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9)
2023(14004)
2022(10865)
2021(9821)
2020(7580)
2019(16499)
2018(15947)
2017(30087)
2016(16521)
2015(17935)
2014(17730)
2013(17215)
2012(15356)
2011(13691)
2010(13612)
2009(12446)
2008(12017)
2007(10981)
2006(9724)
2005(8478)
作者
(47922)
(40590)
(40015)
(37900)
(24932)
(19261)
(17787)
(15857)
(15206)
(13957)
(13790)
(13068)
(12562)
(12466)
(12251)
(12191)
(12159)
(11794)
(11607)
(11347)
(10261)
(9886)
(9830)
(9257)
(9145)
(9043)
(8964)
(8724)
(8064)
(8048)
学科
(70542)
经济(70474)
(52457)
(46850)
管理(41014)
农业(31257)
(30624)
企业(30624)
业经(23379)
方法(23377)
中国(22142)
数学(20325)
数学方法(20196)
地方(17026)
产业(14215)
(14127)
(13268)
贸易(13258)
(13118)
(13002)
(12940)
技术(12616)
(11690)
农业经济(10915)
发展(10772)
(10759)
环境(10348)
(10162)
(10088)
银行(10052)
机构
学院(235025)
大学(226654)
(100523)
经济(98801)
管理(89267)
研究(80045)
理学(78341)
理学院(77573)
管理学(76380)
管理学院(75989)
(63357)
中国(60018)
科学(49972)
农业(48968)
(46119)
业大(44821)
(40318)
(40222)
中心(37562)
研究所(36876)
(35456)
财经(32673)
农业大学(30964)
经济学(30222)
(29884)
(29472)
师范(29092)
(28187)
北京(27851)
(27720)
基金
项目(166346)
科学(131304)
研究(121912)
基金(119671)
(106009)
国家(105003)
科学基金(89369)
社会(80492)
社会科(76120)
社会科学(76102)
(68447)
基金项目(64286)
(55674)
自然(55578)
自然科(54285)
自然科学(54268)
教育(53578)
自然科学基金(53309)
编号(49764)
资助(45066)
(39643)
成果(37638)
重点(37560)
(36037)
(35830)
(35706)
课题(34004)
国家社会(34000)
创新(33486)
(32604)
期刊
(114213)
经济(114213)
(67195)
研究(62296)
中国(48429)
农业(45453)
学报(41013)
科学(36954)
大学(31587)
学学(30544)
管理(28644)
(27850)
业经(27086)
教育(22741)
(22254)
金融(22254)
(22157)
技术(18939)
问题(17095)
经济研究(17053)
财经(15134)
农业经济(14343)
农村(14111)
(14111)
(13891)
(13184)
世界(12773)
业大(12440)
科技(12402)
经济问题(11913)
共检索到339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兰冰   刘泽宇  
推进农民工城市创业是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市民化难题以及应对工业智能化对就业冲击的重要举措。基于2013-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工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城市创业决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的质量提升效应还有待提高;就业替代与非认知能力提升、知识溢出以及消费需求拉动是其重要作用渠道;工业智能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收入较高、省际间流动、流入时长超5年、完成宅基地退出和土地流转的农民工城市创业促进效应较大;城市外部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可及性在工业智能化促进农民工城市创业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利用工业智能化技术变革红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竹林  范维  
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理论阐释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内涵,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农民工职业转化能力、城市生存生活能力和城市融合发展能力形成之间的作用机理,并提出通过教育培训制度设计、机制完善、模式选择等路径创新以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明娟  王明亮  
工作转换被认为是从业者提升就业质量最快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农民工非农职业转换频繁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个普遍现象,工作转换能否有效提升其就业质量?本文利用RUMIC2008-2010面板数据,在区分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的情况下,探讨了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就业质量总指数来看,工作转换显著降低了受雇就业者的就业质量,而对自营就业者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将就业质量通过分指标表示时,发现工作转换降低了受雇就业者的收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增加了劳动时间。而对自营就业者而言,工作转换对工作时间和收入有显著负影响,但对养老保险参与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采用"三年内是否变换过工作"重新定义工作转换,估计结果仍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艳  张默  
如何稳步提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亟待解决就业机会不定、就业待遇不高、就业保障不力的现实问题。研究以黑龙江、四川、辽宁、河南和山西等地的返乡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就业培训主体需求、培训内容需求、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需求;信息需求和政策需求进行了调研。提出丰富就业培训体系,有选择的进行培训;促进就业信息服务,拓宽返乡农民工信息来源渠道;完善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创造良好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政策环境;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等提升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景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6年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2%,初中文化程度占59.4%,高中文化程度占17%,大专及以上占9.4%。也就是说,初中及以下的占73.6%;高中及以上的仅占26.4%。教育水平不高且缺乏相应职业教育培训的部分农民工,只能选择低端的体力劳动,比如建筑和低端服务业。2016年,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2.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30.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7%,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艳芳  陈鑫  
在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农民工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做好农民工等人群的就业工作。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从就业收入、就业水平、就业培训、就业权益、就业满意度等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提高人力资本、增强社会资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的宣传和监管等针对性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通过对城市农民工在迈向非农职业过程中普遍停留在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分析,指出了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不完善、人力资本积累受阻、社会资本建构空间不足等阻碍市民化有序推进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非正规就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如下建议: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应该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广职业资格和技能认证为重点对接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以社会组织发展为动力加快培育农民工社会资本。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宝顺   刘刚   蒋飞  
数字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增强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因而可以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将2018年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匹配,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综合评价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该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具有显著的信息改善效应,可以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促进人岗匹配、增强社会信任等路径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数字乡村建设对女性农民工、在婚农民工、中青年农民工、学历较高的农民工和已接入互联网的农民工具有更显著的就业质量提升作用。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各种积极效应,并有效缩小城乡间和农村地区内部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乡村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秀燕  付金存  董长瑞  
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论证工会和自组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会和自组织均能显著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且工会作用更为明显;从分指标来看,工会大幅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自组织对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降低农民工劳动强度具有积极作用,两类组织均加入的农民工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应深化对劳工集体组织的认知,以对转型期农民工组织建设和就业质量提升贡献政策及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宋亮  
本文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系,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5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测度了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且探究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达到78.185%,但不同维度市民化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维度存在短板;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因其流动特征和人力资本水平而不同,有居住证、流入时间为5—10年、独自流动、省内流动、1980年后出生、高学历水平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相对更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其城市居留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支出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应尽快提升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应分类施策,从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今年未及春节后上班,重庆、昆明、洛阳、贵阳、汉中等地,纷纷在车站、码头设摊"拦阻"和"挽留"有可能继续选择"东漂"的本地农民参与"家乡建设",开出的"人性化条件"甚至还高于东部。经济的、文化的、法制的、社会的、舆论的无数股力量之汇聚,一时推涨了亿万农民工的身价。用工荒与就业难两场大剧在中国同时上演。这场用工荒的实质是什么?是"农民工争夺战",准确地讲是低技能的"廉价劳动力争夺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静  王欣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城市就业经历了不同阶段,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多方面数据以及不同时期的政策倾向和时代背景,对不同阶段的农民工流动总量变化及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及时代特点将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着重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特征进行了剖析。现阶段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呈现出省际流动减少且举家外出流动的特征;在年龄构成上,30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减少。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近年来我国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思路之一。农民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他们的收入状况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收入得到一定幅度增长,但仍存在总体水平偏低、增长幅度与贡献不符合、稳定性不高、保障水平低下等问题,需从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强政府干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法律执行力、完善行业组织等方面作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