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7)
2023(13485)
2022(11738)
2021(10926)
2020(9067)
2019(20759)
2018(20721)
2017(39613)
2016(21346)
2015(23692)
2014(23657)
2013(23542)
2012(21389)
2011(19328)
2010(19414)
2009(17609)
2008(16943)
2007(14941)
2006(13060)
2005(11279)
作者
(61387)
(50955)
(50536)
(48104)
(32304)
(24428)
(23027)
(20054)
(19311)
(18131)
(17510)
(16898)
(16182)
(16073)
(15758)
(15382)
(15265)
(15034)
(14452)
(14375)
(12610)
(12511)
(12300)
(11634)
(11415)
(11251)
(11179)
(11151)
(10122)
(10057)
学科
(90335)
经济(90253)
管理(66590)
(63135)
(54585)
企业(54585)
方法(39745)
数学(33483)
数学方法(33136)
中国(22740)
(22198)
地方(22195)
业经(21611)
技术(21150)
(19872)
(19021)
理论(15910)
农业(15116)
(14834)
(14573)
环境(14190)
(14069)
贸易(14059)
技术管理(13960)
产业(13756)
(13530)
(13029)
地方经济(12826)
(12311)
银行(12271)
机构
大学(304335)
学院(302917)
管理(125412)
(118784)
经济(116169)
理学(109464)
理学院(108227)
管理学(106444)
管理学院(105893)
研究(99333)
中国(71769)
(65087)
科学(63133)
(51333)
(48865)
研究所(44873)
业大(44794)
中心(44794)
(44536)
(43605)
财经(41937)
(41394)
师范(41030)
北京(41012)
(38042)
(36713)
(35972)
农业(34776)
经济学(34561)
师范大学(33307)
基金
项目(214214)
科学(169900)
研究(157967)
基金(154896)
(134497)
国家(133390)
科学基金(115637)
社会(99563)
社会科(94400)
社会科学(94378)
(84956)
基金项目(83299)
自然(75125)
自然科(73362)
自然科学(73347)
自然科学基金(72060)
教育(71825)
(71078)
编号(64277)
资助(62175)
成果(51417)
(48329)
重点(47744)
(46633)
(46291)
创新(44346)
课题(44224)
国家社会(40393)
科研(40093)
项目编号(40075)
期刊
(128109)
经济(128109)
研究(86524)
中国(56492)
管理(47323)
学报(45924)
科学(44155)
(39340)
(36624)
教育(36324)
大学(34754)
学学(32390)
技术(28071)
农业(28020)
业经(22137)
(21723)
金融(21723)
经济研究(20001)
财经(19552)
图书(17936)
科技(17600)
(16767)
问题(16370)
技术经济(15920)
理论(14928)
(14700)
现代(14035)
商业(14003)
资源(13921)
实践(13804)
共检索到431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盼强  
归纳了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系统间关系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具体体现在:发掘了符号型知识基础新概念;提出了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系统间关系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两者的内在关联性,并构建了系统的理论。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即未将新概念——符号型知识基础纳入两者关系研究框架,因此应将此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逐渐完善相关理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探讨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之间,以及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创新系统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开放式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协同创新等方面梳理了关于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基于知识溢出、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区域创新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之间联结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并评述了其中的不足,为更加全面认识区域创新系统领域研究动态和趋势提供启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拉昌  赵雅楠  马铭晨  冉丹  
自20世纪90年代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在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应用于区域创新的实践中.借助文献计量工具VOSviewer、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基于1998年—2020年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研究发现:1)国内外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加,欧美地区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主阵地,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文献增长迅速.2)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均呈现出从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向多样化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但各阶段研究侧重点不同.3)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主题不断拓宽,从基础概念的探索,到跨学科理论的研究,再到新兴主题的出现;研究区域不再局限于"单一特定区域",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地区的案例研究增多,对发达地区的关注度下降;研究的学科领域方面,国外的经济、商业和管理类学科,国内的经济和管理类学科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主要学科;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转向定性定量相结合,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合的趋势较为明显.4)未来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将趋向于多视角、多尺度、多学科,注重创新主体及创新行为、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耦合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胜钢  陈凤梅  
近年来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国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结构、分类、地区实证和政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同时指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曙光,徐树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公一  张畅  郭鑫  
[目的 /意义]为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库形成路径展开研究。[方法 /过程]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主体在区域知识库形成中的角色与作用,根据知识管理阶段解析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创新知识由知识源到区域知识库的存储路径。[结果 /结论]为促进区域知识库形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共同奠定知识基础,中介机构搭建扩散桥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与市场知识。与此同时,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知识创造、知识扩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喻登科  
对国内外关于知识存量测度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在吸收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从自有知识存量和外溢知识吸收两方面来构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测度模型。选择我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1998-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存量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份额比例测度法、普通离散系数法、集中度测度法等方法,分别对我国2000-2008年期间的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存量的公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存在着知识存量的不公平性,知识不公平会造成"知识富二代"的出现,将进一步加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处理好区域知识的公平性问题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云飞  詹湘东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要素之间以知识为联动的纽带,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界定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构成,分析区域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知识应用机制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知识创新、知识增量的螺旋上升式知识创造机制;基于知识交流、知识学习的开放、互动、效益激励型知识共享机制;基于知识扩散、技术交易的知识应用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向阳  郗玉娟  谢静思  
[目的 /意义]以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解析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库的知识如何转移到企业层面并被企业整合与利用。[方法 /过程]通过对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回顾,以区域知识库为起点,根据知识流动决策过程和组织学习过程,构建基于区域系统的知识转移模型,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转移是一项复杂过程。该过程的顺利实施以区域知识库为知识源,即实现知识资源的聚集。同时,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知识流动,实现知识从区域知识库层面到企业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龚常  
本文在对产业生态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典型案例,运用Vensim DS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模型的检验与分析,预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运行趋势。为长株潭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走生态化创新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智国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颇多,涵盖了协同创新的机理、效应、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但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单一区域的产业集群内部的协同演化。从现实发展来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区域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成为一种经济新常态。本文基于跨区域的视角,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协同创新的动力演化路径,以期能够对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策略和政策设计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罗新星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洪阳  
该文借助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从转变类型、转变参与者和转变范围等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转变进行解读。从转变类型看,RIS的转变主要有路径更新、既有产业的路径形成和新兴产业的路径建立3类。从参与者角度看,由于RIS的类型不同,其转变的参与者与转变动力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RIS的转变由商业、科学或政策所驱动,或应对危机时自发的经济反应等。从转变范围看,"软"制度、组成元素和网络都会随RIS的转变而相应地改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劲松  
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区域创新系统其实是一种分析创新活动区域化的工具,概念的模糊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因此首先需要辨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异质性问题,最后给出一个可能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