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23)
2023(15255)
2022(12731)
2021(11477)
2020(9849)
2019(22894)
2018(22398)
2017(44044)
2016(23485)
2015(26549)
2014(26411)
2013(26999)
2012(25346)
2011(22821)
2010(23033)
2009(21879)
2008(22069)
2007(19626)
2006(17310)
2005(15759)
作者
(68835)
(57678)
(57408)
(54788)
(36938)
(27434)
(26191)
(22383)
(21834)
(20596)
(19729)
(19242)
(18525)
(18090)
(18022)
(17851)
(17170)
(16935)
(16726)
(16556)
(14251)
(14205)
(14098)
(13066)
(13001)
(12995)
(12863)
(12740)
(11525)
(11478)
学科
(117345)
经济(117226)
(91473)
(79607)
企业(79607)
管理(78493)
方法(52890)
数学(43681)
数学方法(43448)
(32985)
(32508)
业经(32169)
中国(31528)
农业(23389)
地方(22351)
(22333)
财务(22311)
财务管理(22275)
(22221)
贸易(22210)
(21595)
(21569)
企业财务(21112)
技术(20190)
(18704)
(17706)
(16834)
理论(16533)
(16485)
(15954)
机构
学院(352218)
大学(350829)
(160932)
经济(157950)
管理(140904)
理学(120811)
理学院(119591)
研究(119327)
管理学(118183)
管理学院(117498)
中国(93739)
(74039)
(72288)
科学(68695)
(60087)
(58992)
财经(57942)
中心(54348)
研究所(53994)
(52803)
(52642)
经济学(50531)
业大(49222)
北京(46978)
农业(46420)
经济学院(45909)
财经大学(42732)
(42387)
(41818)
(41616)
基金
项目(227926)
科学(181648)
基金(168947)
研究(167086)
(145785)
国家(144579)
科学基金(125443)
社会(111002)
社会科(105534)
社会科学(105507)
基金项目(89213)
(87365)
自然(78885)
自然科(77124)
自然科学(77101)
自然科学基金(75840)
教育(73922)
(72892)
资助(69010)
编号(65700)
成果(52369)
(51596)
重点(50893)
(50623)
(49717)
国家社会(47113)
创新(45888)
(45377)
教育部(44573)
课题(44189)
期刊
(178699)
经济(178699)
研究(106146)
中国(64682)
(58227)
管理(54057)
(53778)
学报(49224)
科学(48591)
大学(37629)
农业(36596)
学学(35577)
(33261)
金融(33261)
技术(30351)
财经(29820)
经济研究(29399)
业经(29108)
(25886)
问题(25335)
教育(25040)
(22594)
(21057)
技术经济(21038)
世界(18918)
国际(17968)
统计(17805)
现代(17539)
商业(17516)
(16552)
共检索到52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广  李文秀  
借助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就210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服务业增长趋同情况展开讨论。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增长存在σ趋同和β趋同;城市的市区层面服务业增长有明显领先于城市的地区层面增长的现象。进而对服务业增长地域特征的研究发现,服务业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存在显著的均衡增长特征,对于整体国民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具有减缓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霞  
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的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产业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越高、中间投入需求程度越高、政府管制水平越低、开放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其集聚度越强,而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行业集聚度的高低没有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彭宝玉  
1978—2000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但发生了β趋同。无论是σ趋同还是β趋同在时间上均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并表现出同步性,在1978—1983年、1983—1993年、1993—2000年均经历了由趋同———停止(分异)———趋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期间,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形成了2个向上趋同俱乐部,1个水平趋同俱乐部,2个向下趋同俱乐部。表明,河南区域经济形成了具有不同增长趋势的区域集群,值得引起关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小清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结构分析(SDA,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需求总量扩张是我国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来自于工业的生产者服务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服务业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建平  赵伊川  
本文借助于计量经济模型,采用1994-200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服务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SFDI)与我国服务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R2值较高,而DW值却很低,说明模型可能存在伪回归。因此,采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结果表明:服务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服务业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我国的服务业基础比较差,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谨慎开放的政策,有限制、有引进地逐步放宽服务业领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华喜  崔焕金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趋同假说为基础,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进行经验分析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非线性、区域性、南北二元分异的特征;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等对增长趋同存在显著影响;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形成趋同的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广  
地区差距扩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仅是在国民经济整体层面上展开,而忽视了对于地区差距演变的产业基础的分析。基于此,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在中国210个城市层面实证性的分析了中国地区差距演变的产业增长基础。结果发现,在1996-2004年间,工业增长不存在σ趋同,但服务业增长存在;两者都存在绝对β趋同;城市的市区层面的增长有明显领先于城市的地区层面增长的现象。进而我们对地区差距产业增长基础地域特征的研究发现,工业的相对高速而又不均衡的增长才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将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演变进一步的理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国平  袁孝科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采用我国1952—2007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萃  
从一个较新的城市等级体系视角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顶级城市,集聚程度持续上升,而制造业则呈现出由顶级城市向其他城市扩散的态势。基于对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实证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其主要通过促进城市技术进步的机制来实现;而制造业的集聚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这意味着城市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已发生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城市生产率提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进一步的动态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对特大城市生产率和城市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霞  魏作磊  
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非常明显,这种特点对各地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其生产率的提升有明显推动作用,同时服务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对其生产率也显著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不同层次的教育水平对服务行业的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不同,且教育水平对生产率的影响在逐步减弱。本文还发现集聚弹性所反映出来的各服务行业集聚水平变化对服务业增长产生的影响不同,大多数服务行业的集聚能促进服务业规模的增长,但有3个行业的集聚反而会对服务业发展不利;服务业集聚弹性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地区的集聚效应最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冀  严汉平  刘世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交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城市化的推进,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失衡,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使用附加人力资本和土地出让的四要素CES生产技术模型构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面板趋同方程,考察了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质性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立  谭远发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向阳  徐翔  
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12%,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技术效率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