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4)
2023(13571)
2022(10711)
2021(9687)
2020(7566)
2019(17054)
2018(16632)
2017(30805)
2016(16320)
2015(17789)
2014(17730)
2013(17168)
2012(15560)
2011(13948)
2010(13934)
2009(12568)
2008(12193)
2007(11394)
2006(10196)
2005(8825)
作者
(44683)
(37520)
(37203)
(35409)
(23695)
(17634)
(16822)
(14361)
(14006)
(13116)
(12667)
(12427)
(11892)
(11795)
(11677)
(11315)
(11034)
(10705)
(10683)
(10572)
(9306)
(9026)
(8947)
(8553)
(8353)
(8268)
(8258)
(8178)
(7435)
(7389)
学科
(72758)
经济(72715)
管理(50354)
(48392)
(40916)
企业(40916)
方法(24186)
中国(22814)
地方(22227)
(20505)
业经(20445)
技术(19817)
数学(19660)
数学方法(19519)
(15523)
贸易(15514)
(15080)
(14746)
农业(14122)
产业(13979)
技术管理(13451)
(13265)
(12452)
(12274)
地方经济(12057)
(11229)
(11220)
理论(11178)
(11130)
环境(11086)
机构
学院(226744)
大学(223529)
(95218)
经济(93264)
管理(88611)
研究(76288)
理学(76069)
理学院(75188)
管理学(74127)
管理学院(73672)
中国(56915)
(46959)
科学(45688)
(41698)
(36410)
(36186)
中心(35274)
研究所(32800)
财经(32648)
(31884)
师范(31618)
(31428)
业大(29926)
经济学(29588)
(29554)
(29083)
(28948)
北京(28754)
经济学院(26778)
师范大学(25260)
基金
项目(156888)
科学(126900)
研究(120323)
基金(112793)
(97323)
国家(96517)
科学基金(84550)
社会(79358)
社会科(75509)
社会科学(75498)
(64514)
基金项目(60755)
教育(54179)
(52482)
自然(51062)
自然科(49915)
自然科学(49907)
自然科学基金(49018)
编号(48853)
资助(41681)
成果(38822)
(38661)
(37059)
重点(35698)
创新(35214)
课题(34605)
(33441)
国家社会(33402)
发展(30722)
(30265)
期刊
(109364)
经济(109364)
研究(68046)
中国(50825)
管理(35602)
(31090)
科学(30571)
教育(30236)
(29928)
学报(29790)
大学(23608)
技术(21915)
学学(21639)
农业(20769)
业经(19862)
(19051)
金融(19051)
经济研究(17483)
财经(15784)
问题(15075)
(13946)
科技(13760)
图书(13504)
(12684)
技术经济(12288)
(11769)
(11545)
论坛(11545)
现代(11269)
商业(10962)
共检索到345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露   刘修岩  
行业在地理上邻近非本部门的“技术知识池”能否有效提升其创新绩效?基于不同关联的地理邻近所带来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行业方向性空间共聚形成差异化技术知识池的创新绩效提升效应。研究发现,行业创新水平会受到产业空间共聚形成的多样化技术知识池的正向影响,在使用英国的产业共聚指数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知识溢出是产业共聚受到非本部门技术知识池影响的主要机制。主动共聚的创新溢出效应明显高于被动共聚,技术知识池对行业创新规模的提升效应略强于对行业创新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具有投入产出关联的行业间只有主动共聚才能显著提升双方行业的创新能力,而具有技术关联的产业共聚产生了明显的“寄生作用”。本文的政策意义是,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多样化产业集群时要充分考虑产业间选址的空间依赖关系和历史规律,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监管,实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滋  
知识溢出的空间有界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纳入到空间计量模型中,分析了1993~1995年与2005~2007年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环境下的知识溢出,以及集聚所产生的竞争与垄断环境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内知识溢出对二个阶段的创新绩效均存在一致、正面的影响;多样化的集聚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2005~2007年较之初期有显著的提高,且弹性系数也由负数变为正数;竞争性市场结构比垄断性市场结构对创新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将  许泽庆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将工业多样化集聚划分为相关多样化集聚与无关多样化集聚,并使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中国2005~2016年27个区域的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工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的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工业的相关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无关多样化集聚阻碍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邬滋  
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将知识溢出的不同类型纳入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分析了1993~1995年与2005~2007年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环境下的知识溢出以及集聚所产生的竞争与垄断环境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内知识溢出对两个阶段的创新绩效均存在一致、正面的影响,多样化的集聚结构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在2005~2007年较初期有显著的提高,且弹性系数也由负数变为正数,竞争性市场结构比垄断性市场结构对创新有更显著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婷  张爱美  刘安国  
在运用区位熵方法测度创新资源集聚水平的基础上,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高校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水平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当前高校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不同地区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其中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技术产业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整体上呈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2)整体而言,创新资源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多与单一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呈相反态势;(3)无论是高校还是高技术产业,其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各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丽娜  张惠东  
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传统的劳动力、资本积累向创新要素数量与网络化程度转变。从来源看,区域创新源于区内自主创新与区外创新溢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受创新要素禀赋条件的影响,集聚经济因素通过空间外部性作用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与水平。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依赖产生区间创新溢出;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创新的国际溢出,都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集聚经济与创新溢出皆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通过强化集聚经济效应,构建开放式创新环境,提高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创新溢出效应,并促进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两网合一",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绩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静  李平  
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以多个增长极为中心的组团分布,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区域相对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相对分散,各省份两阶段创新绩效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构建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表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显著空间正相关,基本形成互动关联的协同创新链式结构,其中"学研"对"产"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而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影响较弱;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创新优势区域带,而中西部省份的链式创新结构尚不完整。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溢出和空间关联效应,强化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作用,破除区域创新壁垒,加强区域创新协作,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静  李平  
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以多个增长极为中心的组团分布,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区域相对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相对分散,各省份两阶段创新绩效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构建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表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显著空间正相关,基本形成互动关联的协同创新链式结构,其中"学研"对"产"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而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静  李平  
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以多个增长极为中心的组团分布,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区域相对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相对分散,各省份两阶段创新绩效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构建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表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显著空间正相关,基本形成互动关联的协同创新链式结构,其中"学研"对"产"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而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宇  王俊倩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溢出具有促进技术转移和诱发技术模仿的正、负两面效应,无节制的技术模仿将导致产业集群内部的核心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时出现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集群企业的组织间关系构建了集群网络的持续创新模型,以大连保税区汽车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产业集群技术溢出正向利用机制生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途径。研究认为,组织间学习和网络能力在产业集群有效技术溢出的正向利用过程中各自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克服技术模仿等造成创新集群动力缺失的关键在于形成核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态势。本文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讨论,尤其针对如何有效减少技术模仿等负效应的产业集群发展难题,分别从集群企业长期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文波   余翔   冯仁涛  
探讨区域多样化模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分析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相关多样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数量发挥正向影响,无关多样化对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数量发挥负向影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不显著;(2)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对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相关多样化不利于高价值创新,半相关多样化则有利于高价值创新;(3)相关多样化对技术扩散期、成熟期创新数量的提升作用比技术萌芽期更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嘉仪  
本文从知识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首先,分析了我国创新活动的区域分布格局,计算其空间集聚度,并通过Moran`sI指数检验证实了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确实具有空间相关性;其次,构建含知识溢出的创新知识生产函数,并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邻地区之间的知识溢出以及各省市的科技经费、人员投入的差异是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原因;其中,知识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这也从侧面解释了我国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