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9)
- 2023(9598)
- 2022(7836)
- 2021(6894)
- 2020(5963)
- 2019(13294)
- 2018(12889)
- 2017(26296)
- 2016(13634)
- 2015(15075)
- 2014(14625)
- 2013(15052)
- 2012(13874)
- 2011(12146)
- 2010(12240)
- 2009(11755)
- 2008(12069)
- 2007(10916)
- 2006(9606)
- 2005(8684)
- 学科
- 济(78512)
- 经济(78440)
- 业(78328)
- 企(71992)
- 企业(71992)
- 管理(58752)
- 方法(38187)
- 数学(30295)
- 数学方法(30202)
- 业经(27589)
- 财(24465)
- 农(22984)
- 务(19625)
- 财务(19623)
- 财务管理(19606)
- 企业财务(18684)
- 农业(17713)
- 技术(17398)
- 中国(15204)
- 地方(14024)
- 制(12856)
- 划(12760)
- 产业(12655)
- 和(12540)
- 策(12463)
- 理论(11875)
- 企业经济(11293)
- 技术管理(11047)
- 贸(11037)
- 贸易(11031)
- 机构
- 学院(210623)
- 大学(204592)
- 济(101308)
- 经济(99866)
- 管理(93242)
- 理学(81098)
- 理学院(80432)
- 管理学(79765)
- 管理学院(79366)
- 研究(59000)
- 中国(48824)
- 财(46620)
- 京(40655)
- 财经(37986)
- 经(34523)
- 经济学(31936)
- 江(31123)
- 科学(31094)
- 农(29572)
- 经济学院(29280)
- 财经大学(28101)
- 商学(28095)
- 商学院(27885)
- 中心(27495)
- 所(27214)
- 业大(26382)
- 经济管理(26207)
- 北京(24974)
- 州(24414)
- 研究所(24046)
- 基金
- 项目(136321)
- 科学(112758)
- 基金(104766)
- 研究(101664)
- 家(87627)
- 国家(86880)
- 科学基金(79550)
- 社会(71330)
- 社会科(68178)
- 社会科学(68166)
- 基金项目(56363)
- 省(53595)
- 自然(49979)
- 自然科(48936)
- 自然科学(48929)
- 自然科学基金(48184)
- 教育(44468)
- 划(42324)
- 资助(42148)
- 编号(38431)
- 业(32939)
- 创(32453)
- 部(31001)
- 国家社会(30403)
- 发(30078)
- 创新(29328)
- 重点(29043)
- 人文(28607)
- 成果(28243)
- 教育部(27819)
- 期刊
- 济(111396)
- 经济(111396)
- 研究(60568)
- 管理(39149)
- 财(38937)
- 中国(32221)
- 农(27445)
- 科学(24888)
- 学报(21273)
- 融(21024)
- 金融(21024)
- 业经(20494)
- 财经(20251)
- 技术(19117)
- 农业(19099)
- 大学(18134)
- 经济研究(17777)
- 学学(17719)
- 经(17517)
- 问题(15117)
- 技术经济(14702)
- 业(12776)
- 商业(12420)
- 现代(12189)
- 贸(11121)
- 策(11027)
- 财会(11007)
- 统计(10955)
- 世界(10858)
- 经济管理(10449)
共检索到301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磊
本文基于中国私募网等专业网站的信息和对基金公司的访谈,分析了基金业空间集聚的动因,基金空间集聚与一般的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动因是有差异的。基金经理的人力资本及其定价具有典型性,本文运用声誉模型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对此进行了理论刻画。这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和高薪酬现实,有关分析对于市场监管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本土企业是否存在内生经济增长特有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一直缺乏直接的微观经验证据。本文首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通过考察产业集聚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绩效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存在产业集聚带来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只是显著存在于中小企业集群中:在中小企业集群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上升将会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而在非集群地区,产业集聚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没有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改善该地区没有人力资本投入的企业绩效;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地区没有人力资本投入的企业,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给其带来的边际绩效显著高于非集群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铠豪 王雪芳 张璇
基于2002—2006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利用各行业关税税率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构建地区层面的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区域劳动力市场”分析法来识别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并且相对于针对女性就业的贸易自由化而言,针对男性就业的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抑制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增加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和降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而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在不同学历、不同就业部门、不同户籍类型、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应建立与贸易冲击挂钩的津贴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关税削减 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毅 李冬娅 方琦璐 陈熹
产业集聚对企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证实。本文基于对1998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年度调研报告中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在中国背景下,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格兰特检验来证实产业集聚对企业规模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发现相比于企业数量,企业的规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企业规模 集聚效应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春晖
产业集聚作为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不少国内外研究都从生产要素的研究视角切入,从理论及实证方面探讨产业集聚对于区域人力资本要素的积累效应,而大都忽略了区域异质性因素。事实上,对于大国而言,区域间由于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产业集聚之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运用1997—2015年中国区域层面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对于各区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总体样本而言,中国的制造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其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沿海区域以及内陆区域分样本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仅对于沿海区域分样本显著表现为正,而对于内陆区域分样本表现不显著。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必须在区域层面探寻并实施区域开放及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及战略。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集聚 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瀛之 张炳发 唐燕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相比,具有投入产出关系不明显、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更容易产生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文章借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模型,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预期投资模型,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建立了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影响的关系模型,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得出:(1)我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样本数量比投资过度的样本数量更多;(2)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和政府干预程度越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程度就越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梁艳艳
文章构造基础型、教育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指标,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异质人力资本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发现基础型和教育型人力资本促进本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教育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间接阻碍了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分地区看,基础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东部、北部沿海及大西北的产业优化,教育人力资本对大多数省份均有正向作用,技能型人力资本只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起着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朝阳 韩子璇 李小刚
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选取中国2006—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集聚会显著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SD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丽 刘传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蕾 张兵 张偲琪 仝宜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模式,众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经济问题,也拓展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最重要的一点,众筹模式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突破了地理位置对投融资活动的约束,优化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表明:尽管众筹平台的筹资成功与否受到筹资目标金额、投资者人数、项目关注人数、项目信息披露次数和投融资双方沟通次数的影响,但筹资项目所在地对筹资活动的成功没有影响,众筹筹资方式不再具有空间集聚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金,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流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互联网+ 众筹 空间集聚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蕾 张兵 张偲琪 仝宜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模式,众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经济问题,也拓展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最重要的一点,众筹模式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突破了地理位置对投融资活动的约束,优化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表明:尽管众筹平台的筹资成功与否受到筹资目标金额、投资者人数、项目关注人数、项目信息披露次数和投融资双方沟通次数的影响,但筹资项目所在地对筹资活动的成功没有影响,众筹筹资方式不再具有空间集聚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金,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流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互联网+ 众筹 空间集聚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本文考察产业集聚及其不同集聚模式对企业减排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这主要是专业化集聚带来的,多样化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加入产业集聚二次项和三次项后并未发现现有宏观数据得到的非线性关系的存在,突出了从微观视角理解集聚减排效应的必要性。深入集聚外部性,通过专业化集聚释放的劳动力蓄水池、中间投入共享和知识溢出三个外部性降低中间品价格、改善企业生产率、提高企业污染处理技术水平是产业集聚实现企业减排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外部性 企业减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进峰 李华
利用我国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区域创新能力的链式关系,探讨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会与当地人力资本形成有效互动,并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并没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也不能通过与人力资本的互动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协同集聚创新效应的发挥更加依赖当地人力资本状况,在人力资本的对数值超过0.0886后,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影响为正,如果低于0.0886,协同集聚会抑制区域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宏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我国31个省(区、市)文化产业升级水平,用区位熵的方法测算2016年各省(区、市)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运用GeoDa软件对二者进行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结果表明:我国31个省(区、市)人力资本集聚、文化产业升级存在空间自相关,人力资本集聚与文化产业升级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区域差异性。选取空间滞后模型(SLM)对人力资本集聚与文化产业升级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具有专科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及具有研究生学历水平的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明显。研究结果有利于各省(区、市)判定自身人力资本与文化产业升级的空间特征,利用地理性影响,加大人力资本集聚,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潇 王琪汇
为验证集聚对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教育人力资本收益度量人力资本效率,按照人口集聚、人才集聚将城市划分为低度集聚、中度集聚、高度集聚三档六类,兼顾人才质量以大学数量与质量为参照,进一步按人才集聚将城市划分为低水平人才集聚、中水平人才集聚、高水平人才集聚三档六类,在人口流动背景下运用多种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不同类型城市人力资本效率。研究结论:(1)人口集聚、人才集聚均能提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效率,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效率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而有所提升。(2)相比人口中度集聚城市,人口低度集聚城市依然拥有不低的人力资本效率,可能是长期人口自由流动导致城市间人力资本效率差异的收敛。(3)人才集聚最有利于人力资本效率的发挥,综合考虑人才数量与质量,即在人才高度集聚城市中优先选择高水平人才集聚城市,结合测算结果归纳出三个梯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与区域人力资本集聚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工智能、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30个省份的经验证据
产业政策、人力资本投资与长期工作回报——来自经济开发区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来自中国“大学扩招”的证据
进口自由化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优化吗?——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人力资本扩张与中国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来自高校扩招的证据
制造业集聚、空间知识溢出与城市创新绩效——来自中国283个城市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