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8281)
- 2022(6570)
- 2021(5754)
- 2020(4812)
- 2019(10672)
- 2018(10737)
- 2017(20892)
- 2016(11448)
- 2015(12958)
- 2014(13041)
- 2013(12780)
- 2012(11603)
- 2011(10194)
- 2010(10287)
- 2009(9454)
- 2008(9360)
- 2007(8271)
- 2006(7565)
- 2005(6754)
- 学科
- 济(54204)
- 经济(54168)
- 管理(35040)
- 业(32687)
- 企(25564)
- 企业(25564)
- 方法(18365)
- 地方(18314)
- 农(17128)
- 环境(16612)
- 数学(15268)
- 数学方法(15168)
- 业经(14882)
- 中国(13635)
- 农业(11868)
- 学(11638)
- 产业(11392)
- 划(11042)
- 财(10072)
- 技术(9692)
- 地方经济(9481)
- 发(9252)
- 和(8494)
- 制(8214)
- 资源(7950)
- 生态(7702)
- 规划(7196)
- 体(7020)
- 发展(6951)
- 展(6938)
- 机构
- 学院(163800)
- 大学(160176)
- 济(70120)
- 经济(68778)
- 管理(64137)
- 研究(57717)
- 理学(55554)
- 理学院(54924)
- 管理学(54127)
- 管理学院(53846)
- 中国(41515)
- 科学(36474)
- 京(34067)
- 江(30194)
- 所(29205)
- 财(28751)
- 农(28749)
- 研究所(26863)
- 中心(26588)
- 业大(25625)
- 财经(22857)
- 范(22702)
- 师范(22457)
- 农业(22195)
- 院(21274)
- 州(21077)
- 经济学(20983)
- 经(20470)
- 省(20289)
- 北京(20236)
- 基金
- 项目(115298)
- 科学(92046)
- 研究(85442)
- 基金(82515)
- 家(71642)
- 国家(71071)
- 科学基金(61583)
- 社会(56320)
- 社会科(53440)
- 社会科学(53425)
- 省(50224)
- 基金项目(44884)
- 划(38662)
- 自然(38494)
- 自然科(37393)
- 自然科学(37385)
- 自然科学基金(36687)
- 教育(36644)
- 编号(33821)
- 资助(31650)
- 发(28447)
- 重点(26728)
- 成果(25528)
- 创(24701)
- 部(24557)
- 课题(24057)
- 发展(23477)
- 展(23120)
- 国家社会(23081)
- 创新(23077)
共检索到24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仇方道 沈正平 张纯敏
以江苏省为例,应用完全分解模型,将资源投入量、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空间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源头减量化、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产业生态化导向下的工业环境绩效,探索产业生态化发展调控方向与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减量化效果优于末端治理减排效果,清洁生产控污效果劣于前两者,且源头减量化作用和清洁生产控污能力呈不断增强之势,并成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主导方向;资源减量化和末端治理是实现环境目标主要路径,产业区域共生系统不完善,空间结构效应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源头减量化、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之间的技术关联性不强,源头减量化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节约管理创新降低资源投入强度,而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控污能力和减排能力。研究认为,建立面向生产全过程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并重的产业生态系统,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江苏产业生态化转型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工业化快速进程中,工业污染作为工业生产在所难免的附属产物,占全国总污染负荷的70%,对资源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值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使得工业结构与布局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本文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重污染行业结构与工业布局变动对环境效应的实际效果,得出重要结论:自1990年以来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从生产效应和社会效应两个方面,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影响机理,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工业结构与布局是现阶段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变量,重污染行业结构是环境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着力于从工业结构调整和...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环境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凤娟 瞿立新 郭胜大
物联网由于具有信息透明性的优势,能够给很多行业的发展带来便利性。本文基于物联网信息的迅速、真实、准确及完整性,提出了在江苏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整合物流企业及物流金融业务,利用物联网的时间优势,提出了基于国内外采购、存货及国内外销售环节的物流金融业务解决方案,其中有些融资活动或风险对冲可通过物流金融场外交易市场进行,另外为了确保提供物流金融业务单位的资金安全,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物联网 物流金融创新 风险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茂祥 姜美慧 黄建康
基于资源和环境制约的影响分析,选取了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资源环境基准、综合要素生产率基准、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等五个基准指标,构建了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结合江苏省工业产业数据,提出了新常态下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的具体行业选择,从而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论文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视角研究江苏省工业碳排放问题,以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运用IPCC清单法测算了2000—2015年江苏省工业碳排放量,并构建了基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的碳排放恒等式,结合LMDI分解法,对2000—2015年江苏省碳排放的工业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单位能耗下降速度快于人均碳排放上升速度;经济规模是工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动力;能源强度是有效抑制碳排放的关键因素;经济结构效应对于工业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由正到负;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柏云开 杜泽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需求严重不足。同时江苏省农业会展发展迅速,但存在定位模糊、结构不合理、营销效果不佳等问题,建立会展视角下农产品营销体系刻不容缓。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会展营销前沿观点的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现状,其中包含现有营销模式的简述以及营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并在会展视角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产品 农业会展 营销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世伟 王丹丹
基于2008—2017年山东省和江苏省造纸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静态分析了两省的生态效率,利用ML指数动态分析了造纸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山东省造纸行业在平衡环境和经济绩效上远优于江苏省;山东省造纸生态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造纸行业执行高标准的淡水消耗和污水排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导致了江苏省造纸行业生态效率长期低位;山东省造纸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于技术进步的提高,江苏省造纸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下源于技术效率的下降。因此,江苏省应通过调节产业结构,提升造纸行业的规模效应和控制污染排放技术等来提高其生态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思荣
产业结构调整是江苏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而且要在空间上作出最佳选择。区域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江苏省机械工业的区域调整提出笔者的初步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蕴 朱要武
本文针对工业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采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初步筛选出江苏省未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结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等的要求,确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波士顿矩阵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晓华,杨秀春,谢志仁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价 ,指出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不仅存在着客观的空间分区特征 ,而且其生态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存在着变坏态势。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深入分析了江苏省各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 ,从而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 江苏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师资保障。打造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亮点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江苏省从战略高度认识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地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道元 ,吴应宇 ,贺光辉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技人员尤其是那些受过专门训练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工程师。目前,致力于加速培养专门人才,积极从事各项科研开发活动,以尽快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腾飞已成为世界潮流。几年来,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大大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科技同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为加速“四化”建设作出了显著的贡献。科技战线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我国的科技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许庆豫 俞冰 刘标
文章吸收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包括高等教育成就、高等学校生均经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生师比,旨在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与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处境,预测其前景。文章引入社会发展背景因素,分析其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供参照性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设想。文章认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基础,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江苏省自身的合理定位、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支撑。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江苏省 OECD 比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子芳 邓文敏 朱卫未
为研究江苏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文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分别运用SBM模型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对江苏省13地市2007-2016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平均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值仅为0.72,整体有待改进;江苏南北生态环境治理差距较大,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呈现两极化;从静态分析角度来看,江苏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呈波动下降趋势;江苏整体生态环境治理绩效下降,主要是因为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从动态分析角度来看,江苏环境治理TFP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育军 黄贤金 肖思思 王舒
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绿当量、人均生态足迹赤字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作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借助DEA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和资源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苏州市10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而言绩效良好,DEA有效年份占30%,弱有效年份占20%,无效年份占50%,并且无效年份的效率指数都在0.97以上;(2)导致苏州市最近5年生态环境建设DEA无效的原因主要是资源投入不足,生态用地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刚性约束;(3)通过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要素投入比例,各种生态环境指标值都将有所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将显著改善;(4)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绩效下降还受...
关键词:
DEA模型 生态环境建设 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