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3)
2023(13781)
2022(11426)
2021(10475)
2020(8866)
2019(20144)
2018(19977)
2017(38183)
2016(20203)
2015(22905)
2014(22633)
2013(22605)
2012(20957)
2011(18703)
2010(18737)
2009(17799)
2008(17958)
2007(16115)
2006(14258)
2005(13300)
作者
(56726)
(47402)
(47159)
(44884)
(30202)
(22454)
(21436)
(18354)
(18031)
(17049)
(16242)
(15990)
(15274)
(15080)
(14694)
(14444)
(14038)
(13615)
(13579)
(13516)
(11830)
(11469)
(11377)
(10869)
(10660)
(10552)
(10467)
(10396)
(9324)
(9305)
学科
(95311)
经济(95171)
(86447)
(78057)
企业(78057)
管理(76066)
方法(38981)
业经(31258)
(30351)
数学(30032)
数学方法(29709)
(29472)
中国(24797)
(22468)
(21263)
财务(21236)
财务管理(21206)
农业(20683)
企业财务(20044)
技术(19663)
(18303)
贸易(18290)
(17844)
地方(17106)
(16938)
(16842)
(16346)
(16112)
理论(15272)
体制(14445)
机构
学院(298752)
大学(295212)
(135834)
经济(133479)
管理(120375)
理学(102763)
理学院(101741)
管理学(100518)
管理学院(99925)
研究(98898)
中国(80673)
(64132)
(62942)
科学(54852)
财经(50293)
(48025)
(45576)
(45298)
中心(45138)
(44561)
研究所(42795)
经济学(42066)
北京(39891)
业大(38780)
经济学院(37837)
财经大学(36919)
(35717)
(35355)
(34767)
农业(34703)
基金
项目(191287)
科学(154363)
研究(144679)
基金(142599)
(121659)
国家(120627)
科学基金(106265)
社会(96591)
社会科(91798)
社会科学(91780)
基金项目(74918)
(72945)
自然(65811)
自然科(64296)
自然科学(64281)
教育(63831)
自然科学基金(63227)
(60212)
资助(57756)
编号(56922)
成果(45617)
(43681)
(42909)
重点(42293)
(42188)
国家社会(41126)
(41008)
创新(39312)
(39311)
课题(38687)
期刊
(158090)
经济(158090)
研究(93448)
中国(59511)
(53220)
管理(50626)
(42475)
科学(39373)
学报(36356)
大学(29593)
农业(29373)
(28623)
金融(28623)
学学(27877)
技术(27673)
业经(26681)
财经(25909)
经济研究(25388)
教育(23838)
(22541)
问题(20826)
(18058)
技术经济(17846)
(17452)
世界(16684)
现代(15539)
国际(15121)
统计(14287)
财会(14173)
商业(13949)
共检索到45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晓华  周旭  
产业演进是单一产业所经历的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产业演进阶段的识别是科学制定产业政策的基础,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别对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二维识别法和产业规模视角下的产出增长率法与生长曲线法进行阐述,并以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987—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展开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三种识别方法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目前处于产业成长期。因此,从多个维度定位产业演进阶段,不仅可以保证结论的稳健型,而且能够体现产业演进的内在演化逻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喜君  欧志斌  
本文借鉴Blalock(2001)和Javorcik(2004)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FDI对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后向联系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向联系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FDI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并不显著的后向溢出效应;金融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后向联系溢出效应的发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辉  
电子信息产业是长三角的主导产业。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本文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等要素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对长三角和其他省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关于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对长三角未来的产业升级策略提出可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昕  陈林  
分析了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的最佳聚集程度和规模,并以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区域创新,竞争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研发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总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则创新水平将提高24%;就业密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且就业密度均为600人/平方公里时区域创新绩效达到最高;区域人口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U型,对应拐点大致出现在区域人口总规模为6500万人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娜  陈波  
军民融合创新是军民融合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化和结合,对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基于创新协同视角,主要考察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创新协同的影响。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创新协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回归方法考察财政政策对军民融合创新协同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创新协同度整体上仍属于低度协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协同水平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对该领域实施相应的干预与扶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阮文婧  武常岐  涂政  
文章基于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产品质量和价格双重维度的企业出口优势指标,利用通讯设备制造业全球贸易数据,运用多元Ordered Logit计量模型,考察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目的国质量偏好对中国企业出口优势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企业选择价格优势的可能性提高,从价格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的可能性降低。随着目的国市场质量偏好的提升,企业选择价格优势的可能性降低,从价格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的可能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当市场需求偏好无差异时,高生产率的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价格竞争策略。当市场需求偏好存在差异时,目的国高质量偏好会倒逼企业从价格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  李廉水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制造业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些溢出包括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和空间溢出。对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两类制造业的区域创新存在积极影响;多样化溢出对医药制造业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正,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实证结果表明,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间差异和国家间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仲伟周  崔文殿  
首先,通过选取与计算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分析了该行业的产业集群变动趋势与规律。接着,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样本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两个方面揭示了保持产业集群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提高地区市场化水平、增加产业资本、完善产业政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推动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华  汪朗峰  
明确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研究人员对于产业不同指标所起的作用对于行业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从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演化规律出发,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利用双密度依赖模型和密度依赖模型,根据研究人员与产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投入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通讯设备制造业研究人员数量特征。结果发现,研究人员对于产业利润存在协同生长相互依赖的关系;新产品开发投入也表现出了和研究人员数量的相互依赖特征;现有的研究人员对研发投入有着较强的增长需求,而研发投入却有减少研发人员数量的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东  蔡渊渊  
在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将全球价值链攀升作为研发产出成果引入研发评价体系之中,从效率视角建立涵盖研发资源投入因素、绩效产出因素和影响因素的产业研发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研发三阶段效率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面板数据和SFA方法对产业研发三阶段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与方向进行测度和对比性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位势保持了持续攀升态势;产业研发三阶段效率虽有波动但整体呈现出逐年提高,且三阶段效率依次降低的规律;研发投入中的资金资源及人力资源投入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研发影响因素中的企业规模及全球价值链嵌入强度对产业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行业集中度及国有成分比重则具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研发效率的策略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秀玲  陈增进  
本文根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首先设定一个产业集群演化周期的发展模型,进而通过产业组织模型对集群周期各个阶段的竞争机制进行推导和说明,然后联系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推导验证对比,从而得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属性和特点,最终提出产业升级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盖骁敏  高彦梅  
采用行业集中度CRn、赫芬达尔指数H、区位基尼系数G和区位专业化指数(区位熵)等描述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转移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集聚度变低,而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度变高,即该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迹象;研发能力越强、企业数量多、职工年均人数多、劳动力成本较低、GDP较大、交通和区位条件较好、外向度越大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越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娟  海峰  刘勤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框架下,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对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均衡状态为纵轴,以时间变量为横轴,构建物流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曲线,对物流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演绎,并对物流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剖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超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的二重影响。理论分析指出,作为资本国际流动重要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二重属性,其二重属性将对东道国产业发展产生二重性影响。本文以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为例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生产力属性方面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生产关系属性方面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控制及其引致的产业安全隐患也非常显著。基于该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学华  邬爱其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大多基于静态分析,很少引入集群演进的视角,对国内产业集群演进的事实难以给出充分的解释。本文提出了基于市场集中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的阶段定量判定方法,并给出了三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具体案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