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1)
2023(12559)
2022(9804)
2021(8655)
2020(6716)
2019(14892)
2018(14679)
2017(27623)
2016(14974)
2015(16637)
2014(16671)
2013(16306)
2012(15347)
2011(14077)
2010(14312)
2009(13042)
2008(12654)
2007(11641)
2006(10904)
2005(10217)
作者
(46203)
(38498)
(38189)
(36377)
(24300)
(18377)
(17138)
(14855)
(14797)
(13769)
(13269)
(12762)
(12598)
(12396)
(12237)
(12028)
(11444)
(11091)
(11040)
(11029)
(9778)
(9733)
(9621)
(8844)
(8811)
(8647)
(8645)
(8567)
(7941)
(7727)
学科
(70419)
经济(70356)
管理(37760)
(36803)
(26820)
企业(26820)
中国(24991)
地方(24025)
(22606)
业经(19859)
方法(18392)
农业(15804)
(15287)
数学(14744)
环境(14618)
数学方法(14584)
(14517)
产业(13818)
地方经济(13288)
(12487)
(12270)
金融(12269)
(12065)
银行(12028)
(11777)
(11444)
技术(11418)
发展(11129)
(11088)
(10970)
机构
学院(216129)
大学(211900)
(89040)
经济(87088)
研究(86098)
管理(74320)
中国(64435)
理学(61979)
理学院(61160)
管理学(59992)
管理学院(59624)
科学(54200)
(48038)
(45125)
(42950)
研究所(40951)
(39359)
中心(37893)
(36278)
业大(33713)
农业(33342)
(31986)
(31437)
北京(31149)
师范(31033)
财经(29610)
(28934)
(28598)
经济学(27041)
(26714)
基金
项目(142265)
科学(111122)
研究(105184)
基金(99084)
(88374)
国家(87580)
科学基金(72786)
社会(66429)
社会科(62910)
社会科学(62896)
(58829)
基金项目(51566)
(49096)
教育(46169)
自然(44640)
自然科(43421)
自然科学(43409)
自然科学基金(42630)
编号(42393)
(39232)
资助(38957)
成果(34515)
重点(33828)
课题(31939)
发展(31506)
(30947)
(30152)
(29321)
创新(28191)
国家社会(27656)
期刊
(113721)
经济(113721)
研究(68520)
中国(54311)
(42325)
学报(37159)
科学(34465)
管理(30630)
农业(29159)
教育(28860)
(27798)
大学(27750)
学学(26099)
(23346)
金融(23346)
业经(21245)
技术(19385)
经济研究(17933)
(15350)
问题(15065)
财经(14378)
(12702)
科技(11555)
资源(11034)
(10739)
(10689)
世界(10603)
现代(10457)
商业(10433)
技术经济(10284)
共检索到351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星林  罗胤晨  文传浩  
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如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在推进理路方面,提出既要从产业存量、增量、流量、变量"四量"角度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也要从行动举措、发展主体、推进模式等角度推进生态产业化;在实现路径方面,分别对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转型提出具体的路径选择。最后,从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保障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及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梅  龚涛  李雄平  
经过多年探索,证明发展核桃产业是县级贫困山区乡镇促进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果,推进林业生态产业化进程,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较好选择。本文对云南姚安县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战略,供地方政府及对此项工作有兴趣的同仁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波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首次提出为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平衡发展指明了方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既有各自独立的含义,又相互联系、互为前提。文章对当前二者逻辑内涵、实现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各自的实施范围,并列举了赤水市两化融合推进的成功案例。最后把二者作为前后相继、互为前提的演进过程,从产权设定及法律政策层面提出了重点推进内容;分析了在社会管理、公共推广等方面面临的主要任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文杰  陈琪  
实现乡村生态产业化,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生态产业化是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产品、创造经济价值的科学路径,职业教育在生态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者”、生态资源“赋能者”与生态产品“保障者”的角色。但因职业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淡薄、与乡村生态资源贴合度欠佳、绿色技术含量偏低、绿色人才培养力度欠缺等原因导致其角色的引导力、整合力、培育力与保障力明显不足。有效释放职业教育助力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的角色力,须从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亲近区域生态资源、加大绿色技术含量、重视绿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增能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鹏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进步,近几年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严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问题,转变农业绿色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高效、安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形式,也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本文以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出发点,提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路径与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晶霞  
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二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劳动力、农业技术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不足且收效甚微。本文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并指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选择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云泽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进程中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其实质就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当前有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产业化的进一步实现,因此正确的实现路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冰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处在转型阶段的农村生态农业,面临着生产技术更新滞后、经营管理机制单一以及环境恶化加剧等一系列瓶颈与问题,难以有效形成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业态。因此,应通过充分利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给予的政策扶持、制度保障等利好条件,围绕产业化升级,导入高效、创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以此去推动现有的生态农业运营体系的低碳化、集约化以及多元化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产业化形态,它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的客观形势,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产业的发展限定其中,实现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甘青川藏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指出按照生态产业发展特征与规律该区域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领域,并提出实现路径和组织形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礼刚  
在全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背景下,探究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对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汉江生态经济带沿线九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2019年统计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测度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水平、以及“两化”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与同步关系,并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两化”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生态化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在空间上呈现上中下游逐步递增的梯度分布格局;第二,生态产业化水平稳步上升,在空间上呈现上中下游逐步递减的梯度分布格局;第三,“两化”耦合度在数量上不断上升,耦合类型由磨合阶段过渡为高水平耦合阶段;第四,“两化”耦合协调度呈快速增长态势,协调类型由勉强耦合协调类型发展到良好协调发展类型。建议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体系,协同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两化”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涛  陈超  
我国未来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是一个在舆论上有争议、实际操作中有困难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粮食供需平衡、技术自主研发水平、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种子市场体系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并对现有品种技术、安全监管和市场机制进行了评价,提出我国未来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志旺  
本文通过对住宅需求方即置业者在购买工业化住宅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来解释开发工业化住宅的难题所在。分析表明,工业化住宅具有短期成本明显劣势、长期成本微略优势的特点,其价值尚未被置业者所接受。由此出发,可以得出结论:推动住宅产业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住宅的性价比;发展工业化住宅应从发达地区的高档住房入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云  赵一强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依据。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对生态安全的担忧不应成为生态产业化的障碍。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已探索出多种路径,包括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碳汇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得到初步验证。目前生态产业化在实践中存在进展缓慢和盲目发展两方面问题,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静  罗佐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兴衰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方向。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结构单一、粗放经营、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高等。解决西部地区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在于把发展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颜建军  徐雷  李扬  
运用向量协整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借助湖南省1995—2014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资源约束条件和环境约束条件两个视角,探讨湖南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实证分析表明:(1)从资源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省的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尽管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以较高的能源消耗为代价,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综合比较来看,湖南能源消费的"高碳"刚性特征依旧明显;(2)从环境约束的视角来看,湖南在"三废"治理方面,废水治理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取得的成效其次,而工业废气的治理成效却并不十分明显。从研究结论来看,产业生态化发展是湖南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提出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效率、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发挥生态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效应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