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2)
- 2023(10566)
- 2022(8540)
- 2021(7768)
- 2020(6535)
- 2019(14322)
- 2018(14047)
- 2017(26998)
- 2016(14255)
- 2015(15647)
- 2014(14899)
- 2013(14971)
- 2012(13411)
- 2011(11724)
- 2010(12048)
- 2009(11377)
- 2008(11633)
- 2007(10716)
- 2006(9415)
- 2005(8668)
- 学科
- 业(81019)
- 企(77508)
- 企业(77508)
- 济(67904)
- 经济(67830)
- 管理(63345)
- 业经(29966)
- 方法(26009)
- 财(22550)
- 农(21988)
- 技术(21042)
- 务(18213)
- 财务(18191)
- 财务管理(18182)
- 数学(17350)
- 数学方法(17183)
- 企业财务(17182)
- 农业(16269)
- 中国(15428)
- 策(14191)
- 划(14059)
- 制(14011)
- 理论(13860)
- 技术管理(13811)
- 和(13328)
- 企业经济(13090)
- 地方(13077)
- 产业(13050)
- 经营(12439)
- 体(11918)
- 机构
- 学院(206549)
- 大学(197075)
- 济(92544)
- 经济(91131)
- 管理(90405)
- 理学(77442)
- 理学院(76820)
- 管理学(76123)
- 管理学院(75732)
- 研究(60273)
- 中国(49403)
- 财(41956)
- 京(40025)
- 科学(33479)
- 财经(32831)
- 江(32742)
- 农(30884)
- 经(29655)
- 所(28542)
- 中心(27426)
- 业大(26961)
- 经济学(26913)
- 商学(26758)
- 商学院(26535)
- 州(25624)
- 研究所(25257)
- 北京(24772)
- 经济管理(24594)
- 经济学院(24253)
- 农业(24054)
- 基金
- 项目(131798)
- 科学(107739)
- 研究(100952)
- 基金(96436)
- 家(81273)
- 国家(80494)
- 科学基金(73029)
- 社会(67499)
- 社会科(64326)
- 社会科学(64313)
- 省(55333)
- 基金项目(51285)
- 自然(45216)
- 自然科(44288)
- 自然科学(44281)
- 教育(44155)
- 自然科学基金(43642)
- 划(42877)
- 编号(39793)
- 资助(37265)
- 创(35235)
- 业(34587)
- 创新(31728)
- 发(30342)
- 成果(29865)
- 重点(28779)
- 部(28231)
- 国家社会(27854)
- 制(27731)
- 课题(27060)
- 期刊
- 济(109760)
- 经济(109760)
- 研究(59670)
- 管理(43223)
- 中国(41889)
- 财(36734)
- 农(30140)
- 科学(25348)
- 学报(22230)
- 技术(22053)
- 业经(22025)
- 农业(20993)
- 大学(18563)
- 融(17974)
- 金融(17974)
- 学学(17824)
- 教育(17705)
- 经济研究(16970)
- 财经(16906)
- 经(14941)
- 技术经济(14561)
- 业(14408)
- 问题(13927)
- 商业(12328)
- 科技(12132)
- 现代(12107)
- 财会(11177)
- 贸(10805)
- 经济管理(10740)
- 世界(10538)
共检索到31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企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最具活力的细胞和生产单元,企业的良性成长关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成长的研究,离不开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而言,最重要、最直接的外部环境莫过于所处产业的垄断与竞争状况,即市场结构状况。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产业组织与企业成长,则需要更为广阔的视角。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成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七年多了,却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基本走向,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新格局正在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宗苓
对于国有大企业来说,核心竞争优势不仅包括物质资本,更要积累和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也就是形成企业的团队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组织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神华集团的管理实践,探讨人力资本和组织创新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组织创新 企业实化 学习型组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元青
本文从环境与竞争力的关系入手,分析产业组织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指出中国企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除了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和能力培养以外,还必须借助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形成有效竞争与合作的产业组织环境和产业组织能力。
关键词:
产业组织环境 企业竞争力 产业组织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天乐 孙海峰
文章认为,我国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和关联企业结合松散等问题所致。文章指出,要提升我国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需要实施优化我国现行产业组织结构、加大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力度、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加强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以及建立新型供应商联盟等措施。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产业组织结构 供应链联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爱梅
产业集群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成本优势、创新优势、资源优势、集聚优势。然而在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抗风险能力弱,企业间低合作度及缺乏完善支持系统,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在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催化剂、润滑剂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企业间加强专业化,重视技术创新,培育区域品牌,优化集群组织结构,提升民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民营企业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晓华 王伟光 李续忠
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探索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以及大企业竞争力的模式与路径,为我国大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实证与政策的支撑,由《经济研究》杂志社和辽宁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国际会议"于2011年11月12日在辽宁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明身
企业竞争力是由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资本运营能力、风险抗御能力等等若干能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因此,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从企业制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按照系统优化的原理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系统工程中,组织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机器的力量来自于它的钢铁骨架一样,企业的竞争力必须依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治栋 桂雅清
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分析法,探讨创新投入及其与市场地位协同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对企业竞争力存在U型激励作用,而创新投入与市场地位协同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受所处省份、产业类型的影响,创新投入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效果存在分异特征,且创新投入与市场地位的协同效应也表现出差异性。进一步通过门槛分析发现:创新投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仅在投入具有规模优势时表现为激励作用;而市场地位在二者间存在双门槛效应,需注重培育企业竞争地位优势以充分调动协同效应发挥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关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文慧
大量文献从效率角度研究了企业网络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并且证明了,当企业间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函数存在较大差异时,为了降低资源差异和投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协调成本并获取规模经济,企业间网络要优于一体化的企业也优于市场契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戒骄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考察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特定含义。注意摆脱对现有技术的眷恋、努力寻求新的技术路径、新的产品设计概念、新的市场营销手段和新的服务理念、避免沿袭过去成功现在已经过时的做法,是本文赋予企业“掌门人”的战略启示。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竞争力 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晶晶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小微企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创新型小微企业竞争力实证分析,测算了20个省市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型小微企业 竞争力评价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詹绍菓 刘建准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同时,增强企业竞争力又会逆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耦合的作用机制。本文在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竞争力 耦合 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卓尔 高山行 江旭
论文基于企业资源观,构建由资源冗余与资源柔性、企业原始创新、战略独特性以及企业竞争力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作用机理,企业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独特性对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303家中国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原始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原始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战略独特性正向调节原始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原始创新促发机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为企业通过加强对资源积累、整合和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志文 王大超
制度是决定民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制度问题主要存在于交易费用、产权、制度构成、制度变迁、制度供求均衡等方面。制度创新能促进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途径是:清晰企业产权、实行股权多元化、强化资本运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护知识产权、放松产业准入限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