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3)
- 2023(10068)
- 2022(7533)
- 2021(6092)
- 2020(4794)
- 2019(10191)
- 2018(9947)
- 2017(19416)
- 2016(10028)
- 2015(11239)
- 2014(11425)
- 2013(11248)
- 2012(10408)
- 2011(9664)
- 2010(9713)
- 2009(9015)
- 2008(8541)
- 2007(7799)
- 2006(7331)
- 2005(6794)
- 学科
- 济(77835)
- 经济(77788)
- 管理(27700)
- 业(25694)
- 方法(21489)
- 地方(21103)
- 企(19408)
- 企业(19408)
- 数学(18808)
- 数学方法(18738)
- 中国(18419)
- 业经(18156)
- 产业(15843)
- 农(14836)
- 地方经济(14662)
- 学(11291)
- 农业(10687)
- 发(10355)
- 信息(10290)
- 总论(10135)
- 信息产业(9648)
- 环境(9411)
- 融(9300)
- 金融(9300)
- 财(9216)
- 制(8820)
- 银(8318)
- 银行(8312)
- 经济学(8125)
- 行(8102)
- 机构
- 学院(160978)
- 大学(159487)
- 济(85670)
- 经济(84412)
- 管理(59985)
- 研究(59046)
- 理学(51521)
- 理学院(50980)
- 管理学(50336)
- 管理学院(50027)
- 中国(42897)
- 财(34271)
- 京(32222)
- 科学(31765)
- 经济学(29445)
- 所(28534)
- 财经(27835)
- 经济学院(26390)
- 研究所(25772)
- 中心(25587)
- 经(25218)
- 江(24126)
- 农(21401)
- 院(21002)
- 财经大学(20470)
- 范(20231)
- 北京(20172)
- 师范(20081)
- 业大(19391)
- 州(18831)
- 基金
- 项目(105389)
- 科学(85183)
- 研究(79607)
- 基金(78089)
- 家(66838)
- 国家(66359)
- 科学基金(57830)
- 社会(56914)
- 社会科(54373)
- 社会科学(54363)
- 省(40948)
- 基金项目(40407)
- 教育(33770)
- 划(32797)
- 自然(32339)
- 自然科(31622)
- 自然科学(31617)
- 自然科学基金(31081)
- 编号(30330)
- 资助(30114)
- 发(26531)
- 国家社会(25615)
- 成果(24006)
- 重点(23869)
- 部(22957)
- 发展(22920)
- 展(22573)
- 创(21911)
- 课题(20973)
- 创新(20612)
共检索到246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凌波 刘军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经济为全球注入新活力,产业数字化作为新时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目前研究关注的重点。推进产业数字化,能够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能利用率、加速人力资本升级,提高劳动效率等。从产业数字化的内涵、测度方法、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产业数字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述,着重分析产业数字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产业数字化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最后指出该领域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以深入研究与拓展的方向,为更好地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以及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燕
本文从流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流通渠道数字化、流通产业数字金融化3个维度,选取9项指标构建了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测度评价,进一步研究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长江经济带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呈现“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随着时间演进,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第二,由空间效应分析可知,长江经济带地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是单向的,即长三角城市群向中西部地区单向溢出。最后从加强流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西部流通互建机制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彦欣 高敏雪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力,是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目标、发现并创造新价值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统计测度是研究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的基础,学界和业界目前已经就这一问题形成成熟度模型构建、文本分析和数字化无形资产占比测算三条主要技术路线,政府部门亦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有所作为。本文首先介绍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和属性;再对三条统计测度技术路线进行系统概述,围绕测度框架和数据来源评价其各自优劣,选出首选路线;最后分别面向学界业界和政府统计部门提出后续改进思路。本文试图在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统计测度质量方面做出理论贡献,以期为后续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提供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兰 王凯风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章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归纳数字经济的基本范畴和内涵特征,发现其具有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效应、促进产业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媒介效应,以及推动全球资源供需契合的平台效应。选取全球范围内主流的数字经济测度方法进行述评和比较分析发现,鉴于基础数据获取、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理论视角的差异,目前常见的方法包括指数法、增加值法和编制卫星账户等。通过对比这些方法的测度价值和应用意义,提出我国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指标测度 核算方法 基本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亚丽
产业数字化凭借广泛融合性与技术创新性优势,成为提振实体经济、塑造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基于200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实体经济“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可推动实体经济“脱虚向实”,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跨区域回归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东部与中部地区实体经济“脱虚向实”的推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对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提出打造产业数字化“软环境”、推动价值链延伸,缓解融资约束、防止企业过度金融化,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形成区域协同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随着企业和个人的商业活动通过数字化形式实现价值描述、价值传递、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世界逐步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正在从互联网经济转入通证数字经济阶段。本文主要探讨通证数字经济的核心概念和工具,重点介绍证券类通证的应用,建议鼓励采用实用类通证对传统经济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监管机构评估,严格控制没有公开市场流通和融资需求的交易;将证券类通证的发行和交易暂时限制在数字法币范围内,并参考国际标准不断修订和完善监管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卫红 林培望 李忠顺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是指不同主体对数字化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活动,以产生新的产品、服务、流程、商业模式。通过对数字化创新领域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归纳了数字化创新过程和结果两个视角下的概念内涵,厘清了数字化创新的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特征,比较了数字化创新与IS创新、IT创新的区别,对数字化创新价值创造的机理归纳了主体、架构、行动三方面的理论解释,并梳理了其价值创造的效率、融合、生成三种方式,结合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数字化创新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系统性梳理数字化创新的知识脉络,有助于促进数字化创新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唐健雄 孙婧瑶 孙桥 李春艳
文章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出发,以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酒店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的内涵、结构并进行相应量表开发及检验。研究发现:酒店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酒店敏锐洞察数字化趋势并及时进行相应战略调整与更新,通过有效获取和整合数字化资源进而对酒店核心要素进行数字化重构,最终为酒店和顾客双方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该能力由数字化趋势洞察、数字化资源获取、数字化整合重构3项进阶式能力构成,其中,数字化趋势洞察能力包括数字化环境感知、数字化现状剖析及数字化战略构想三个方面,数字化资源获取能力包括数字化人力资源开发、数字化生态伙伴赋能及数字化组织匹配三个方面,数字化整合重构能力包括数字化流程改进、数字化营销变革及数字化产品/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经实证检验,文章所开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酒店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酒店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量表的预测有效性亦得以保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博
经济活动中两个重要环节是流通和产业数字化,两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作用较大,亟需探索三者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内在作用机理。本文通过建立流通产业效率、产业数字化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流通环节以及产业数字化规模的重要程度,并以2001-2019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流通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三者之间存在正向显著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得到的启示如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拓宽数字技术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范畴,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阶段迈进;结合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增长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在机理;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生态圈的新模式,注入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新活力,避免空间和区域之间的障碍,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桂军 李成明 张辉
技术创新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值得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拓展了异质性企业技术选择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揭示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量化构建起中国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指数,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第一,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且以提高研发资金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为主要路径;第二,对于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的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产业数字化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第三,产业数字化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不仅激发了国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而且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出口质量,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不仅有效补充了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数字经济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进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邦奇 胡健 袁婷婷 查洪钰 江卫 杨桂英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依托教育数字基座赋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数字基座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其次,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的基本内涵与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了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育数字基座建设框架和策略;最后,从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基座赋能区域和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三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建设与应用的典型场景,并为教育数字基座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文章能为教育数字基座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邦俊 易昕炀
数字经济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精准的科学决策、真实的统计数据以及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服务这一需求,必须实现统计法治化,其核心内涵包括完善统计法制,实行数据管理法治化;采用回应型法,实行统计管理服务化;落实监督法制,实行统计监督全域化。因此,应当强化全民统计法治意识,统筹数据法治化管理;修改完善统计法规,借鉴回应型法系模式;实施全面统计监督,提升法治监督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统计法治化 核心内涵 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静 宋玉禄
本文选取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的协同发展和空间集聚水平,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全国层面的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良好,东北地区处于低度耦合协调,东部沿海处于高度耦合协调,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中度耦合协调;全国层面的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的空间集聚态势不断增强,省级层面的流通数字化与流通经济韧性协同发展呈两极分化特征;流通数字化对流通经济韧性存在积极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影响机制中存在中介传导作用。最后,提出推动流通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强化流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保障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腾 孙国强 崔格格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产品流动体现出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特征,成为联结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纽带。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二分视角,以数字产品流动为导向,划分数字经济供给侧与需求侧,建立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的二模网络,从数字化需求拉动和数字化供给推动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网络中的数字化特征。网络分析显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在产业部门层面存在核心与边缘节点;数字投入参与率与吸引率存在明显的主被动差异;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并非简单的推拉关系,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之间的联结水平并不均衡;数字产业内部推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拉动作用在具体部门中表现各异,数字融合产业内部拉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推动作用也有显著区别;在对应分析中通过奇异值分解降低二模网络维度,发现ICT软件与硬件产业协同性不足。研究结论为分析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定量视角,也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政策细化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