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0256)
- 2022(7426)
- 2021(6388)
- 2020(4861)
- 2019(10688)
- 2018(10354)
- 2017(20015)
- 2016(10687)
- 2015(12114)
- 2014(12338)
- 2013(11678)
- 2012(10495)
- 2011(9591)
- 2010(9466)
- 2009(9097)
- 2008(9093)
- 2007(8225)
- 2006(7409)
- 2005(7102)
- 学科
- 济(53225)
- 经济(53144)
- 管理(31123)
- 业(31009)
- 企(26145)
- 企业(26145)
- 业经(18756)
- 中国(16296)
- 方法(16084)
- 产业(15711)
- 农(14190)
- 数学(12182)
- 数学方法(12029)
- 地方(11314)
- 财(10857)
- 制(10797)
- 学(10372)
- 信息(10216)
- 总论(9789)
- 农业(9713)
- 信息产业(9588)
- 理论(9516)
- 银(8638)
- 银行(8631)
- 发(8564)
- 融(8372)
- 金融(8372)
- 行(8310)
- 体(8306)
- 技术(7993)
- 机构
- 大学(162587)
- 学院(161798)
- 济(69608)
- 经济(68337)
- 管理(60804)
- 研究(54699)
- 理学(52269)
- 理学院(51723)
- 管理学(50914)
- 管理学院(50601)
- 中国(40620)
- 京(34103)
- 财(32563)
- 科学(31174)
- 所(25990)
- 财经(25619)
- 江(24390)
- 中心(24235)
- 研究所(23476)
- 经(23118)
- 经济学(23022)
- 范(22917)
- 师范(22750)
- 农(22062)
- 北京(21349)
- 经济学院(20612)
- 业大(20594)
- 院(20189)
- 州(19708)
- 财经大学(18789)
- 基金
- 项目(106433)
- 科学(85177)
- 研究(82259)
- 基金(77351)
- 家(66457)
- 国家(65881)
- 科学基金(57001)
- 社会(55653)
- 社会科(52705)
- 社会科学(52697)
- 省(41227)
- 基金项目(39738)
- 教育(36322)
- 划(34011)
- 编号(33600)
- 自然(32408)
- 自然科(31604)
- 自然科学(31597)
- 自然科学基金(31075)
- 资助(28874)
- 成果(28134)
- 发(24974)
- 重点(24371)
- 国家社会(24298)
- 课题(23208)
- 部(22933)
- 创(22657)
- 制(22171)
- 创新(21024)
- 发展(20936)
共检索到243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旭 戚聿东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逻辑,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体而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体现在驱动产业效率提升、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组织的竞争模式以及赋能产业升级四个方面。我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效率提升是基本前提,跨界融合是必要条件,竞争模式重构促进了动力机制的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是根本目标。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江波
工业化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以往学者只是简单地对工业化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而没有深层次研究工业化理论之间的存在维度、演化路径和演化逻辑。实质上,对工业化理论的研究应持一种全面、系统、开放、多维的视角,且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遵循的演化逻辑与生产力跨越发展合二为一;西方工业化理论遵循的演化逻辑与经济、人口、资源、科技、环境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新型工业化是这两种工业化理论演化路径的统一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静 曾绍玮
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和牢牢把握理念引领、系统进化、持续迭代的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新型数字化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数字化、以数字技术应用推动职业教育评价创新、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多部门协同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方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元海 熊豪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深刻改变资源配置格局,推动资源配置从局部调整向全局优化迈进。本文在厘清数字化转型内涵及数字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特征演变的基础上,揭示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在数字技术加持下,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为逻辑起点,数字化转型实现对生产资源的全感知、全联接,并依托数据要素通过转换倍增、融合互补、集约替代、复用增效赋能传统要素,提高传统要素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推动要素数字化、重塑组织结构与分工模式、催生“平台+企业”新型竞争模式,促进资源高效流动;数字化转型驱动资源配置突破微观企业边界和宏观时空限制,拓宽资源配置范围;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模型实现供需适配,提高信息可获得性,缓解配置扭曲。最后,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关键技术创新、数据标准的形成与数据的有效治理等方面阐述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源配置的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资源配置 数字技术 数据要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倪克金 刘修岩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成长,也关乎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成败。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中数字化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头部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对80%分位点企业的影响是20%分位点企业的3.67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上述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1)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中的效果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得益于国有企业为地方政府承担"政策性负担"而获得了额外的资源倾斜;(2)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当同城市同行业内有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时,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效果会更好;(3)在制造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影响显著,而在服务业中则没有捕捉到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营业成本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中介机制,在总效应中分别占24%和18%。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探索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方卓
促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方案的供给质量。为使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探究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机理,分析政策驱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实践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历了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推动局部端数字化、技术升级和融合发展推动平台数字化、要素市场配置畅通化推动生态系统数字化3个阶段。理论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通过解决技术投入市场失灵和要素配置市场失灵问题,激发企业数字化创新动能、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基于政策投入与企业需求的演进逻辑,以及政策驱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强化多层次平台支撑、推进政策均衡投入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旭东 刘闯 刘合光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重塑着各领域的产业格局。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对乡村产业转型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产品新市场、主体协同分工等方面的改善。通过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并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可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当前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缺乏、数字技术应用不足、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分工不足等难点,应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人才培育和梯队建设,强化农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增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中的多主体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瑞峰
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涉农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三农”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涉农电商平台动态特征—数字化驱动过程—数字化转型效果”的逻辑思路,初步构建涉农电商平台驱动乡村产业数字转型的理论框架,进而借助基于SEM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创新和区域两个维度来看,涉农电商平台不仅能够直接驱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而且可以通过激活乡村产业创新和重构乡村产业分工间接驱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从平台和用户两个维度来看,尽管涉农电商平台能够直接驱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但涉农电商平台发展与乡村产业组织、乡村从业人员的不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涉农电商平台驱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从基础维度来看,当前涉农电商平台存在竞争力不强、发展基础薄弱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驱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基于此,应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的硬件、软件、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四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涉农电商平台优势,降低涉农电商平台模式差异性的抑制性影响,提升乡村从业人员数字经济意识及数字技能。
关键词:
乡村产业 涉农电商平台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淼 向东旭
数字资本逻辑批判是在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数字资本逻辑批判可以从前提条件、表现形式、意识形态以及阶级实质四个维度加以理解。在前提条件维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数据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是资本家阶级统治和权力支配的前提和基础;在表现形式维度,数字资本逻辑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生产支配人、物支配人、人支配人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维度,数字资本逻辑借助技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消费主义等隐藏在数字技术背后,显得更具迷惑性;在阶级实质维度,数字资本逻辑背后仍然是一个阶级对立的剥削世界。从以上几个维度把握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对于我们揭示其新的变化发展规律,认清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本质和特征,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畅 黄巨臣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驱动下职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变革,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和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赋予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以高度复杂性,需要从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下多维、发展的立体视角审视和理解这一进程。以数字技术应用发展为指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依循三重逻辑:资源生成—回应需求的服务逻辑;场域拓展—虚实融合的空间逻辑;平台重塑—多元协同的治理逻辑。基于资源服务逻辑,精准识别和回应各类需求是资源服务配置低效困境的化解之道;基于场域空间逻辑,正确定位、系统建设、合理应用、适需调适数字化空间,才能改善虚实空间融合不佳问题,增强虚拟空间的现实功用;基于平台治理逻辑,破解部门整合及主体参与不足的困局,关键在于通过平台化组织变革实现多元协同治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惠明 黄建忠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重新审视、梳理、总结了国际贸易理论演化的维度、路径及特征,指出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沿着"自由、干预"、"合作、竞争"两个基本维度演化,不同维度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贸易理论类型,并剖析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困境,将贸易理论演化与实现经济、社会、人类的全面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演化 维度 路径 逻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卢艳秋 赵彬 宋昶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商业环境复杂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愈发彰显,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重大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重大业务改进,其本质是一个持续试错的过程,而高管决策逻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本文根据效果推理理论,从过程视角揭示了决策逻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因果决策逻辑和效果决策逻辑都可以通过失败学习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当环境动态性程度较低时,两种决策逻辑对失败学习的作用效果相差无几,但是随着环境动态性的提高,效果决策逻辑的优势逐渐凸显。本文将效果推理理论延伸至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情境,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良雨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影响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数字化转型也逐渐渗透到学科交互关系构建之中,能够为学科群落生态提供数字化学习空间,应对学科组织的僵化问题,促进学科群落生态中协作方式的优化。但现实中仍然存在诸如教育新基建的数字化推进水平问题、组织惯性问题,以及高校数字化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功效。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数字化转型驱动学科群落生态的实现机制表现为:建立以“数据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开放共享机制,突出以“动态能力”为导向的组织环境适应机制,以及强化以“制度驱动”为保障的数字化治理机制。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学科群落生态 学科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惟
随着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方针的不断深入,为基层治理格局创新提供了机遇。乡村治理工作是我们社会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效能的发挥影响着我国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技术作为现代治理机制的重要载体,符合乡村规范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治理需求,有助于乡村数字化治理的转型升级。对此,积极探索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创新逻辑,多角度分析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治理的功能属性,通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多元化治理结构,旨在明确数字资源配置等治理取向,实现乡村治理智慧化、数字化的目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涛 杨兆山
基于“本体”“类型”和“区位”等要素的耦合性思考,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坚持重构性、类型性、超越性的价值逻辑。在此“三维取向”的观照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然状态表现为形成“近产型”数字化职教生态、“引领型”数字化职教主体、“实践型”数字化培养模式和“后发型”数字化进取机制。扎实推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重构布局结构,支撑并适度超越西部产业发展;重构主体价值,开展参与式教师素养提升培训;重构内涵体系,打造东西共建共享的数字资源;重构运行秩序,探索院校智慧管理的一般模式;重构进取机制,推进西部职业教育的“后发型”超越。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