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07)
2023(16634)
2022(13670)
2021(12362)
2020(10172)
2019(22924)
2018(22733)
2017(44258)
2016(24285)
2015(26930)
2014(26787)
2013(26638)
2012(24082)
2011(21541)
2010(21070)
2009(19301)
2008(18698)
2007(16382)
2006(14376)
2005(12559)
作者
(71585)
(59470)
(59228)
(56464)
(37620)
(28652)
(26694)
(23457)
(22498)
(21130)
(20224)
(20052)
(18828)
(18752)
(18357)
(18324)
(18001)
(17877)
(17132)
(16643)
(14970)
(14513)
(14484)
(13525)
(13393)
(13169)
(13074)
(13038)
(11995)
(11789)
学科
(98733)
经济(98634)
管理(66766)
(66204)
(52772)
企业(52772)
方法(42489)
数学(36844)
数学方法(36507)
(28587)
(28111)
中国(26465)
业经(25657)
地方(22008)
(21945)
(20835)
税收(20498)
(20329)
农业(19856)
产业(17701)
(17525)
贸易(17518)
(16984)
技术(15945)
(15822)
(15149)
(15101)
财务(15033)
财务管理(15013)
环境(14978)
机构
大学(343165)
学院(342482)
(136048)
管理(134618)
经济(133315)
理学(117801)
理学院(116482)
研究(116175)
管理学(114467)
管理学院(113881)
中国(83172)
科学(75087)
(73040)
(64005)
(61711)
(58986)
业大(55824)
研究所(54135)
中心(51306)
财经(50910)
(49082)
农业(48715)
(46298)
北京(45741)
(43913)
师范(43389)
(41802)
经济学(41176)
(40027)
财经大学(37780)
基金
项目(242779)
科学(189418)
基金(175849)
研究(173094)
(155936)
国家(154689)
科学基金(131505)
社会(109851)
社会科(104236)
社会科学(104208)
(94589)
基金项目(94091)
自然(86029)
自然科(83998)
自然科学(83972)
自然科学基金(82457)
(79964)
教育(76869)
资助(70861)
编号(69938)
成果(55751)
重点(54245)
(52685)
(51830)
(50716)
创新(47368)
课题(47172)
科研(46505)
国家社会(45894)
计划(44887)
期刊
(143414)
经济(143414)
研究(101206)
学报(61677)
中国(58870)
(56266)
科学(52966)
管理(46523)
(46339)
大学(45081)
学学(42739)
农业(38846)
教育(32548)
技术(26656)
(24575)
金融(24575)
业经(24528)
经济研究(23817)
财经(23462)
(20041)
(19867)
问题(19495)
图书(18035)
科技(17943)
(16928)
业大(16202)
(16007)
技术经济(15936)
(15876)
理论(15438)
共检索到487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席卫群   杨青瑜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地区税收收入增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在阐释产业数字化、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和地区税收收入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地区税收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税收收入增长,且产业数字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税种、不同工业化程度中呈现一定的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数字化会提高地区税收收入,是通过作用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的。因此,需要持续深入地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税收收入效应的提升;同时完善现行税收制度,制定区域性税收扶持政策,缩小区域间“数字鸿沟”,并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减少产业数字化的地区间税收收入转移效应和流失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艾华  徐绮爽  王宝顺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有的征税原则下对地区间的税收管辖权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地方政府间的税收收入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使用2015—201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增长的同时,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地区之间的税收收入差距,且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对税收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数字产业的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并将数字经济因素纳入中央与地方税收分享的制度设计中。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晓奇  李守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近10多年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几乎都一致认为我国税收收入规模一直在不合理地下降,而且规模太小。这一判断除了涉及到价值判断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客观因素在起作用。正是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税收收入规模持续下滑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断定这种下滑趋势是不合理的。为了正确而客观地认识我国税收收入的规模及其变化,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规模:一是从政府各种收入渠道的角度,用税收比重(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指标来分析;二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用税收比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指标来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税收收入规模及其变化的客观性和决定因素,并从中找到扩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国华  张平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翠英  薛建兰  
通过对第二、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率、税收比重、税收弹性和税收协调系数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资源型地区虽存在产业税负不均衡、产业税收收入超产业增加值增长的现象,但各产业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基本协调,且这种协调趋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更加明显。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税收占比高且税负重、第三产业税收占比低且税负轻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税收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为促进产业税收与产业经济进一步协调增长,同时提高地区税收收入的稳定性,资源型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深化税制改革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彦锋  许嫚嫚  
近年来,要求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不断,焦点是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的调整,2011年的新个税方案中被提高至3500元,但一些民众认为仍偏低。本文分析了免征额的调整对居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收入的冲击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目免征额调整对财政收入"减收"效应并不明显;相应地,免征额调整对于缩小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民众对于包括免征额调整在内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宜过分关注。收入差距等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财政经济政策的整体推进,税收政策应以个人所得税的"综合化"和税制结构的"直接化"为着力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志光  侯雅虹  
增值税转型会影响增值税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深远影响。针对增值税转型对税收收入波动产生双边作用的问题,根据增值税及以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建立增值税转型影响地方税收收入模型,以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对增值税非试点省份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仅仅相对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而减少了,在预期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会明显增加。增值税转型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波动影响较大的省份是河北、江苏、山东、宁夏、新疆,其余省份影响较小,增值税转型不会导致各省份财政收入的剧烈动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万鹏  
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河北省经济增速下滑,税收收入增速也随之减缓,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税收收入水平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现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三次产业总增加值与税收总收入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的关系,并从探索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财税管理的新机制、争取政策重构地方税体系、增强自身税收收入能力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九领  朱昱成  李幸欣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率先探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引入税收规模、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协调系数等指标,对上海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税收占比较大的行业和创新驱动型新兴行业进行测算分析,并结合"十二五"期间的税收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从税收收入结构的变化反观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效,分析税收政策对上海产业结构的促进,探寻当前产业、行业结构中税收政策缺位因素,为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出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九领  朱昱成  李幸欣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率先探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引入税收规模、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协调系数等指标,对上海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税收占比较大的行业和创新驱动型新兴行业进行测算分析,并结合"十二五"期间的税收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从税收收入结构的变化反观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成效,分析税收政策对上海产业结构的促进,探寻当前产业、行业结构中税收政策缺位因素,为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出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包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要素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流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同时带来税收的持续同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税收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速度,有助于进一步做好财政税收工作。一、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是税源结构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GDP的变化,进而影响税收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沿着第一产业主导向第二产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信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申山宏  
本文根据2006年全国31个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税收收入及主要税种收入完成情况的排序,①从数据分析角度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方法,对地区税收的贡献与差异作分析评价,并给出2006年度全国地区税收情况的综合排行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殷存毅  李鼎  
财政状况不尽人意是长期困扰着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一个严峻问题,而过低的税收收入则是其中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税收增长理论分析了造成台湾地区税收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一是社会保障缴款挤占了税收收入空间;二是经济发展长期缓慢和政策制度设计失误;三是税收行政体系低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伦俊  
GDP收入要素比重变动影响税收收入,影响程度依次为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