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6)
2023(3620)
2022(3045)
2021(2580)
2020(2206)
2019(4782)
2018(4542)
2017(9724)
2016(4726)
2015(5297)
2014(5230)
2013(5508)
2012(4954)
2011(4502)
2010(4487)
2009(4165)
2008(4129)
2007(3778)
2006(3363)
2005(2991)
作者
(13669)
(11769)
(11582)
(11211)
(7285)
(5407)
(5240)
(4482)
(4400)
(4191)
(3849)
(3700)
(3654)
(3623)
(3592)
(3499)
(3466)
(3340)
(3300)
(3255)
(2923)
(2873)
(2734)
(2623)
(2617)
(2555)
(2551)
(2355)
(2345)
(2308)
学科
(28674)
经济(28655)
(19075)
管理(17120)
(15796)
企业(15796)
方法(11533)
数学(10061)
数学方法(10017)
产业(8776)
业经(7564)
(7367)
地方(6852)
中国(5866)
技术(5500)
结构(5331)
(5271)
(5074)
贸易(5073)
(4923)
农业(4776)
地方经济(4608)
(4409)
(4199)
供销(4198)
环境(3684)
产业结构(3679)
(3614)
(3381)
银行(3380)
机构
学院(77492)
大学(74951)
(39573)
经济(39109)
管理(33080)
理学(29326)
理学院(29086)
管理学(28814)
管理学院(28676)
研究(23079)
中国(16600)
(16536)
(14109)
财经(13941)
经济学(13036)
(12635)
科学(12279)
经济学院(12007)
(10931)
(10616)
财经大学(10424)
中心(10411)
商学(9976)
商学院(9878)
(9828)
经济管理(9682)
业大(9672)
研究所(9626)
(8667)
北京(8514)
基金
项目(52805)
科学(43454)
基金(40042)
研究(39216)
(34059)
国家(33808)
科学基金(30337)
社会(28203)
社会科(27165)
社会科学(27161)
基金项目(21394)
(20935)
自然(18208)
自然科(17831)
自然科学(17829)
自然科学基金(17556)
教育(16975)
(16649)
资助(16052)
编号(14491)
(12754)
国家社会(12343)
(12053)
(11779)
重点(11523)
人文(11083)
发展(10986)
创新(10911)
教育部(10885)
(10825)
期刊
(41828)
经济(41828)
研究(22437)
管理(13188)
(11772)
中国(10825)
科学(9599)
(9152)
学报(8647)
业经(8601)
经济研究(7481)
财经(7210)
大学(7138)
学学(6998)
(6455)
技术(6369)
农业(6287)
问题(6166)
(6013)
金融(6013)
商业(5877)
(5091)
技术经济(4881)
(4149)
统计(4115)
国际(3860)
经济问题(3856)
现代(3852)
经济管理(3734)
科技(3610)
共检索到106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晰  
反倾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已有的文献并未揭示为何不同产业对于反倾销申诉的参与选择及其裁决结果的广泛差异。本文从经济规则属性、结构属性、政治属性三方面分析了产业对于反倾销参与的自我选择效应,并引入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这种内生性。二阶段经验分析验证了自我选择效应对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发现产业在申诉阶段的自我选择导致了在裁决阶段其收益预期的自我实现,导致反倾销成为少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反复运用的长期战略工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灏  
以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已有终裁结果的88起案件为研究样本,采用非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涉案商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涉案商品的主要输美国家出口价格变动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前两个因素对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产生影响,这说明涉案产品的微观因素对于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因素则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晓涛  郭蕊  刘亿  
本文以截至2016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公开的全部对华96起反倾销最终裁决判例为依据,从正常价值的认定、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认定、因果关系的认定入手,对判例英文原文的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与解构,揭示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一旦遭受美国反倾销调查、有很大概率被裁定为肯定性终裁,并被征收高额的普遍税率;美国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替代国"价格确定被诉产品的正常价值,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裁决中往往遭受到不公平对待;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的认定以相关企业问卷回复资料为依据,问卷回复结果与认定存在损害或威胁直接相关;美国主管机构主要依据相关因素发展变化的趋势,得出倾销与损害或威胁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灏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锦芳  陈林荣  
反倾销裁决应是政府主管部门实现战略性产业保护的合理抉择,但国内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游说竞争方式以影响反倾销裁决结果,反倾销裁决实质上变成各方力量角逐的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反倾销游说下政策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抉择,研究发现:进口产品的售价、政府对国家福利的重视程度与反倾销税成反比,而国外企业利益集团的影响则有助于减少反倾销税;国内市场规模越大,政府裁决部门越倾向于提高反倾销保护水平,而有效的游说途径有助于获得理想裁决结果;"搭便车"行为对企业的反倾销申诉积极性存在直接损害,国内企业宁可直接向政府裁决部门提供政治献金,也不愿去搜寻举证信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军  龚柏华  
本文就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关于来自中国和日本的高炉焦炭产品反倾销案初裁的司法审查一案,就基本案情、裁决推理、裁决结论作了归纳和分析,并就该案的法律问题以及对中国出口企业的意义作了简要评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娜  袁晓军  
本文运用法律和数理统计的两元分析法,对欧盟2004-2010年反倾销裁决的实质性损害认定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WTO成员虽然在经济因素损害认定时应承担法定经济因素调查、客观证据标准、相关性说明义务,但却没有各经济因素关联度的具体标准。研究发现,欧盟做出反倾销实质性损害认定所考虑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关联判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并据此构建了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实质性损害科学的预警模型,同时认为欧盟做出实质性损害裁决的客观性仍不能排除在具体个案中有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我国应积极参与完善现行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为实现国际反倾销法治化提出有益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娜  龚柏华  
本文涉及美国商务部在对华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案裁决中拒绝给予达艺家私单独税率待遇是否合法的问题,分析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该裁决的司法审查;并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法院分析进行了归纳,对其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了简要评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佳华  龚柏华  
本文涉及中国公司针对美国商务部裁决产自中国的罐装蘑菇构成倾销的司法审查的案件,文章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推理理由、法院判决进行了归纳,并就我国企业如何利用美国反倾销的司法审查的程序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计广  杨光  
近年来,欧盟加大了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力度,其中约67%最终采取了惩罚性措施。本文基于Probit模型分析了1989-2013年间欧盟对华143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考察了影响裁决结果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经济因素,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施、欧委会倾向保护主义以及欧盟经济增长率较高都会降低欧盟对我国出口企业采取惩罚性措施的概率。特别是,欧委会贸易委员倾向于保护主义会增加立案调查数,但最终采取惩罚性措施的概率反而降低,而在欧盟经济增长率低于1.5%时全部采取了惩罚性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建华  龚柏华  
本文涉及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淡水小龙虾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决定的司法审查案,文章对该案的基本案情、法院分析进行了概括、并对最佳可获得信息的选择和美国反倾销程序中的期限问题作了简要评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1年7月15日,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认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第9(5)条关于单独税率的法律规定违反世贸规则;同时,上诉机构推翻专家组的部分裁决,支持中方的立场,裁定欧盟针对中国螺丝、螺母、螺栓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万璐  
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同时进行并合并征税时,可能出现对同一进口产品补助抵减两次的"双重救济"情形。"双反"手段如被贸易伙伴国频繁使用,在客观上造成限制出口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对外出口的结果。中国"双反"上诉案例最近获胜,该案在法律上认定了"双重救济"的存在,并推翻了此前对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公共机构"的定义。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讨论,旨在有助于中国企业依照国际组织相关法律维护权益,抵制不公平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