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7)
2023(13689)
2022(11213)
2021(9929)
2020(8327)
2019(18754)
2018(18711)
2017(36083)
2016(19291)
2015(22066)
2014(22211)
2013(22248)
2012(21606)
2011(19972)
2010(20685)
2009(19604)
2008(19388)
2007(17760)
2006(16672)
2005(15787)
作者
(59485)
(49452)
(49248)
(47028)
(31512)
(23340)
(22415)
(19085)
(18838)
(17945)
(16949)
(16253)
(16168)
(16015)
(15281)
(15251)
(14669)
(14272)
(14204)
(13989)
(13022)
(12207)
(12188)
(11292)
(11257)
(11257)
(11029)
(10973)
(10152)
(9710)
学科
(107997)
经济(107889)
管理(52211)
(49438)
(38088)
企业(38088)
方法(33323)
中国(32913)
地方(29143)
数学(27875)
数学方法(27550)
(26818)
业经(24304)
(20542)
(19399)
(18038)
农业(17915)
地方经济(17582)
(17398)
银行(17366)
(16912)
(16845)
金融(16845)
(16736)
贸易(16715)
(16076)
(15979)
产业(15546)
(13893)
环境(13785)
机构
大学(296826)
学院(295491)
(133460)
经济(130740)
研究(111122)
管理(105989)
理学(88338)
理学院(87267)
中国(86591)
管理学(85748)
管理学院(85188)
(65474)
科学(64108)
(62080)
(57450)
研究所(51085)
中心(48779)
(47895)
(47503)
财经(47448)
北京(42913)
(42670)
经济学(42212)
(41245)
师范(40832)
(39396)
业大(38853)
(38146)
经济学院(37583)
农业(36644)
基金
项目(176736)
科学(138663)
研究(132910)
基金(126145)
(108999)
国家(108060)
科学基金(91158)
社会(85976)
社会科(81518)
社会科学(81499)
(68975)
基金项目(65023)
教育(59826)
(57385)
自然(54323)
编号(53498)
自然科(53016)
自然科学(53000)
自然科学基金(52054)
资助(51954)
成果(45898)
(44744)
重点(40194)
(38969)
课题(38758)
发展(37020)
(36440)
(36152)
国家社会(36033)
创新(33941)
期刊
(168429)
经济(168429)
研究(101746)
中国(68630)
(46037)
(45630)
管理(45397)
学报(43501)
科学(41381)
教育(35635)
(34208)
金融(34208)
大学(33824)
学学(31325)
农业(30865)
经济研究(27530)
技术(27477)
业经(26451)
财经(25025)
问题(22619)
(21942)
(18730)
技术经济(16956)
国际(16850)
(16173)
世界(15443)
统计(14903)
商业(14756)
现代(14555)
图书(14527)
共检索到490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拴平  
本文对我国产业组织分散化现象作了分析。文章认为产业组织分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是产业组织成长的具体表现。产业组织分散化改善了我国工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 ,也提高了我国工业的市场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在主流增长理论中,传统上只承认一种经济增长类型,即新古典增长,而忽略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这不仅倾向于低估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学术史贡献,也弱化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大量发展现象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本文尝试填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这一逻辑缺陷。通过梳理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史文献,拼接一些经济史研究的经验发现,本文论证各国经济史上都经历过积累起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并称之为"格尔茨内卷化"经济发展阶段。这样,可以把东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典型地概括为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格尔茨内卷化、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转折点和索洛新古典增长,从而使经济增长类型和阶段的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建  
经济中心区以外地区工业(本文指狭义的,与制造业相同)的发展,不断得到地理学家的关注。70年代末,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变化委员会主席哈密尔顿在其主编的《工业变化:国际实践及公共政策》一书中和一些地理学家一起分析了到那时为止的英、美、法、意等国的工业变化,如英国的英格兰东南部、美国的东北部、法国的巴黎地区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先明  王希元  
针对传统"结构分析"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结构现代化分析框架指出,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结构转型和技术赶超,以缩小与前沿国家生产率差距的过程。各国经验事实表明,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结构现代化,结构现代化滞后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接近前沿国家,结构转型的空间越窄,技术赶超的作用越重要;赶超成功或失败,与结构现代化驱动力能否实现从结构转型为主向技术赶超为主转换紧密相关。而人均GDP处于8000~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驱动力转换的关键区间,当前中国正处于此区间;要实现驱动力转换,重点在于强化技术创新—产业动态化机制、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生产率、推进农业内部现代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元月  孙健  姜军杰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政策分析王元月孙健姜军杰一、当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产品结构雷同。金融体制改革以后,各地方、各企业融资渠道增多,自主权扩大,为了各自的局部利益大规模地上项目、铺摊子,银行放款体制不健全、利益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健  姜军杰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政策分析孙健姜军杰通过18年的改革开放,从中央到地方都普遍认识到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央政府在“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景北  
1、导论 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Lewis)曾经根据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传统,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资运动(刘易斯,1954)。以后,拉尼斯(Ranis)和费(Fei)及其它学者发展和完善了刘易斯的模型。他们证明,古典经济学的两个有名假设,即工资外生决定和工资收入无储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有效。在他们的证明里起着关键作用的概念是生存工资。这一生存工资有三个性质:第一,不通过劳动的边际收益决定(外生性),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雨  钟水映  任静儒  
经典文献和学术界主流更多地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人口红利"。经典的"人口红利"概念不足以体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与这一过程中人口质量的提升密不可分。因此,"人口红利"应该被定义为:在人口转变开始后,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质量提升共同作用形成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条件。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构造了新的"人口红利"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未来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人口质量提升能够使人口变动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方向是人口质量的提升,而不是依赖生育政策来延续所谓"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湘萍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凸现的社会公平问题主要有 :缺乏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体系 ;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均 ,差距过大 ,简单劳动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具体措施是 :( 1)改革产权制度 ,以严格的制度和立法来保障民营企业资产不受侵犯 ;( 2 )改善市场环境 ,为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公平的制度保障 ;( 3 )完善民营经济分配体制 ,通过税制改革调整民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 4 )加强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及劳资关系法律建设 ,保护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雨  钟水映  任静儒  
经典文献和学术界主流更多地从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人口红利"。经典的"人口红利"概念不足以体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与这一过程中人口质量的提升密不可分。因此,"人口红利"应该被定义为:在人口转变开始后,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人口质量提升共同作用形成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条件。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构造了新的"人口红利"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未来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人口质量提升能够使人口变动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晓明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来认为所谓“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纯粹是城市和大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走向,农业的现代化、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更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已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市场疲软,而就市场拉动而论,中国农村是最好、最大、而且风险最小的市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云伟宏  
笔者认为,以要素产出弹性的变化为主要标志区分经济结构并划分经济发展阶段,是审视经济发展的一种甚长期视角。从甚长期的视角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依次经历了劳动主导经济、土地主导经济、资本主导经济和人力资本主导经济四个阶段。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中国30年高速增长,主要是靠高物质资本投入带来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这并不表明其不重要。中国经济处于土地主导经济向资本主导经济收敛的过程中,并开始出现一些人力资本主导经济的因素。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人力资本意义凸现。增加教育投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特别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继红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已有一大批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走上了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据统计,到1988年底,仅浙江省就有经验收合格的出口商品生产企业3352家。可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从战后日本、台湾、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一般需要约10年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赵佳佳  
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公共服务被赋予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本文探讨了公共服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认为公共服务虽然并不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公共服务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以及进入生产函数等方式对减缓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能力,为他们创造参与和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