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8)
2023(15718)
2022(12670)
2021(11742)
2020(9496)
2019(22133)
2018(21955)
2017(42526)
2016(22712)
2015(25629)
2014(25635)
2013(25146)
2012(22795)
2011(20346)
2010(20893)
2009(19214)
2008(17644)
2007(15420)
2006(13375)
2005(11794)
作者
(64345)
(53013)
(52675)
(50370)
(33616)
(25339)
(24081)
(20857)
(20282)
(18948)
(18177)
(17653)
(16689)
(16627)
(16539)
(16078)
(15773)
(15576)
(15128)
(15084)
(13084)
(12965)
(12868)
(12054)
(11955)
(11805)
(11686)
(11595)
(10664)
(10345)
学科
(94839)
经济(94744)
管理(64656)
(63267)
(53877)
企业(53877)
方法(43851)
数学(38458)
数学方法(37773)
中国(28682)
(27266)
金融(27264)
(25480)
银行(25447)
业经(25265)
(24530)
(23880)
(22326)
地方(20887)
(18504)
(18006)
理论(17893)
产业(17447)
农业(16171)
(15449)
贸易(15434)
技术(15308)
(15078)
财务(15002)
(14995)
机构
学院(316913)
大学(316187)
管理(128848)
(125134)
经济(122330)
理学(112122)
理学院(110977)
管理学(108833)
管理学院(108280)
研究(100354)
中国(80205)
(66650)
科学(61601)
(56295)
(48401)
中心(47974)
(46218)
财经(45747)
业大(45727)
(45078)
研究所(44299)
北京(42271)
(41505)
(41113)
师范(40738)
(38170)
经济学(37770)
(36896)
农业(35975)
财经大学(34252)
基金
项目(220569)
科学(173533)
研究(163918)
基金(158665)
(136684)
国家(135542)
科学基金(117818)
社会(102457)
社会科(97368)
社会科学(97342)
(87276)
基金项目(83609)
自然(75639)
教育(75519)
自然科(73908)
自然科学(73896)
自然科学基金(72529)
(72336)
编号(68021)
资助(65979)
成果(54403)
重点(48895)
(47568)
(47312)
(46654)
课题(46607)
创新(43369)
项目编号(42418)
国家社会(41873)
科研(41648)
期刊
(131301)
经济(131301)
研究(91660)
中国(59306)
管理(47370)
学报(46283)
科学(43185)
(41825)
(41292)
(38151)
金融(38151)
教育(37898)
大学(35836)
学学(33499)
技术(30249)
农业(28957)
业经(22551)
财经(21529)
经济研究(21443)
图书(18675)
(18402)
问题(16613)
理论(16343)
技术经济(15748)
科技(15432)
实践(15123)
(15123)
统计(14972)
(14871)
商业(14271)
共检索到45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璐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来自技术颠覆和业态变革的多重挑战。在多方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精准切入区域发展战略、生动刻画生态场景、深刻挖掘产业数据价值、创新使用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数字金融赛道上谋求"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新时代下数字金融的重要形态之一,产业数字金融站位在统筹产业链和生态链的高度,从全局视野出发深挖数字价值、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安丛梅  
数字普惠金融被视为解决弱势群体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其在农村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模式尚缺乏深入探讨。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农村语境下的金融实践,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探究并总结了传统农商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模式,并分析了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运行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传统农商银行开展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社会网”的社会逻辑,并形成了“特色数据+精细化”特点的发展模式;而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逻辑,并形成了“大数据+规模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基于此,两类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数字化应用及对普惠金融的侧重是不同的。文章最后从金融机构及政府的角度提出在中国农村推广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姜浩  
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以及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在传统的单级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只有核心企业上游的一级供应商能够利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进行融资,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向上穿透至二级至N级供应商,而供应链上距离核心企业越远的供应商往往资质越差,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的状况更为突出,更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融资。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构建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二级至N级供应商的融资问题。近年来,部分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等供应链金融参与方开始利用新技术推出信用多级流转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供应链融资的覆盖范围得到有效扩大。但信用多级流转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部分障碍,需要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有效支持以及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飞  
经过近十年发展,国内数字金融形成了五类典型模式,即银行类模式、电商类模式、运营商模式、社交类模式、搜索类模式;国外数字金融则形成了征信服务与借贷服务两类主要模式。对比国内外数字金融模式可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开展数字金融的前提均是数据累积,与国外征信数据交互贯通相比,国内存在着严重的数据孤岛问题。同时,在数字金融模型设计上,国外已经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大数据建模,国内大多仍采用逻辑回归方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太辉  张彧通  
本文构建了一个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三维分析框架”——主体维度金融机构、客户和数字科技公司的合作联动,要素维度用户、产品和场景的创新升级,运行维度业务、资金和数据的实施交互,并具体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下金融业务运行模式的演变。在数字科技公司的参与下,金融数字化转型改变了金融服务运行模式中业务流、资金流、数据流的交互模式。在数字科技公司主导的金融数字化模式下,金融服务的业务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出现了向拥有客户、数据、技术优势的数字科技公司和少量大型金融机构集中的趋势;随着“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数据的归征信”监管框架的确立,这种集中式的数字化运行模式正在向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公司“分流交互”的模式转变。未来,在新的“分流交互”运行模式下,金融机构将专注于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实现金融业务的高效经营管理,而数字科技公司则将专注于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技术、数据治理等手段和方案参与金融数字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卢霞  黄旭  
随着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应地衍生出诸多与碳排放相关的金融需求。在国外低碳金融市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直接融资、碳交易和银行信贷三种类型;国内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正以多种形式参与碳交易,并积极为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后危机时代,国内外低碳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由提高"绿色信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加强中间业务创新、择机介入碳交易及开发碳金融衍生产品几种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卢霞  黄旭  
随着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应地衍生出诸多与碳排放相关的金融需求。在国外低碳金融市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直接融资、碳交易和银行信贷三种类型;国内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正以多种形式参与碳交易,并积极为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后危机时代,国内外低碳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由提高"绿色信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加强中间业务创新、择机介入碳交易及开发碳金融衍生产品几种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峰  
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应用,为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北川羌族自治县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支付普惠、融资普惠、渠道普惠和信用普惠等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从树立负责任的金融理念、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等方面加以化解。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炜  李睿  
调研观察:网商银行携数字基因而生,是一家"技数"(科技与数据)推动的银行,创新"310"贷款模式、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将每笔贷款的平均运营成本降到2.3元。成立3年多,网商银行及前身阿里小贷累计为超过1170万小微客户提供经营性贷款。不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业务拓展,技数驱动深入到网商银行的方方面面,一直都在借助技术推动业务的创新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借鉴国际经验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剥离、处理银行不良贷款 ,是党中央、国务院于 1 998年第四季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 1 999年 4月正式成立。截至 1 999年底 ,信达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转让的 35 0 0亿元不良资产的接收工作 ,与 48家企业签订了债转股协议 ,债转股金额 2 82 .6亿元 ,催收本息、债务重组、资产出售、拍卖、分包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实际回收现金 1 2 .3亿元 ,公司资产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 ,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还是一件全新的事物 ,加上政策上的原因 ,对外披露的相关信息有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绍刚  冯丝卉  
"普惠金融"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实践及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可有效推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在实践中,如何兼顾金融机构盈利的需要和弱势群体的基本金融需求成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模式,如巴西等国的代理银行模式、肯尼亚的移动支付模式等。本文对普惠金融国际实践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对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红梅  
动产金融契合了中小企业不动产缺乏、动产资源丰富的资产结构,在实践中涌现了多种创新模式。本文通过解读动产金融的运作原理,发现动产金融注重中小企业片段信息的价值、鼓励专业机构“术业有专攻”以提升融资效率,通过控制动产、激励融资方及专业机构管控风险。场外交易市场以对中小企业股权的控制为依托吸引了各类参与机构,为整合金融资源探索新型动产金融模式创造了条件。监管政策也应遵循动产金融运作原理,弱化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动产金融业务的约束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晓宇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MJTO)是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以高职院校金融证券专业为例,在分析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证券行业发展的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火平  何先应  刘双红  王怡然  朱欣成  樊纪明  孙利锋  
本文以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为例,结合金融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提出"三段进阶培养"思路,实施"有机混成"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系列教学成果,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浩  
金融普惠需要数字驱动、场景融合,在打通交易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的同时,通过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中国不缺一家金融机构,中国缺乏一个去支持80%没有得到良好金融服务的人,不仅中国缺乏,全世界都缺乏。浙江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聚焦于服务小微客户、服务农村市场。2015年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