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5)
2023(10970)
2022(9789)
2021(9148)
2020(7651)
2019(17427)
2018(17430)
2017(33839)
2016(18241)
2015(20565)
2014(20549)
2013(20527)
2012(18623)
2011(16856)
2010(16690)
2009(15157)
2008(14528)
2007(12616)
2006(10961)
2005(9542)
作者
(53100)
(43849)
(43532)
(41647)
(27888)
(21012)
(19862)
(17399)
(16695)
(15657)
(15102)
(14559)
(13839)
(13801)
(13655)
(13321)
(13127)
(12971)
(12395)
(12332)
(10938)
(10654)
(10600)
(9960)
(9845)
(9708)
(9660)
(9649)
(8761)
(8649)
学科
(74997)
经济(74921)
管理(53478)
(49566)
(41892)
企业(41892)
方法(34547)
数学(29344)
数学方法(29006)
(19565)
中国(18037)
(17745)
业经(17585)
地方(16819)
(16489)
环境(14949)
理论(13187)
农业(13007)
(13005)
技术(12719)
产业(11920)
(11757)
贸易(11751)
(11725)
(11426)
(11352)
(10835)
财务(10770)
财务管理(10754)
(10226)
机构
大学(260461)
学院(258806)
管理(106841)
(100775)
经济(98512)
理学(93401)
理学院(92385)
管理学(90795)
管理学院(90351)
研究(85688)
中国(61669)
(56231)
科学(55009)
(43277)
(42444)
业大(40115)
(40026)
研究所(39063)
中心(38616)
(36072)
北京(35718)
财经(35569)
(34678)
师范(34364)
(32311)
(31470)
农业(31261)
(29985)
经济学(28986)
师范大学(27934)
基金
项目(183428)
科学(144041)
研究(133980)
基金(132502)
(115083)
国家(114179)
科学基金(98489)
社会(83050)
社会科(78756)
社会科学(78736)
(72157)
基金项目(71595)
自然(65065)
自然科(63434)
自然科学(63421)
自然科学基金(62256)
(60454)
教育(60142)
编号(54593)
资助(54283)
成果(43212)
重点(40685)
(39568)
(39414)
(38187)
课题(37079)
创新(35500)
科研(34862)
大学(33756)
教育部(33739)
期刊
(109152)
经济(109152)
研究(74551)
中国(44630)
学报(41253)
管理(39079)
科学(38092)
(35662)
大学(31005)
(30655)
学学(29002)
教育(27777)
农业(25633)
技术(22716)
业经(18743)
(18246)
金融(18246)
经济研究(16767)
财经(16242)
图书(15496)
科技(14304)
问题(13956)
(13863)
理论(13638)
(12837)
技术经济(12738)
实践(12576)
(12576)
资源(12474)
现代(12092)
共检索到364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邓华  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以Cape Charles、Kalund-borg等生态工业园发展为案例,对出现稳定性问题的IES进行回顾。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涵的研究,探讨IES稳定性的相关概念。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所得到的17个IES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把它们划分为结构、技术、外部三个纬度,其中结构性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成员距离、核心组员、生态产业链长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顺利  周科平  胡小龙  
矿区产业生态系统(M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产业生态系统(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矿区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MTIES)概念,分析了MTIES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失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行生态重组,优化"关键种"企业的年龄结构,推行矿区生态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管理等实现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的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力刚  蓝莹  谢莉  
本文在利用生态位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以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计算、分析供应商的企业生态位宽度和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分离、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状况并存。整车生产企业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与领导者,可通过有效的策略调整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来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芝元  曹乐平  
为研究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因素的修正,讨论了m个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因素修正后的生态系统角度,讨论了稳定性判断的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找到了一个理论模型学派与生物生态学派就稳定性问题的结合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兰天  向来生  
循环经济是人类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产物。循环经济倡导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区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率。为实现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文中首先从交易性因素和非交易性因素两个维度对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博弈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判定;最后,结合在济三煤矿的实际分析与研究,给出了促进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几点对策,这对于煤矿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建中  王纯旭  
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保持或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才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本文以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以电信产业为例,采用粒子群算法通过对集对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投影法的组合实现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好,关键种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推动等指标对电信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为电信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知识经济及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处的知识生态系统。现有文献强调知识生态系统多主体开放协同与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然而关于知识生态系统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知识生态系统的关系治理机制,回答如何从关系治理的角度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分别从共生要素和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对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探讨。然后,基于Logistic方程构建知识生态系统共生模型,分析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受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统一共生界面和培育共生环境三大关系治理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爱民  李顺  
文章从企业人力资资源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重点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鲜鲜  何文辉  彭自然  蔡清洁  崔丽香  张奥  
通过构建海水水族箱,分析其内过滤、温控等系统的构建模式,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大型海藻、鱼类等生物的优化配置、生长模式和景观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根据水族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内动植物配置,主要动物数量比为清洁虾∶珊瑚=5∶1,大型海藻体积比为红藻门∶绿藻门∶褐藻门=7∶5∶3;为期一年的实验期间系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稳定期水体硬度平均为5 159 mg/L,TN和TP分别为28.38μmol/L和6.09μmol/L,达到海水水质Ⅱ类标准,适合海水养殖;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系统运行效果,R=8.54系统稳定性介于中度和高度稳定之间,生物多样性是其稳定性的决定因素。稳定的海水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珊  陈双林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能改变资源的有效性,会起到建设性或破坏性效果。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优良的笋用竹种,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雷竹林受到频繁的人工强度干扰。为了给雷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综述了集约经营主要措施林地覆盖、施肥等对雷竹林鞭竹系统、土壤和生物性状等的影响。分析表明:雷竹林长期连年林地覆盖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等不合理的经营干扰,会导致鞭竹系统结构稳定性降低和功能下降,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劣变,致使立地生产力衰退。提出了有机覆盖物筛选及林地存留覆盖物促腐、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土壤性状改良等雷竹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王乃江  李雅素  吕月玲  
从森林组分的易变性、对干扰的反作用、养分的储备及其流动规律等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并对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兴安落叶松(L arix gm elin ii)、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和杉木(Cunn ingham ia lanceola ta)4种人工林进行了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人工林的养分均以钝性储备为主,土壤中的N,P,K,C a和M g养分贮量占整个系统对应养分总贮量的比例均大于92%,而且土壤养分均基本保持平衡或发生微弱亏损(年亏损率0.046%~0.121%),而整个生态系统的养分均基本保持平衡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本文通过应用熵及熵生产率的原理,采用矩阵、李亚普诺夫函数和微分方程来测定生态系统的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并应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测算案例来说明该原理的具体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新启  吴雪萍  肖小虹  陈江涛  
为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主题,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至今学界主要是从静态角度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集中于概念界定、联盟成员选择、资源投入、联盟成员信任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等5个方面。对此,分别从组建动机和目标进行概念总结,认为联盟成员的选择和资源投入是联盟稳定性的前因变量,联盟的规模、管理能力、激励机制、成员文化差异、成员利益分配机制、成员信任度等是影响联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未来需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深度,以及加强关于多联盟的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新旺  门明新  王树涛  齐跃普  杜博洋  许皞  
论文旨在探讨河北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总结生态系统领域有关稳定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给出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稳定性内涵。然后,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构建了一个包括产量形成、投入产出、土壤生态等主导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4个方面2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构建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雄县为例,运用所建模型进行评价,发现1995~2005年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平变化较大且呈阶段性发展,1995~1999年呈直线式逐年下降,2000~2005年呈波浪式发展,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华  
创新生态系统遵循于自组织进化,其理论支持者认为实现多方共赢是系统进化的必然结果,但是最新研究已经对此提出质疑,创新生态系统也可能向失败的方向进化。目前,该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与检验。传统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忽视了企业合作态度或参与动机对系统进化的影响,而事实上企业间的合作行为也表现出资源依赖型关系,从而实现创新主体地位均等时的合作创新。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模型,以资源依赖型关系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种群合作创新的自组织进化过程。考虑合作创新的参与动机,将企业行为分为"互惠型合作"与"机会型合作"策略,并结合技术溢出、合作契约等影响合作稳定性的决策要素,分析了创新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