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4)
- 2023(10707)
- 2022(9625)
- 2021(8964)
- 2020(7545)
- 2019(17346)
- 2018(17418)
- 2017(33748)
- 2016(18287)
- 2015(20620)
- 2014(20697)
- 2013(20683)
- 2012(18650)
- 2011(16911)
- 2010(16805)
- 2009(15167)
- 2008(14642)
- 2007(12627)
- 2006(10999)
- 2005(9510)
- 学科
- 济(75600)
- 经济(75526)
- 管理(53316)
- 业(49535)
- 企(41811)
- 企业(41811)
- 方法(35140)
- 数学(29944)
- 数学方法(29581)
- 农(19647)
- 中国(17855)
- 学(17781)
- 业经(17675)
- 地方(17099)
- 财(16208)
- 环境(15108)
- 农业(13136)
- 理论(13121)
- 和(13114)
- 技术(12815)
- 产业(11921)
- 贸(11718)
- 贸易(11712)
- 制(11638)
- 划(11478)
- 易(11315)
- 务(10632)
- 财务(10568)
- 财务管理(10552)
- 企业财务(10016)
- 机构
- 大学(261368)
- 学院(259591)
- 管理(107220)
- 济(100500)
- 经济(98233)
- 理学(93769)
- 理学院(92754)
- 管理学(91122)
- 管理学院(90680)
- 研究(85961)
- 中国(61386)
- 京(56478)
- 科学(55660)
- 财(42992)
- 所(42750)
- 农(40901)
- 业大(40732)
- 研究所(39405)
- 中心(38644)
- 江(36410)
- 北京(35831)
- 财经(35418)
- 范(34752)
- 师范(34420)
- 经(32152)
- 农业(32002)
- 院(31629)
- 州(30117)
- 经济学(28857)
- 师范大学(27999)
- 基金
- 项目(185122)
- 科学(145124)
- 研究(134765)
- 基金(133356)
- 家(116014)
- 国家(115086)
- 科学基金(99126)
- 社会(83305)
- 社会科(78998)
- 社会科学(78977)
- 省(73134)
- 基金项目(72039)
- 自然(65639)
- 自然科(63984)
- 自然科学(63970)
- 自然科学基金(62786)
- 划(61222)
- 教育(60573)
- 编号(54880)
- 资助(54712)
- 成果(43337)
- 重点(41100)
- 发(39884)
- 部(39836)
- 创(38524)
- 课题(37427)
- 创新(35824)
- 科研(35214)
- 大学(34032)
- 教育部(33839)
- 期刊
- 济(108712)
- 经济(108712)
- 研究(73553)
- 中国(44979)
- 学报(41657)
- 管理(38738)
- 科学(38596)
- 农(36323)
- 大学(31198)
- 财(30226)
- 学学(29202)
- 教育(27833)
- 农业(26171)
- 技术(23422)
- 业经(18850)
- 融(17468)
- 金融(17468)
- 经济研究(16530)
- 财经(15909)
- 图书(15410)
- 科技(14103)
- 问题(13999)
- 经(13542)
- 理论(13229)
- 业(13120)
- 技术经济(13003)
- 资源(12772)
- 实践(12239)
- 践(12239)
- 现代(12129)
共检索到364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晶
资源匮乏和环境约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而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对产业生态系研究存在的不足: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不足;微观角度研究多,中宏观研究的尺度不足;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互关系研究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帅 吕荣胜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是业界和学者非常关注的重要内容。检索国内有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文献,回顾和梳理了围绕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开展研究的8个核心关注点,即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产业情景、结构要素、模型构建、运行机制、对策建议和研究方法等,对国内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其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帅 吕荣胜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是业界和学者非常关注的重要内容。检索国内有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文献,回顾和梳理了围绕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开展研究的8个核心关注点,即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产业情景、结构要素、模型构建、运行机制、对策建议和研究方法等,对国内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其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研究综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锐 郁培丽 王层层
数字技术促进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方式向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互动价值共创方式转变,特别是新兴数字产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价值创造及其演化有待新的理论阐释。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价值创造研究范式从单一组织向生态化发展的演进脉络。其次,梳理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前沿成果,总结多主体创新行为和互动关系研究,归纳数字产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协同价值、质量价值创造机制。最后,按照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从新兴、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多阶段分析其价值动态演化规律,构建“行为—关系—价值”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理论分析框架,凸显了多主体参与互动行为的创新动力来源,强调了数字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属性,揭示了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协同关系。本研究揭示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动态演化规律,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产业实施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锐 郁培丽 王层层
数字技术促进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方式向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互动价值共创方式转变,特别是新兴数字产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价值创造及其演化有待新的理论阐释。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价值创造研究范式从单一组织向生态化发展的演进脉络。其次,梳理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前沿成果,总结多主体创新行为和互动关系研究,归纳数字产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协同价值、质量价值创造机制。最后,按照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从新兴、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多阶段分析其价值动态演化规律,构建“行为—关系—价值”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理论分析框架,凸显了多主体参与互动行为的创新动力来源,强调了数字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属性,揭示了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协同关系。本研究揭示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动态演化规律,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产业实施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邓华 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以Cape Charles、Kalund-borg等生态工业园发展为案例,对出现稳定性问题的IES进行回顾。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涵的研究,探讨IES稳定性的相关概念。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所得到的17个IES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把它们划分为结构、技术、外部三个纬度,其中结构性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成员距离、核心组员、生态产业链长度...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淼 李万玲
通过系统梳理发表于国外高水平期刊的181篇商业生态系统治理方面的文献,总结提炼出资源、能力、创新、价值和混搭组织五个商业生态系统治理视角。分别基于这五个视角展开综述,总结归纳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核心企业如何进行治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商业生态系统治理研究和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治理实践提供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有绪
世界森林植被在地圈、生物圈过程中起有积极的作用,这在近地表大气层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是一些物质的“汇”和能量积聚的“库”,也是另一些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源”,而且是大气—植被—土壤系统的生物产显贮库和能量转化的重要通道。世界森林生态系统被认为是适应于由寒冷至热带宽广的气候带,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乔灌木组成,具有最复杂时空结构,最大反馈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也即具较大弹性和稳定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最大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是陆地光合产物的主要部分。它由于其复杂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通道,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生产力,并在生物地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有主要作用。迄今森林生态系统结...
关键词:
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顿耀龙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带来了地表结构的巨大变化,而且对生态系统服务也造成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综述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评估方法和时空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强化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生态学机制研究和注重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的集成应用研究等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武立磊
文章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研究进展概况。分别对森林、草原、温地、农田、荒漠5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别进行评价指标研究综述,介绍了评价的价值理论、价植构成分析、生态经济5种评估方法。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功能 评价 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玲 何青
能值作为连接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桥梁,一经提出,便被经济学界和生态学界给予了高度重视,对能值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能值从"质料"层面将不同质、量的能量统归于能值,打破了"能量壁垒",成为不同质、量的能量的统一衡量尺度。能值天然的统一性,客观反映生态系统资源功能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两方面生态价值,规范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将能值纳入地下水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有利于理清地下水生态系统的资源和功能状况,反映地下水生态系统价值的评估的真实客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曹先磊 何丹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森林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等。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森林自然资源管理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传统森林经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涵盖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但目前普遍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确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评估结果存在重复性。因此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时,除要解决以上问题外,还要继续深入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综合研究。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应根据国情和林情来研究适合社会发展背景的管理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海明 战金艳 张韬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致使全球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力不断下降,成为胁迫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之一。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生态系统恢复力提供了缓解生态系统状态转化的途径。虽然恢复力这一概念的管理价值已被接受和认可,但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及案例分析的模式上。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尚缺乏科学统一的定义,且多为理论性分析而定量测度相对较少,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定成为进一步探讨恢复力的重要步骤和切入点。本文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发展进程,概述关于恢复力概念的观点和恢复力的内涵与属性,描述目前恢复力的主要理论基础,论述目前研究者对恢复力测量的尝试;总结了相关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了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方面亟待加大研究力度的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颖 潘静 Ernst-August Nuppenau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无论是对人类的生存还是人类的福利都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目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与热点问题。文章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估理论、方法、现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等。在此基础上指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仍处在不断丰富、完善和扩展的过程中,未来相关研究应关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异质性,完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指标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