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2)
2023(8773)
2022(6741)
2021(6024)
2020(5117)
2019(11339)
2018(11177)
2017(21274)
2016(11422)
2015(12893)
2014(12933)
2013(12557)
2012(11268)
2011(10059)
2010(10089)
2009(9364)
2008(9345)
2007(8687)
2006(7864)
2005(7332)
作者
(33299)
(27782)
(27466)
(26526)
(17508)
(12848)
(12605)
(10816)
(10516)
(9859)
(9421)
(9139)
(9033)
(8934)
(8695)
(8573)
(8247)
(8066)
(7878)
(7811)
(7220)
(6905)
(6791)
(6395)
(6231)
(6192)
(6170)
(6076)
(5652)
(5564)
学科
(50515)
经济(50467)
管理(32129)
(30871)
(24813)
企业(24813)
中国(16493)
方法(15517)
(14881)
业经(13633)
数学(12556)
数学方法(12404)
地方(11751)
产业(11273)
(11105)
(11065)
(10665)
(10495)
农业(10116)
理论(9120)
(8449)
银行(8429)
(8415)
金融(8407)
(8145)
技术(8138)
(7662)
(6631)
(6622)
(6506)
机构
学院(161221)
大学(161161)
(67753)
经济(66346)
管理(59531)
研究(58588)
理学(50369)
理学院(49837)
管理学(48858)
管理学院(48562)
中国(44655)
(35255)
科学(34648)
(31145)
(29429)
(29279)
研究所(26651)
中心(26263)
(26219)
财经(24059)
业大(23795)
农业(22456)
北京(22218)
(21869)
(21747)
师范(21604)
(21519)
经济学(21014)
(20542)
经济学院(18808)
基金
项目(106385)
科学(84164)
研究(79778)
基金(76217)
(66646)
国家(66114)
科学基金(56341)
社会(51482)
社会科(48752)
社会科学(48741)
(42697)
基金项目(39541)
教育(35806)
(35118)
自然(34154)
自然科(33377)
自然科学(33367)
自然科学基金(32780)
编号(32521)
资助(30176)
成果(27095)
(24871)
重点(24141)
课题(23299)
(22673)
(22565)
国家社会(21888)
创新(21017)
发展(20398)
(20119)
期刊
(80449)
经济(80449)
研究(50371)
中国(38611)
(28407)
学报(26710)
管理(24459)
(24441)
科学(24277)
教育(21140)
大学(20756)
学学(19212)
农业(18790)
(16793)
金融(16793)
技术(14903)
业经(14442)
经济研究(13349)
财经(12633)
(11160)
问题(10938)
(9953)
(8274)
图书(8216)
(8156)
科技(7984)
技术经济(7825)
现代(7814)
商业(7705)
世界(7594)
共检索到255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岳振飞  谭智心  董翀  
农业生产领域的利润空间低,提高利润的有效手段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产业链条的纵向一体化,单个农户或农民合作社的规模较小,进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多个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后,联合社资金规模较大,若想进一步拓宽利润空间,可以进行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实现纵向一体化具有成员社共同投资和引进企业成员投资等不同方式。研究表明,产业类型差异将影响联合社内部的人力资本专有性水平,从而对联合社纵向一体化形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多案例对比分析检验发现,人力资本专有性水平越高,联合社越倾向于选择成员社共同投资的纵向一体化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建锁  张艳民  
文章从输配电领域的产权问题入手,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输配电领域新的产权模式,即准纵向一体化产权模式。该模式保证了输配电环节的规模经济效益,在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就可以在该领域间接引入竞争,促使输配电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提高电力产品的质量,为电力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晋川  傅绍文  
纵向一体化可以很好地解决物质资本的专用性问题,然而对人力资本专用性造成的“套牢”无能为力。通过降低交易双方对一般性投资的激励,从而提高专用性投资的激励,联合所有权使得“套牢”的收益最小而成本最高。因此,联合所有权不仅可以解决物质资本专用性问题,也是解决人力资本套牢问题的有效途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琪  
合作社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其经营模式和带动方式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正在被重塑,势必会对农户的绿色生产转型带来影响。基于合作社横向一体化联合与纵向一体化延伸双维度视角,并利用山东省963个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参与合作社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绿色生产转型具有显著带动作用,这种作用来自于合作社横向一体化联合中形成的服务规模以及纵向一体化延伸中的品牌构建与电商销售,而横向一体化联合中形成的带动规模并没有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若已形成横向一体化联合的合作社叠加纵向一体化延伸,则对绿色生产转型的促进能力会继续增强。与合作社自行经营相比,“企业+合作社”模式能够强化纵向一体化对农户绿色转型的积极作用,但对横向一体化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能人带动型合作社通过构建品牌带动绿色转型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众人合办型合作社。上述结论意味着,以合作社为载体开展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小农户绿色生产转型的有效方式,走农业产业化与绿色化协同推进的新路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基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威廉姆森利用这一理论对纵向一体化的分析,定义了科斯理论框架中的市场失灵和纵向一体化失灵,分析了纵向一体化失灵的机制和退出机制,文中的过程描述和分析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鳌  
能够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组织成本、交易成本和中间品购买价格的一切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纵向分解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强调某因素而把其它因素看成可忽略因素的一切理论模型,都是难免被证伪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晶晶  陈永福  
本文在对美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生猪产业在结构、效率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表现出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特点。初步分析纵向一体化既是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的表现,同时对其迅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对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即合约一体化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借鉴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经验,中国生猪产业应注重鼓励发展规模养殖,鼓励合作式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倡屠宰加工厂创建自主品牌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明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火电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电力生产方式,煤电资源优化配置仍然是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大难题。从产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出发,研究山西煤电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可在分析山西不同地区煤和电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基础上,根据煤电产业链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完善煤电产业市场,建立健全煤电产业合作机制、一体化的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煤电纵向一体化战略,加强输电网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邢斐  宋毅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被视为东道国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FDI纵向一体化的进入模式有可能不利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文章在双边寡占的框架下,将技术转移决策以及技术扩散效果引入Lin和Saggi(2011)的模型中,分析上下游FDI一体化与非一体化进入方式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和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土企业技术能力不足时,上下游FDI一体化进入方式虽然会给东道国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转移,但这更有利于FDI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一体化的进入方式通过消除自身面临的"双重边际化"以及加剧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双重边际化"来挤压本土企业的利润,进而给东道国企业的利润和福利带来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梅  相晨曦  杨佳琳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价值增值法,选取反映钢铁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纵向一体化程度的相关指标,采用2002-2015年18家钢铁上市公司数据,对竞争力水平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分别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了纵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立宏  
煤电产业链的纵向安排既受到需求波动的影响,也受制于专用性投资。当煤需求不足时,上游成本差异决定了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构:兼并追随或成本高的上游厂商U2的前向一体化;当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只可能出现事前垄断。在需求过剩时,所有纵向市场结构都可能出现。如果成本差异足够大,成本低的上游厂商U1和下游厂商D1一定合并,被迫的兼并追随可能发生。对我国煤电产业的分析表明,从煤电产业长远发展来看,一体化应该是一种有利的纵向安排,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明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火电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电力生产方式,煤电资源优化配置仍然是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大难题。从产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出发,研究山西煤电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可在分析山西不同地区煤和电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基础上,根据煤电产业链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完善煤电产业市场,建立健全煤电产业合作机制、一体化的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煤电纵向一体化战略,加强输电网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茂华  
笔者通过比较"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包括专业大户、专业协会、经纪人、合作社)+农户"和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三种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优势和不足,以温岭绿牧草鸡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论证了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稳定发展的原因,认为拥有大量专用性资产是公司领办型合作社产生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还提出了增加公司和农户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完善合作社治理机制、加强合作社诚信建设等推动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宛秋  聂雨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变为要素效率提升。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并购在推动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企业需要对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并购绩效的因素加以重视。本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以我国1998~2014年的上市公司间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证实了纵向一体化会对并购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引入调节变量进一步探索"强化"这种影响的因素,发现并购双方所处市场化环境的差异会显著影响纵向一体化对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从而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战略发展中的并购决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冬  吕延方  
本文以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为理论基点,选取我国工业行业和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多层次深入分析决定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认为,①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行业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具有不同变化特征,且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具有动态变动特征。②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变动的综合框架应包括三大类因素:交易环境、属性和主体特征。③资产专用性水平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产生滞后效应,且大部分维度对不同特征的企业影响方向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兼并重组等纵向一体化决策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