蔬菜生产的科技以及降低蔬菜生产、流通成本等措施的长期投入,从而维持不同作物之间的相对单产的增长趋势,有效地引导农户的生产决策,实现市场供求调节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信  王艺璇  张跃  
为分析苜蓿种植补贴效果,从而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在对我国重要的苜蓿种植基地——河北省黄骅市农户苜蓿种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MP模型,计算不同苜蓿种植补贴政策对于农户增收及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苜蓿种植户实施直接补贴不会改变农户的种植结构,而实施与播种面积挂钩的苜蓿种植补贴则既能有效增加苜蓿种植面积,又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苜蓿产品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补贴效果:粮食价格上升对苜蓿种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对农户增收具有正向影响;而苜蓿自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