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7)
- 2023(8846)
- 2022(7620)
- 2021(6678)
- 2020(5844)
- 2019(13438)
- 2018(13011)
- 2017(25684)
- 2016(13815)
- 2015(15709)
- 2014(15994)
- 2013(16239)
- 2012(15657)
- 2011(14483)
- 2010(14679)
- 2009(13839)
- 2008(13571)
- 2007(12509)
- 2006(11043)
- 2005(9996)
- 学科
- 济(88262)
- 经济(88207)
- 管理(35711)
- 业(34350)
- 方法(32088)
- 数学(28601)
- 数学方法(28421)
- 企(26268)
- 企业(26268)
- 地方(22497)
- 农(18333)
- 中国(17846)
- 业经(16228)
- 学(15741)
- 地方经济(15106)
- 财(13759)
- 农业(12356)
- 产业(12341)
- 贸(11598)
- 贸易(11593)
- 制(11567)
- 易(11063)
- 环境(10878)
- 和(10597)
- 融(9870)
- 金融(9868)
- 银(9243)
- 银行(9222)
- 经济学(9048)
- 发(9010)
- 机构
- 学院(216262)
- 大学(215702)
- 济(104279)
- 经济(102303)
- 管理(80089)
- 研究(78439)
- 理学(68586)
- 理学院(67736)
- 管理学(66695)
- 管理学院(66277)
- 中国(57211)
- 科学(46843)
- 京(45246)
- 财(42785)
- 所(40521)
- 研究所(36747)
- 农(36120)
- 中心(34920)
- 财经(34449)
- 经济学(33964)
- 江(32953)
- 业大(30985)
- 经(30964)
- 经济学院(30528)
- 北京(28559)
- 农业(28419)
- 范(27948)
- 师范(27718)
- 院(27487)
- 州(25825)
- 基金
- 项目(138385)
- 科学(109002)
- 基金(100409)
- 研究(100200)
- 家(87009)
- 国家(86364)
- 科学基金(73463)
- 社会(65890)
- 社会科(62710)
- 社会科学(62692)
- 省(54556)
- 基金项目(53781)
- 自然(45619)
- 划(45215)
- 自然科(44530)
- 自然科学(44515)
- 教育(44223)
- 自然科学基金(43702)
- 资助(40799)
- 编号(39447)
- 发(32878)
- 成果(31646)
- 重点(31394)
- 部(30620)
- 创(28379)
- 国家社会(27663)
- 课题(27460)
- 发展(27184)
- 展(26804)
- 创新(26668)
- 期刊
- 济(121691)
- 经济(121691)
- 研究(66497)
- 中国(38316)
- 财(32794)
- 农(32748)
- 学报(31642)
- 科学(30150)
- 管理(28586)
- 大学(23571)
- 学学(22555)
- 农业(21888)
- 经济研究(20525)
- 技术(19128)
- 财经(18101)
- 业经(18084)
- 融(17958)
- 金融(17958)
- 问题(16457)
- 经(15879)
- 教育(14902)
- 技术经济(13777)
- 统计(12549)
- 贸(12041)
- 业(11695)
- 商业(11293)
- 策(11055)
- 世界(10920)
- 经济问题(10592)
- 现代(10216)
共检索到323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德龙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省域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证实了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水平、企业数目、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的工业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国省域的工业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对我国工业集聚在省域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进行了估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德洪
商业集聚是产业集聚现象的一个特例,是流通领域的一种特殊现象。本文通过对商业集聚文献的梳理,对商业集聚的形成进行了经济学分析(Hotelling模型分析、集聚经济分析),论证了商业集聚在现代城市、产业园区、商业街、商务中心区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建勤
商业企业因追求规模绩效集聚而形成商圈。商圈的规模绩效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商圈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即商圈内商业企业资源整合的协同绩效。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当商圈规模超越某个极值点时集群绩效将大幅度的递减。因此,要增强商圈的规模绩效,政府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策略:提高商圈业态关联度,为实施商圈战略奠定基础;建立有效的竞和机制,以保证商圈活力的源泉。
关键词:
商圈 企业集聚 经济学分析 政府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晶 许崇正
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家在空间集聚领域不断放松假设条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也富含许多政策含义,尤其是对城市集聚现象做了大量研究,并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空间集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借助实证分析手段,分析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宁镇扬城市群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改良"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集聚 一体化发展 空间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迎 周春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容华
区域经济专业化作为专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是以人的劳动专业化、企业生产的专业化为基础而集聚形成的。文章分析了其特性和机制 ,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应实施专业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孝成
城市化是由要素边际生产率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致使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流动,大量地在城市中的聚集。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我们发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直接决定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和规模,因而引导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由于产业分布在空间的相互排斥,促使产业转型推动了城市地租的新一轮上涨。产业转型决定着城市必然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大、中、小城市呈现空间组团化格局。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城市化 时间序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琪 刘卫
本文通过服务业集聚理论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动因及理论基础,根据已发布的"总纲"与"负面清单"力图深入剖析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们带来的经济意义,认为自贸区不仅同"沪港股票交易通"一样担负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任,还肩负着通过"制度红利"与产业集聚,稳步推进中国经济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胜会 冯邦彦
从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轨迹看,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环节。集聚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DCI分析框架;二是OTT分析框架。在其中的每个发展阶段,经济学家在许多方面都对其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完善,这些拓展一方面更加丰富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另一方面也使它增强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与此同时,集聚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理论呈现融合趋势。空间经济学家在考察城市集聚不经济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会忠 万里洋 陶建格 张峰
文章选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个县(市、区)2008—2013年人口和GDP历史数据,利用ESDA、地理集中度及区域重心法,从空间集聚的角度探究了人口、经济的动态演化和分布特征,分析了两者间的集聚差异。结果显示:各县(市区)人口和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空间正相关)特征,2008—2013年人口集聚特性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化趋势明显;莱州湾东部区域人口密集度较大,而寿光市、广饶县、东营区经济聚集性较强,人口的空间集聚与经济集聚分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佳
针对交通运输促进经济集聚还是分散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交通网络主导城际贸易的空间量化模型,通过仿真技术模拟交通网络整合市场的动态演变机制,辅助结合双差分方法对交通政策进行评估,以此分析交通引发特定城市经济活动集聚还是扩散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交通作用于产品的定价机制,影响了商品进行区际贸易的可行比例和无套利价格空间的范围,体现为市场规模的阶段性变化。交通网络的改善整合了市场,具有显著扩大市场规模的效应,市场规模对交通的弹性约8.7%,而相比之下,交通中心城市的效应则要高出2.3个百分点。城市技术非对称情况下,发展交通中心的城市,其政策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放大,且效应具有边际递减的规律,而此时与交通中心城市连接的城市则出现市场规模收缩。研究揭示交通网络调整经济活动分布的内在机理,对检验交通网络改善引起市场整合的程度与范围、预测发展交通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卫兵
产业集群是一些既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在地域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本文主要论述产业集群的作用,分析产业集群的优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宇辰
随着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去以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许多大企业已举步维艰,而众多企业以集群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却表现出了巨大的竞争力,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外部性、协同作用等方面就其产生的效应进行一些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企业集群 交易成本 外部性 协同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静
长期以来,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活动中,人们都是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同时以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来判断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一国经济的发达程度,比如一般在欠发达国家,农业的比重一般很高,而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往往在10%以下。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三次产业的界限日趋模糊,各产业之间融合的趋势将使人们逐渐摆脱各产业独立发展的理念。因此,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思考农业的发展,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规律,寻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也是关系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分工 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