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9)
2023(12135)
2022(9687)
2021(8822)
2020(7380)
2019(16523)
2018(16217)
2017(31112)
2016(16416)
2015(18643)
2014(18466)
2013(18416)
2012(16661)
2011(14801)
2010(14768)
2009(13972)
2008(14010)
2007(12525)
2006(11066)
2005(10574)
作者
(45493)
(37889)
(37808)
(35858)
(24349)
(17762)
(17176)
(14683)
(14374)
(13579)
(13074)
(12582)
(12438)
(11962)
(11850)
(11591)
(11401)
(10990)
(10775)
(10495)
(9492)
(9179)
(9130)
(8703)
(8553)
(8403)
(8396)
(8279)
(7583)
(7353)
学科
(86156)
经济(86066)
(79265)
(73160)
企业(73160)
管理(61846)
方法(34715)
业经(30794)
(26488)
数学(26324)
数学方法(26243)
(25556)
中国(24438)
技术(18743)
(18703)
财务(18686)
财务管理(18670)
(18617)
贸易(18607)
农业(18504)
(18225)
企业财务(17646)
(15876)
(15145)
地方(14682)
(14611)
(14387)
产业(14166)
(13262)
(13117)
机构
学院(244331)
大学(238641)
(119369)
经济(117784)
管理(99431)
理学(84964)
理学院(84230)
管理学(83478)
管理学院(83018)
研究(81264)
中国(66480)
(53157)
(50015)
科学(43291)
财经(42288)
(39457)
(38583)
经济学(38095)
(36498)
(36073)
中心(35757)
研究所(35306)
经济学院(34579)
北京(31748)
财经大学(31125)
业大(30306)
商学(29471)
商学院(29205)
(29031)
(28292)
基金
项目(155572)
科学(126432)
研究(118606)
基金(116797)
(99348)
国家(98489)
科学基金(86995)
社会(81401)
社会科(77579)
社会科学(77564)
基金项目(61116)
(59415)
自然(52076)
教育(51671)
自然科(50943)
自然科学(50934)
自然科学基金(50158)
(48217)
资助(46780)
编号(45785)
(36080)
(36065)
(35876)
(35629)
成果(35476)
国家社会(35359)
重点(34568)
创新(32856)
(31520)
教育部(31356)
期刊
(135815)
经济(135815)
研究(76343)
中国(46833)
(44002)
管理(43465)
(34817)
科学(31551)
学报(28280)
农业(24399)
(23360)
金融(23360)
技术(23307)
大学(23295)
业经(23223)
经济研究(23197)
财经(22270)
学学(22138)
(19548)
问题(18515)
教育(17674)
(17530)
(16332)
技术经济(15870)
世界(15826)
国际(15141)
现代(13107)
商业(12591)
经济管理(11704)
经济问题(11365)
共检索到37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吴雪洁  彭青  
本文基于2001—2013年中国出口企业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探究产业智能化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化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出口持续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更为显著地降低了非国有企业、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与非成熟型企业的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其出口持续期。机制检验表明,智能化转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企业出口持续期。此外,产业智能化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韧性,且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世民  孙瑾  陈勇兵  
企业出口生存率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了贸易的动态行为,较长的出口生存时间可以促进贸易的持续平稳发展。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首次系统全面地估计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生存状态,研究发现企业出口生存时间较短,平均生存时间为1.6年且生存率为67%,中位生存时间为3年且生存率仅为47%,而且分行业、分地区、分所有制性质和分目的国异质性估计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佳贵  
本文提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已进入整体信息化阶段,智能化管理是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面对同一起跑线的新机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出口不确定性的存在是中国企业在新贸易关系中呈现高退出率和短生存时间的重要原因。本文从"邻居"信息溢出有利于降低出口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在构建其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生存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数据,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法从信息溢出视角检验了"邻居"对我国企业出口生存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邻居"可以通过信息溢出降低企业对新出口的不确定性,改善其出口生存状态,但是信息溢出效应在"邻居"总效应中的比重不到20%;同时,"邻居"的信息溢出存在显著的"地方性""特定性"和"同类型偏好",即当"邻居"与企业的空间距离越小、出口行为越相近、二者属于同种所有权类型时,"邻居"通过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生存的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袁征宇  
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模型,在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互联网化和企业创新选择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出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虽然随所有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低生产率企业和中小企业仍能从中获益;(2)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低技术行业中,企业互联网化对企业创新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3)三种方式的企业互联网化都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其出口活动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企业创新选择行为间接地促进企业进行出口。对于积极参与互联网化的低生产率企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应该通过激励其创新能力来提升企业出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先锋  杜艳多  王冠宇  
本文基于中国已签署的9个区域贸易协定构建企业出口目的国层面的贸易数据,考察签订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及其重要条款深度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通过隐性贸易成本的削减降低企业出口生存风险,通过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出口规模的缩减增加企业出口生存风险。企业适应规则的能力能够降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WTO-X”政策中竞争条款、环境条款、劳工标准条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垂直深度的增加,降低了中国国有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口生存风险。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场扩张战略;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分组检验发现,以往经验对出口异质性产品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更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浦阳  蒋为  陈惟  
本文在异质性贸易理论基础上解读了上游外资自由化与技术距离影响下游企业出口的微观机制,首次采用历年《外商投资指导目录》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外资自由化进程,运用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构建了各中国制造业行业的上游外资自由化程度,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基础上,就上游外资自由化程度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上游外资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下游企业出口倾向与出口额的增长,对于我国制造业出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上游外资自由化的出口促进效应依赖于技术距离的高低,更加接近于国际技术前沿的行业与企业出口受到上游外资自由化的影响更大。总体上看,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引入教育供给因素,将其视为社会型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合并基础设施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两类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地区教育供给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作用并不稳健;不同基础设施对沿海和内陆地区企业出口有差异化影响;在产业特征框架下,基础设施供给对密集使用某类基础设施的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明显。地方政府应重视社会型基础设施的贸易促进作用,调整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东北  王珏  唐青青  
以制度质量为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针对理论机制的三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方法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业集聚通过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窗口期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计量检验发现,三种研究假说依然稳健。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制度质量视角的进一步讨论,再次验证了产业集聚通过制度质量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重要影响。在对渠道进一步识别时发现,金融制度通过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决策,教育制度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因此,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制度与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微观渠道是企业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明  齐俊妍  王晓燕  
服务要素作为企业出口过程的重要投入,其供给成本会影响企业出口绩效。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目的国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国服务业开放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规模;分行业而言,金融服务开放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依次大于通讯、运输和商务服务;分政策领域而言,监管透明度领域开放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依次大于竞争障碍、自然人流动、外资准入等领域。此外,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起的数字化服务贸易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出口。基于此,应不断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本文采用2001—2015年地级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IFR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产业智能化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增加了企业成本负担,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其中,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最大;研究同时显示,产业智能化可以一定程度抵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负面影响,且在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最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业智能化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创新效应缓解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不利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培育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本结构,是当前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重要举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立敏  杨振  侯再平  
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后,会因当地生产满足了当地需求而替代对该国的原有出口,还是会因海外子公司的机械设备和中间产品进口等因素而创造出对该国的更多出口?有关这个问题的结论对近几年迅速从贸易大国和引资大国走向投资大国的中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03年以来中国对26个主要国家的进出口和直接投资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几年"走出去"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对出口贸易已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说明边际产业战略在现阶段的中国正在被有效实施,而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即使仅从贸易带动效应出发也应被高度重视和支持鼓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