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0)
- 2023(12093)
- 2022(9605)
- 2021(8353)
- 2020(6994)
- 2019(15752)
- 2018(15777)
- 2017(30905)
- 2016(16968)
- 2015(19583)
- 2014(20361)
- 2013(20099)
- 2012(18649)
- 2011(16807)
- 2010(16991)
- 2009(15759)
- 2008(15802)
- 2007(14673)
- 2006(12741)
- 2005(11576)
- 学科
- 济(80916)
- 经济(80839)
- 业(48206)
- 管理(47908)
- 企(37838)
- 企业(37838)
- 方法(33799)
- 数学(29277)
- 数学方法(29051)
- 农(23039)
- 业经(21937)
- 中国(21641)
- 财(18567)
- 地方(17284)
- 产业(16523)
- 农业(15713)
- 学(14817)
- 贸(14525)
- 贸易(14521)
- 易(13995)
- 制(13902)
- 银(12122)
- 银行(12090)
- 理论(11855)
- 行(11510)
- 和(11435)
- 融(11371)
- 金融(11369)
- 技术(11178)
- 信息(10999)
- 机构
- 学院(256571)
- 大学(254382)
- 济(107052)
- 经济(104775)
- 管理(96298)
- 研究(84768)
- 理学(82565)
- 理学院(81625)
- 管理学(80151)
- 管理学院(79685)
- 中国(63923)
- 京(53598)
- 科学(52153)
- 财(48489)
- 农(44110)
- 所(43610)
- 江(40519)
- 中心(39460)
- 研究所(39409)
- 财经(38670)
- 业大(37797)
- 经(34799)
- 农业(34664)
- 范(34107)
- 师范(33764)
- 北京(33709)
- 经济学(33551)
- 州(32568)
- 经济学院(30535)
- 院(30232)
- 基金
- 项目(165336)
- 科学(129236)
- 研究(122345)
- 基金(117576)
- 家(101692)
- 国家(100787)
- 科学基金(86017)
- 社会(77714)
- 社会科(73650)
- 社会科学(73630)
- 省(66220)
- 基金项目(62158)
- 教育(55743)
- 划(54452)
- 自然(53400)
- 自然科(52134)
- 自然科学(52121)
- 编号(51367)
- 自然科学基金(51193)
- 资助(47367)
- 成果(41415)
- 发(37353)
- 重点(37118)
- 部(35828)
- 课题(35239)
- 创(34268)
- 国家社会(32112)
- 创新(31988)
- 科研(31161)
- 大学(30732)
- 期刊
- 济(122857)
- 经济(122857)
- 研究(73938)
- 中国(50049)
- 农(40349)
- 学报(39415)
- 财(38475)
- 科学(35758)
- 管理(34195)
- 大学(29471)
- 学学(27460)
- 教育(27410)
- 农业(26867)
- 技术(23351)
- 融(22258)
- 金融(22258)
- 业经(22247)
- 经济研究(20063)
- 财经(19092)
- 问题(16687)
- 经(16568)
- 业(14703)
- 商业(14506)
- 图书(14357)
- 技术经济(13758)
- 贸(12675)
- 统计(12633)
- 版(12476)
- 理论(12001)
- 现代(11680)
共检索到38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锦军  谷娟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背景,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产业数字化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在现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了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再根据现有文献对产业数字化测度方式进行梳理总结,构建相关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个省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9-2020年各个省份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并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并且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大于中部地区;第三,本文的机制检验研究表明,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林  
                                    
                                
                            
                            伴随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流通数字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振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选取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VAR模型探究流通数字化建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建设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较强互动关系。其中,流通数字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长期促进作用;居民消费水平对流通数字化建设的影响存在短期波动性,且这一波动性会随着时序推移逐渐呈平稳上升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快新消费场景建设、构建流通数字化运营平台、丰富市场产品供给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仪慧  陈蕾  
                                    
                                
                            
                            分析“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产业数字化拉动消费增长的理论机制,对于刺激内需、赋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引入调节效应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消费增长,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与东北和西部地区相比,产业数字化的作用在东中部地区更显著。人力资本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在产业数字化驱动消费增长的机制中发挥负向调节效果,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尹玉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流通数字化建设逐渐深入,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深入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流通数字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且产品和服务多样性是重要的传导因素;流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区域、城乡、时段、消费品类型方面具有异质性,对中西部、农村地区、2017-2020年时段以及发展享受消费品类型的促进作用更为强烈。基于此,应鼓励传统流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产品服务多样性,积极优化数字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娄峰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理论上,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现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实证上,本文利用2013-2020年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且在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电子商务发展是数字化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机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时大红  蒋伏心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企业作为经济的最基本元素,其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决定了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逐渐转为消费,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浪潮,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居民消费升级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是促进还是抑制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是现阶段亟须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采用2011—2019年微观企业数据,创新性地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区域与消费群体的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1)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且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2)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其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效率与产品质量的中介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却存在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寅  
                                    
                                
                            
                            产业结构优化在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有助于增加优质商品与服务供给,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前提。居民消费升级也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与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动力。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3-2021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更容易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受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较低;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受其高级化的影响,没有受到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居民消费升级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术斌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宏观视角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具有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并且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有较强的长期单向促进作用。通过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发展流通产业、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供决策依据,对扩大内需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茜  
                                    
                                
                            
                            本文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助推居民消费扩张,且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显著;分指标回归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从应用水平、人才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投入水平四个维度对居民消费扩张产生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数字化普惠程度;营造流通产业集群“软环境”,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多元化数字支付方式,保障数字消费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居民消费扩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莉娟  
                                    
                                
                            
                            本文选取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就数字化交易、商贸流通效率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交易和商贸流通效率均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交易与商贸流通效率协同发展可有效促进当地与周边地区消费结构升级。据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抓手,加强数字化交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布局物流网络,提升商贸流通效率;健全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数字化交易与商贸流通效率协同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晶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赋能,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可以有效疏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解决循环不畅的难点,实现供需有效衔接,以供给端推力和消费端拉力催生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内生动力。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合成产业消费“双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制度环境下存在差异,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流通数字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制度环境水平高的省份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制度环境水平低的省份。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流通数字化可以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来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应用,优化流通网络布局,畅通区域间商贸流通渠道,提升资源流通配置效率;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激励流通业数字研发创新;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环境,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民数字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流通数字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东中部地区应布局与当地产业相对应的数字化技术,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流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制度法制环境,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茹慧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为传统零售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作为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发展将有助于发挥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本文重点探究了零售业数字化发展对城乡、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稳步提升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缩小,而地区间居民消费差距却在扩大。结合实证部分来看,东部地区消费市场属于“消费潜力挖掘期”,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属于“消费水平发展期”,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属于“消费普惠发展期”。第二,零售业数字化发展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并缩小城乡居民和地区间居民的消费差距。
                            关键词:
                                
                                    
                                    
                                        零售业  数字化:居民消费  消费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平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推行城镇化建设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结合城镇化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超过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在短期内加快,最终增长趋势将趋于平稳。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消费结构  消费升级  VA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