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1)
2023(11651)
2022(9746)
2021(8915)
2020(7154)
2019(16405)
2018(16066)
2017(30616)
2016(15860)
2015(18118)
2014(18101)
2013(18205)
2012(17662)
2011(16556)
2010(16795)
2009(15706)
2008(15511)
2007(13831)
2006(12947)
2005(12167)
作者
(46992)
(39215)
(39088)
(37269)
(25332)
(18608)
(17659)
(15215)
(15004)
(14034)
(13688)
(12896)
(12859)
(12719)
(12514)
(12075)
(11722)
(11252)
(11210)
(10750)
(10262)
(9564)
(9499)
(9058)
(8932)
(8900)
(8663)
(8397)
(7896)
(7751)
学科
(99380)
经济(99306)
(43032)
管理(42875)
(33232)
企业(33232)
方法(30630)
中国(29275)
地方(27388)
数学(26488)
数学方法(26347)
(22894)
业经(21043)
(17591)
贸易(17575)
地方经济(17419)
(17009)
(15532)
农业(15521)
(15202)
(14443)
(14411)
银行(14403)
(14395)
金融(14395)
(14297)
(14171)
产业(13975)
环境(13488)
(11904)
机构
学院(245023)
大学(244223)
(123473)
经济(121426)
研究(95781)
管理(90533)
理学(76188)
理学院(75290)
管理学(74486)
中国(74165)
管理学院(73995)
(52935)
(52176)
科学(51733)
(48161)
研究所(43220)
财经(41024)
中心(40861)
经济学(40072)
(37259)
(36952)
经济学院(35768)
北京(34981)
(34969)
(33799)
(32938)
师范(32691)
财经大学(30182)
(29575)
科学院(29152)
基金
项目(151052)
科学(120941)
研究(115094)
基金(111021)
(95326)
国家(94563)
科学基金(80823)
社会(78190)
社会科(74559)
社会科学(74547)
基金项目(56899)
(56702)
教育(50934)
(47615)
自然(46842)
资助(46013)
自然科(45748)
自然科学(45739)
自然科学基金(44974)
编号(44540)
(39984)
成果(36829)
(34801)
重点(34460)
发展(33853)
国家社会(33758)
(33323)
课题(32411)
(31484)
中国(30855)
期刊
(150327)
经济(150327)
研究(85370)
中国(53889)
管理(38252)
(37041)
(34085)
科学(32715)
学报(30257)
(27366)
金融(27366)
经济研究(25796)
教育(24610)
大学(24088)
农业(23507)
业经(23001)
学学(22514)
技术(22121)
财经(21876)
问题(19840)
(19307)
(17804)
世界(16608)
国际(16383)
技术经济(14791)
(13112)
商业(12547)
经济问题(12538)
统计(12247)
现代(12002)
共检索到398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光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如何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扩大出口,已成为外贸工作的头等大事。从长远来看,在世界经济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新经济的脉络,把握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飞  张占斌  
当前,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正在引领着经济增长新周期。但是,新经济持续发展也面临着相关的制度创新不足、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互联网+现代制造"产业体系发展不完善、监管模式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五个层面的瓶颈问题。研究发现,加快发展新经济应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新经济相关制度供给;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以"互联网+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提升发展新经济的治理能力;发挥有效政府作用,加快发展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飞  张占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爱民  
知识经济使得知识的掌握成为经济创造力的关键 ,互联网的发展给银行、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都给银企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战略选择 ,如此等等 ,这都是讨论新经济话题的丰富内容。新经济给银企发展带来的最重要的信息 ,是竞争规则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战略制高点和新的战略发展模式 ,银企发展必须对此作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焦力军  
本文从美国“新经济”投资战略出发,在“均衡投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 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投资主体选择、投资方式 选择、管理结构、政策支持等角度对上海实施“均衡投资”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白松基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急速变化,韩国过去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再能推动经济的继续增长。为了支持韩国的成长必须发掘新的动力。在新的环境中,私人经济机构的自愿加入和创新将成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1993年成为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政府领导政权下的发展机制向民主政权下的新机制转变。为适应这个重要的转变,需要在许多领域里进行机构改革,包括在行政、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福仁  
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经济增长,使人类的物质财富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但由于大量碳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抓住低碳发展的历史机遇,突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的约束,走新型工业化的低碳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景岩  
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之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12年政府主要任务时表示,要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卢文鹏  
2000年12月23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首届“复旦经济学新年论坛——2001”在上海证券大厦证券总汇举办。论坛的参与主体为经济学界的知名学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未来20~30年是武汉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市全国"居中"和沿江沿线"黄金交叉十字"的独特区位优势,按照"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建设长江经济支撑带、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三角"城镇群以及湖北建设战略支点的总体战略部署要求,选择和发展好武汉市的主要产业,实现武汉及武汉都市圈在中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经济时代未来武汉市产业的背景与基础;深入探讨了未来武汉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定位;应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根据武汉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等,对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进行了多轮多方位的筛选;最后,对筛选出来的主要产业进行了详细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本文主要讨论了网络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影响 ,以及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三大力量 ,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其中心观点是 :加速发展网络经济应当成为中国面向 2 1世纪新的重大战略决策 ,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 ,在新世纪进一步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飞  
2016年7月,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务院参事室召开了"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新经济"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所长黄群慧、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王微、农业部原总经济师张玉香、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国平、浙江行政学院副院长徐明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副院长杨健、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董事长潘保春、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涛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奋宇、深圳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永华、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发展新经济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观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童晶  
新经济时代的资源配置在信息化和全球化中被不断革新,推升裂变出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和流量经济等行业风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纳米和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是构建新经济产业体系的关键创新领域,也是引领社会生产力再次跃升的主要技术驱动力。我国新经济发展在政策设计、人才技术和社会环境层面存在短板,亟需通过提升新经济服务实体发展的能力、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等五大措施加以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