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1)
- 2023(14037)
- 2022(12292)
- 2021(11625)
- 2020(9643)
- 2019(22477)
- 2018(22420)
- 2017(44231)
- 2016(24184)
- 2015(27074)
- 2014(27318)
- 2013(26797)
- 2012(24472)
- 2011(22072)
- 2010(22420)
- 2009(20411)
- 2008(19853)
- 2007(17352)
- 2006(15375)
- 2005(13330)
- 学科
- 济(99475)
- 经济(99368)
- 管理(69266)
- 业(65546)
- 企(54357)
- 企业(54357)
- 方法(45728)
- 数学(40094)
- 数学方法(39386)
- 中国(27657)
- 农(26539)
- 财(22486)
- 地方(22018)
- 业经(21943)
- 学(19934)
- 农业(17402)
- 理论(17372)
- 贸(16902)
- 贸易(16895)
- 制(16603)
- 易(16367)
- 技术(15638)
- 环境(15374)
- 和(15114)
- 策(14631)
- 务(13872)
- 财务(13794)
- 财务管理(13766)
- 划(13624)
- 产业(13450)
- 机构
- 学院(340993)
- 大学(339161)
- 管理(138540)
- 济(135851)
- 经济(132727)
- 理学(120447)
- 理学院(119144)
- 管理学(116830)
- 管理学院(116229)
- 研究(112738)
- 中国(81964)
- 京(72524)
- 科学(69932)
- 财(60556)
- 所(55995)
- 农(51570)
- 研究所(50973)
- 中心(50764)
- 业大(49880)
- 江(49595)
- 财经(48652)
- 北京(45884)
- 范(45531)
- 师范(45183)
- 经(44113)
- 院(41212)
- 州(40605)
- 农业(40210)
- 经济学(39776)
- 师范大学(36191)
- 基金
- 项目(234173)
- 科学(184933)
- 研究(172514)
- 基金(168862)
- 家(145909)
- 国家(144713)
- 科学基金(125530)
- 社会(107487)
- 社会科(101908)
- 社会科学(101880)
- 省(92230)
- 基金项目(89409)
- 自然(82356)
- 自然科(80441)
- 自然科学(80427)
- 教育(79808)
- 自然科学基金(78935)
- 划(77290)
- 编号(71420)
- 资助(70675)
- 成果(57662)
- 重点(51954)
- 部(51086)
- 发(50474)
- 课题(49544)
- 创(48570)
- 创新(45141)
- 教育部(43957)
- 科研(43904)
- 项目编号(43460)
- 期刊
- 济(147120)
- 经济(147120)
- 研究(101139)
- 中国(61446)
- 管理(50588)
- 学报(48899)
- 科学(47671)
- 农(46556)
- 财(43422)
- 教育(39755)
- 大学(37410)
- 学学(35226)
- 农业(32595)
- 技术(31394)
- 融(27631)
- 金融(27631)
- 业经(25349)
- 经济研究(23385)
- 财经(22492)
- 问题(20600)
- 经(19257)
- 图书(17201)
- 技术经济(17129)
- 统计(16563)
- 科技(16542)
- 业(16529)
- 理论(16145)
- 现代(16116)
- 商业(15324)
- 策(15314)
共检索到491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伟国 陈添明 陈晓平
在分析影响城市人口发展因素的基础上,以义乌市为例,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变化、高贡献率行业三方面论证了政策变动因素与城市人口发展的关系,提出产业政策目标指向型城市人口规模计算的研究框架和计算步骤。
关键词:
城市人口 就业人口 高贡献率行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论证城市人口规模应从何入手?从理论上说,这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功能大小有关,从实际考察,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直接相联系。而要论证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虽然可以采取经济分析的办法,但实践证明,用经济去考察人口,有些牵强。主要是各种经济因素与人口的关系不很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关系,而用综合的办法分析,各种因素太复杂,且不易理出头绪来。用考察住宅的办法分析人口规模,论证简便,关系密切,实际上,许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本文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规律,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独立效应分别表现出不显著和显著促进的特征,协同效应依次起到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而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均不显著;进一步引入城市规模的虚拟变量,多样化产业集聚至少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的一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只对小城市释放了经济发展红利。因此在比较优势下,中等及以上城市应选择多样化的产业集聚模式,"小而精"的专业化产业集聚模式与小城市发展更为契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晓津
人口规模的变动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表明,对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应因时因地而动,绝不能一刀切。特大城市转型升级面临一个长期的劳动力供应短缺,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劳动力一样也会短缺。地方政府应加大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应让市场在人口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控制将使一些城市失去发展机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人口规模调控 人口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莉 陈可怡
城市规模是人口流动的结果和表现,城市规模分布是否合理,关键在于不同规模城市之间能否形成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这需要对城市规模的分布、变化进行准确度量,并探究背后的驱动因素。为此,运用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六普与七普人口数据,检验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在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上的适用性,并比较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在2010至2020年的变化情况。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296个地级以上城市总体不满足Gibrat定律,而Zipf定律的适用度在提高,从十年间的对比来看,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城市间规模差距变大;从中国十九个城市群内城市规模分布的情况来看,十年间绝大多数城市群内城市集中度上升,城市间规模差距变大。第一档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体量突出,第二档城市群的规模体系较为平均,第三档城市群建设初见雏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省区城市人口规模等级分布、序列分布的特点和类型,刻画了省区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差异及其变动情况,试图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速度与城市人口规模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高位次优先发展与多规模互促协同是城市人口规模体系中对立统一共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两个方面,而在中国目前阶段以高位次优先发展更为重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湘江
我国城市化政策和住房制度变迁的高度契合,以及城市人口规模与住房数量变动曲线的一致性,都反映出城市人口规模与住房数量之间的紧密联系。过去60多年来人口增长对城市住房数量增加的贡献率达到60%。未来我国城市人口将继续增长,居住条件将继续改善,从而导致城市住房数量将继续增加。这其中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仍将超过60%。未来政策制定过程中,城市住房政策应与城市化政策相一致,城市住房规划应处理好总量短缺与结构过剩的关系。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住房 城市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邓智团 樊豪斌
文章利用中国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数据,通过多参数模型的比较与检验,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与变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并不遵循幂律分布,不适合采用帕累托分布或齐夫定律分析;与简单的对数正态分布相比,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更符合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且拥有对数正态分布的中间主体,上下尾部更接近幂律分布,从2000年开始上尾比下尾更厚重;从模型拟合变化来看,过去20年里的5个年份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增长速度不同,发散式增长显著,与双帕累托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的最佳分布或适度分布相比,2000年后处于上尾的大中城市的数量和人口规模增长迅速,处于下尾的中小城市数量多但人口规模增长动力相对不足。这些研究结论有助于检视当前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政策,并对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晓英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工荒 城市人口规模 户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玮
一、现实问题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原则批准已近三年了。在这三年中,随着蓬勃开展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北京市人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它使我们思虑: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如何控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健 吴佩林
基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3年我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通过聚集经济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较明显,在中、西部地区尚未显现;根据计算的门槛值及最优城市人口规模数值,城市人口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关键词:
人口规模 聚集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虹
本文考察了城市人口规模变化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我们使用1953~1982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作为当前城市人口规模的工具变量,估计了个人层面的收入决定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每上升1%,劳动力名义年收入和名义小时收入将分别上升约0.190%和0.189%,即使考虑到物价因素,城市规模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仍显著为正;城市规模增长的收入促进效应并不是线性的,尽管所有收入水平的劳动力均从城市规模的增长中普遍受益,但相比于收入处于中、高水平的劳动力来说,收入最低的劳动力受益程度相对较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本毅
城市人口规模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城市人口规模的决定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理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由数理模型可得:城市化的技术积聚效应、城市地租、农村人口规模、城市与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农村迁移的冲击等影响着城市人口规模。由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可得,城市土地和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有利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为了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使用城市土地等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涛涛 闫昱霖 王丹丹
以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城市常住人口指标衡量城市人口规模,并从人口增速与人口增量两方面探讨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开通有助于城市人口增加,然而由于高速铁路开通时间较短,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不明显;高速铁路对城市人口增量和增速的影响与该城市初始人口规模、是否在五大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高速铁路开通后,大城市的人口增加数量明显大于中小型城市,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将进一步导致人口分布的极化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有利于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人口的集聚,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市人口增加更多,但对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表现出较显著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适度人口是人口经济学、特别是西方人口经济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对实际统计资料的分析证明,在城市人口规模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人口适度分布与最佳分布问题。城市人口规模适度分布与最佳分布应该是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