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2)
- 2023(19102)
- 2022(15856)
- 2021(14660)
- 2020(12697)
- 2019(28911)
- 2018(28584)
- 2017(54558)
- 2016(29373)
- 2015(33164)
- 2014(32755)
- 2013(32712)
- 2012(30033)
- 2011(27088)
- 2010(26984)
- 2009(25506)
- 2008(25515)
- 2007(22785)
- 2006(19767)
- 2005(18019)
- 学科
- 济(131410)
- 经济(131246)
- 业(104567)
- 管理(97647)
- 企(91423)
- 企业(91423)
- 方法(60487)
- 数学(50531)
- 数学方法(50012)
- 财(39726)
- 农(37556)
- 业经(35677)
- 中国(33452)
- 制(28128)
- 务(26873)
- 财务(26818)
- 财务管理(26767)
- 农业(25754)
- 企业财务(25419)
- 贸(24152)
- 贸易(24141)
- 易(23463)
- 地方(23058)
- 技术(22476)
- 学(22332)
- 和(21494)
- 体(20062)
- 理论(19998)
- 银(19867)
- 银行(19835)
- 机构
- 学院(427824)
- 大学(426099)
- 济(185045)
- 经济(181605)
- 管理(170128)
- 理学(146492)
- 理学院(144976)
- 管理学(142736)
- 管理学院(141950)
- 研究(141208)
- 中国(111602)
- 京(89200)
- 财(87371)
- 科学(83535)
- 所(70311)
- 农(69396)
- 财经(69372)
- 中心(65896)
- 江(64298)
- 研究所(63322)
- 经(62986)
- 业大(60211)
- 经济学(57263)
- 北京(55986)
- 农业(54431)
- 范(51812)
- 经济学院(51793)
- 师范(51301)
- 财经大学(51286)
- 院(50993)
- 基金
- 项目(282538)
- 科学(225748)
- 基金(209815)
- 研究(206039)
- 家(181763)
- 国家(180297)
- 科学基金(156862)
- 社会(134420)
- 社会科(127737)
- 社会科学(127707)
- 基金项目(110809)
- 省(108587)
- 自然(101084)
- 自然科(98794)
- 自然科学(98768)
- 自然科学基金(97062)
- 教育(93565)
- 划(91183)
- 资助(85628)
- 编号(81848)
- 成果(65693)
- 部(63561)
- 重点(63299)
- 创(60601)
- 发(60513)
- 国家社会(56784)
- 创新(56164)
- 课题(55470)
- 教育部(54999)
- 科研(54509)
- 期刊
- 济(203636)
- 经济(203636)
- 研究(125149)
- 中国(79992)
- 财(71281)
- 管理(65850)
- 农(63160)
- 学报(60957)
- 科学(60366)
- 大学(47370)
- 学学(44928)
- 农业(42962)
- 融(39972)
- 金融(39972)
- 技术(38014)
- 教育(35332)
- 财经(35134)
- 业经(33419)
- 经济研究(32709)
- 经(30246)
- 问题(27097)
- 业(25645)
- 技术经济(23304)
- 贸(22636)
- 统计(22148)
- 世界(20551)
- 策(20515)
- 现代(19986)
- 商业(19711)
- 财会(19615)
共检索到635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薄文广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07年25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特征、空间差异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结果发现:自从199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集中度最高,变化率最低,高技术产业集中度居中,变化率其次,其余类型产业集中度最低,变化率最高。影响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地理集中的因素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内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条件(地理位置、外国直接投资)的共同作用促使高技术产业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中的相对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中相对落后地区以及内陆地区中相对发达地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更具有吸引力,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则集中在内陆地区中的...
关键词:
产业特征 区位基尼系数 制造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艳红 薄文广 殷广卫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产业特征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关系,其结果发现,自1999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地理集中度最高,高度地方化产业地理集中度最低;从全国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样本看,FDI的进入会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根据外资比重进行产业细分后,外资对高外资比重产业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依然明显,而对低外资比重行业的作用不显著;即使在高外资比重产业中,FDI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也不存在着倒U型关系,而在低外资比重产业中,只有当FDI比重超过一个临界值时,FDI对地理集中的正向促进作用才会显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业强 魏后凯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产业地理集中的决定因素建立了一个基于产业特征分析的空间竞争理论框架,并通过对1995~2003年间中国28个两位数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得出一些启示性结论:第一,传统的劳动力等比较优势逐渐成为抑制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主要因素;第二,我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主要由产业的技术偏好、市场规模和产业关联等因素推动,制造业地理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技术外溢效应,临近区域之间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强;第三,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规模经济特征一方面限制了产业空间集中,另一方面又抑制了产业的扩散,但总的来说,具有微弱的促进产业空间集中趋势。
关键词:
产业特征 空间竞争 地理集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业强 魏后凯
At first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measurements on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Based on these,we studied in-dep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industria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adopting 28 two\|digit manufacturing data of China's 31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between 1980 and 2003.Then we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demonstrates clear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since the star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are a growing trend.But the tren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nufacturing exists larger differences in time and spa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entral poliey,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resolved urgently.
关键词:
地理集中 时空变化 制造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于明超 黄琴
利用2007年制造业四位数产业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广告、产业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产业越集中、广告密度越大,产业盈利能力就越强。随着盈利能力的提高,广告支出也会随之增加。产业集中度与广告密度没有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2)高的滞后利润并没有降低产业集中度,表明资本在进入高利润行业面临限制。细分样本结果表明,工业品产业的集中能有效发挥集聚作用,提高盈利,但消费品产业的集中并没有发挥这一效应。两类产业的利润率提高均会使广告密度增大,但消费品产业相比工业品产业对广告偏好性更强,投入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工资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地区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和制造业就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制造业就业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资本投资和出口,以及推进技术创新,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制造业就业 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华容 散长剑
本文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利用中国制造业2001-2010年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对影响FDI配置效率的若干因素及其门限特征进行检验,并据此分析FDI配置效率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研发强度和市场结构等因素对FDI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各种影响因素处于适度范围内时,FDI表现出较高的配置效率;而在跨越特定门限值时,FDI的配置效率相对较低,甚至表现出负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FDI 配置效率 门限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景新 王云峰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选取制造业19个行业,以省份作为区域单元,采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两个指标,构建了1980-2011年25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和三种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化趋势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三个阶段;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势出现分化,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除化纤制造呈现出分散-集中走势外,其他产业分散和集中趋势不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区位 产业地理集中 实证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树林 张婷婷
在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市场、政府、全球化等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空间重组。本文在综述产业地理集中和集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31个地区、制造业27个典型的行业的2005-2008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时期,在影响制造业地理集中的诸多因素中,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对制造业地理集中的程度和水平影响最大。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关联度 地理集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已显现出较高的集聚水平,东部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分工格局在中国基本形成;(3)近年来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开始显现,部分制造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态势。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丽娜 金宇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性别特征角度实证分析了高管任期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私人成本,管理者既有任期越长越会持较少现金;预期任期越长,管理者立足企业长远发展选择未来研发投入,则会持较多现金;女性高管在二者中确实起到了调节作用。
关键词:
既有任期 预期任期 女性高管 现金持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丽娜 金宇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性别特征角度实证分析了高管任期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私人成本,管理者既有任期越长越会持较少现金;预期任期越长,管理者立足企业长远发展选择未来研发投入,则会持较多现金;女性高管在二者中确实起到了调节作用。
关键词:
既有任期 预期任期 女性高管 现金持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良文 杨开忠
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对我国各省区专业化水平、制造业各行业的集中程度和整个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3—2003年间我国各省份的专业化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制造业大部分行业集中程度提高,整个制造业集聚程度上升。在制造业各行业集中程度和整个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测算中,引入SP指数,结果显示这一指标的引进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洪焦 孙林岩 高杰
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聚集度γi系数对我国18个制造行业1988~2005年的聚集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考察了各制造行业聚集地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制造业聚集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产业聚集现象十分明显,特别是自然资源依赖度高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1988~2005年我国制造业的平均聚集度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从增长速度上看,呈现出U型曲线特征。制造业聚集地的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5省市,中西部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并呈强化趋势。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聚集 演进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基于重庆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热潮下中国ICT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及区域特征——基于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母国特征、FDI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998-2007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
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基于中国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