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1)
- 2023(16561)
- 2022(13329)
- 2021(11913)
- 2020(9645)
- 2019(21341)
- 2018(20905)
- 2017(39310)
- 2016(21164)
- 2015(23489)
- 2014(23299)
- 2013(22620)
- 2012(21168)
- 2011(19324)
- 2010(19921)
- 2009(18516)
- 2008(18302)
- 2007(16851)
- 2006(15476)
- 2005(14373)
- 学科
- 济(92052)
- 经济(91943)
- 业(65059)
- 管理(63861)
- 企(52976)
- 企业(52976)
- 中国(32002)
- 农(28690)
- 业经(27110)
- 地方(26598)
- 方法(26164)
- 技术(21240)
- 数学(20952)
- 数学方法(20640)
- 财(20444)
- 制(20181)
- 农业(19385)
- 银(18201)
- 银行(18178)
- 行(17717)
- 产业(17690)
- 学(17614)
- 融(17234)
- 金融(17234)
- 策(16445)
- 贸(15940)
- 贸易(15921)
- 发(15808)
- 易(15361)
- 地方经济(14305)
- 机构
- 学院(302958)
- 大学(299859)
- 济(127997)
- 经济(125268)
- 管理(114745)
- 研究(110287)
- 理学(96439)
- 理学院(95313)
- 管理学(93824)
- 管理学院(93194)
- 中国(85701)
- 京(64743)
- 科学(64514)
- 财(60991)
- 所(55164)
- 江(50175)
- 中心(50116)
- 研究所(49432)
- 农(47698)
- 财经(46030)
- 范(42823)
- 师范(42447)
- 北京(41552)
- 经(41540)
- 院(40591)
- 业大(40178)
- 州(39967)
- 经济学(38427)
- 农业(36461)
- 省(34461)
- 基金
- 项目(193916)
- 科学(154605)
- 研究(147809)
- 基金(138277)
- 家(119739)
- 国家(118663)
- 科学基金(102087)
- 社会(95245)
- 社会科(90345)
- 社会科学(90330)
- 省(77868)
- 基金项目(71764)
- 教育(66434)
- 划(64547)
- 自然(61969)
- 自然科(60517)
- 自然科学(60505)
- 编号(60448)
- 自然科学基金(59459)
- 资助(54030)
- 成果(50634)
- 发(48333)
- 创(45118)
- 重点(44525)
- 课题(43782)
- 部(41441)
- 创新(41309)
- 国家社会(39588)
- 发展(39434)
- 展(38766)
- 期刊
- 济(157180)
- 经济(157180)
- 研究(98355)
- 中国(72418)
- 管理(48568)
- 农(46108)
- 财(45166)
- 科学(42322)
- 学报(41351)
- 教育(40501)
- 融(35623)
- 金融(35623)
- 大学(32562)
- 农业(30978)
- 学学(30088)
- 技术(27699)
- 业经(27684)
- 经济研究(24631)
- 财经(22793)
- 问题(20367)
- 经(19855)
- 业(17127)
- 科技(16290)
- 图书(16092)
- 贸(16035)
- 技术经济(15733)
- 坛(15584)
- 论坛(15584)
- 现代(15137)
- 国际(14698)
共检索到49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飞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产业经济转型调整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庞大,正处于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化渗透的阶段,但受区域经济差异、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等影响,产业数字化发展存在地区失衡、投入成本过高、软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创新不足限制市场需求等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因此,在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多维发力,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场景应用和配套机制上完善创新,提升数字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实现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技术突破,建立健全产业数字化基础发展制度,构建技术创新的全方位保护机制,支持产业数字化创新场景的设计及商业应用,健全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交流机制,明晰完善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相关主体关系,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正向提升作用,抑制其负向效应,促进区域和产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 创新 应用场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多
体育健康消费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数字技术与体育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更是适应我国社会消费升级要求的体现。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旨在探讨体育健康消费的价值维度和动因,并结合体育健康消费的市场需求变化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建议。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下体育健康消费的价值维度主要体现在能够催生体育健康消费新业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助推消费升级;体育健康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则包括健康消费政策与数字经济的宏观影响、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的外在推动、降低成本与协同生产的内在动力等方面。从供给侧强化政府的政策供给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从需求侧构建以消费需求导向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模式,是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下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之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蔡伟平 吉力
<正>针对数字化发展痛点,聚焦精益化、集成化、定制化、数据化、数资化。企业刚开始进行数字化升级和转型时容易遇到难题。一是虽然行业中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但企业完全照搬外部经验构建自己的数字化战略并执行时,效率可能不增反降。二是企业在数字化战略上能够投入的资源有限,希望投在价值回报最大的方向,但数字化项目的价值回报并不确定,导致资源难以集中。针对这些痛点,本文提出企业在制定数字化战略时可以集中资源发展的五维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厚林
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学校专业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与学生学习兴趣和工作经验、职业生活的联系。学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应坚持集成化、标准化、共享化、网络化四个维度,遵循"数字化教学资源规范——引用标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成长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优化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引领——推动课改"的行动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江
本文基于以前的创新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国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结合技术和市场因素的可用于评估创新绩效的新分类方式。该分类方式有两个维度构成:一个是技术维度,另一个是市场维度。技术维度包括构架创新和组件创新。市场维度包括了消费习惯改变和不改变。
关键词:
创新 竞争策略 构架创新 消费习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江平
企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高效率使用要素资源,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第一,推动管理创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加快实施生产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全方位、实时、精准的控制和对产品使用的智能化感知、预测、分析和管理,使生产车间成为对市场高度敏感的智慧车间;另一方面,要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要
关键词:
紧密结合 内部创业 多维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袁佳 王清
数字货币发展的三个维度对于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单纯从技术角度去分析容易陷入认知误区。数字技术的迭代与发展非常快,如果只是从技术角度去看待数字货币,很像是"盲人摸象",因而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例如,有人认为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和基于共识机制算法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体系,如不满足以上特征就不能称为数字货币。基于以上认识,人们最初认为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和发行数量限制来确保数字货币价值的
关键词:
比特币 去中心化 数字货币 多维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萍
本文基于数字化发展的数字基础、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维度构建数字化发展指标体系,采用我国2017-2021年省级层面的样本数据,就数字化发展及其不同细分维度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扩容提质的提振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对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提振作用,数字化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将会促进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扩大0.2173个单位,推动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质量提升0.1423个单位。与此同时,数字化发展不同细分维度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扩容提质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数字基础维度的边际贡献相对最强,数字金融维度次之,数字环境维度相对较小,但整体边际贡献的差异不大,意味着政府在发挥数字化赋能居民文化消费扩容提质方面需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数字基础、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维度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行臣 高运星
终身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作为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既有时代要求,也是现实需求。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学员对优质学习服务的需要和终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这些现实需求促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终身教育数字化也有其实践特征和内涵特征两个层面,实践特征具有“广、大、深、全”的自身特点:服务范围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的服务群体大,办学体系大;信息技术和多元办学融合深;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内涵特征表现在“泛在学习、个性学习”“开放共享、技术赋能”“优质均衡、创优提质”三个方面。基于现实需求和内涵特征,可以从宏观层面(统筹协同设计)、应用层面(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技术层面(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提出融合创新的数字化发展实施途径。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数字化转型 融合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魏大江
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各民族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偏狭的外在功能论,从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知识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文化叙事的内在逻辑方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理路,从价值、制度、审美、行为、媒介等方面整合校园文化建设资源,重塑文化价值信仰,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探索审美范式的现代转型,培育共同体意识,建立品牌形象,从而引领升华民族院校师生的精神形态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校园文化 创新 整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海东 严中华
加强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和实现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步骤,本文在集成创新理论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结构维度,旨在为我国科技园区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特征 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鹏 王宁博 孙玉洁 尹世民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借助数字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划分为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探究数字化转型究竟会影响何种难度的创新,同时,分析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提高,对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均有显著影响;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及其细分维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密集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明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建议企业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企业内部业务的深度融合,优化企业运营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光敏 梁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在助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交流和共享、推进要素市场统一,优化整合计算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撑、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算力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算力水平不断提升,进入领跑者梯队;算力产业配套设施不断改善,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但与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期望目标仍存在差距,包括算力产业链关键环节存在明显短板,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建立;设备联接不畅和兼容性不足,前沿技术标准制定缺乏话语权;算力产业布局不合理,单一算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为促进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积极推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建立算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数据有序流动,打造算力产业数字供应链;加快本土标准制定,积极加入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多元化布局,注重多样性和定制化的算力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延明 罗振豪
数字化时代,企业家精神从个体层面向组织层面转变。在产业或行业层面探索产业链企业家精神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间的作用关系,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与数字化的有效联结。以我国东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部分市或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为样本,基于339份调研问卷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在不同的经济水平和数字化意识下,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经济水平较低、数字化意识较弱的情况下,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上游数字化发展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强;在经济水平较高、数字化意识较强的情况下,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中游、下游数字化发展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强。产业链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三维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且三维创新在产业链企业家精神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其中,在产业链上游,三维创新均具有中介效应;在产业链中游,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具有中介效应,制度创新不具有中介效应;在产业链下游,三维创新均不具有中介效应。为有效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应支持产业链企业家通过持续学习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企业家;应充分发扬产业链企业家精神,通过制度创新建规则,通过管理创新建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字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