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17)
- 2023(22174)
- 2022(18784)
- 2021(17428)
- 2020(14657)
- 2019(33154)
- 2018(32721)
- 2017(62798)
- 2016(34398)
- 2015(37991)
- 2014(37853)
- 2013(37132)
- 2012(34079)
- 2011(30608)
- 2010(30523)
- 2009(28224)
- 2008(27811)
- 2007(24728)
- 2006(21736)
- 2005(18966)
- 学科
- 济(138541)
- 经济(138382)
- 业(113072)
- 管理(108673)
- 企(99023)
- 企业(99023)
- 方法(60622)
- 数学(49908)
- 数学方法(49270)
- 农(41100)
- 财(40043)
- 业经(38662)
- 中国(35780)
- 地方(28958)
- 学(28252)
- 农业(28119)
- 制(28082)
- 务(26825)
- 财务(26736)
- 财务管理(26694)
- 技术(25581)
- 企业财务(25323)
- 理论(24977)
- 贸(24349)
- 贸易(24337)
- 易(23638)
- 和(23283)
- 策(22207)
- 划(21634)
- 银(21110)
- 机构
- 学院(484813)
- 大学(480273)
- 济(193185)
- 管理(191140)
- 经济(189071)
- 理学(164882)
- 理学院(163035)
- 研究(161690)
- 管理学(160139)
- 管理学院(159256)
- 中国(122255)
- 科学(102460)
- 京(102252)
- 财(90064)
- 农(87908)
- 所(81863)
- 业大(76346)
- 研究所(74616)
- 中心(73701)
- 江(73445)
- 财经(71217)
- 农业(69269)
- 经(64848)
- 北京(63668)
- 范(61549)
- 师范(60822)
- 院(59333)
- 州(58465)
- 经济学(57183)
- 技术(53107)
- 基金
- 项目(331261)
- 科学(260092)
- 基金(239177)
- 研究(238286)
- 家(210766)
- 国家(208942)
- 科学基金(179003)
- 社会(149688)
- 社会科(141837)
- 社会科学(141802)
- 省(131488)
- 基金项目(126193)
- 自然(118203)
- 自然科(115495)
- 自然科学(115459)
- 自然科学基金(113400)
- 划(110222)
- 教育(109546)
- 资助(98192)
- 编号(96469)
- 成果(77150)
- 重点(74611)
- 部(71656)
- 发(71525)
- 创(70955)
- 课题(67238)
- 创新(65869)
- 科研(63342)
- 国家社会(61391)
- 教育部(60830)
- 期刊
- 济(214112)
- 经济(214112)
- 研究(137909)
- 中国(94224)
- 学报(81139)
- 农(80414)
- 管理(74749)
- 科学(73056)
- 财(71314)
- 大学(61123)
- 学学(58127)
- 农业(54867)
- 教育(52521)
- 技术(43704)
- 融(42316)
- 金融(42316)
- 业经(37677)
- 财经(34814)
- 经济研究(33670)
- 业(30748)
- 经(30069)
- 问题(27801)
- 科技(24566)
- 技术经济(24497)
- 版(24047)
- 商业(22245)
- 现代(22234)
- 统计(21690)
- 图书(21360)
- 业大(21023)
共检索到71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鸿源 袁潮清
我国宏观产业政策的持续投入与微观光伏企业难以突破自身核心技术创新瓶颈的矛盾迫切需要理论研究解答。本文选取沪深A股中的41家光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梳理了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285项光伏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以2009—2020年为时间跨度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引入区域创新体系这一异质性因素检验其在影响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企业创新指标和创新环境指标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鑫伟 牛雄鹰
选用2011—2015年我国内陆31个省市企业孵化器相关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模型,验证区域孵化器规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并探讨区域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对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区域孵化器规模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中小企业资产对孵化器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耿合江
本文将知识网络分为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利用来自于江苏省光伏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211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网络对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内部影响略高于外部;技术能力在知识网络与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行为具有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补贴拉动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杠杆效应;电价补贴促进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驱动效应;而政府产业规划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常露露 方森辉
本文以“五年规划”文件对鼓励行业的调整为政策冲击,构建基于残差法衡量产业政策调整的因果识别策略,采用PSM-DID方法考察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显示,产业政策主要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集中于创新数量上的提效和创新质量上的增值,不但通过企业事前创新经验影响其创新决策,而且沿着纵向供应链对客户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在多个维度呈现异质性表现,而金融市场的信号传递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是两条重要渠道。这一结论意味着产业政策实现企业创新的“提效增值”,打通资金链与人才链协同赋能创新的通道,推动供应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上述发现客观准确地评估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深入探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联动效应,对我国产业政策调整及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明洁 陈瑜 曹莉萍
以国家层面发布的、与新能源产业创新相关性最强的408条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利用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中从事新能源产品生产的上市企业的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政策力度和政策连续性)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保护政策力度和技术创新政策力度显著抑制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绩效,而产品创新政策力度显著激励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政策执行不连续会抑制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最后提出了改进新能源产业创新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潇君 李婉宁 徐磊
近年来IT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愈发受到关注,然而,关于双元学习对两者关系作用的研究较少。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探讨IT基础能力和IT体系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双元学习的调节效应。对313家企业问卷调查的分析表明:IT基础能力和IT体系惯例两种IT能力均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均能加强IT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华云 刘柯美 肖明昇
本文以2007—2017年深沪两市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在考虑决策环境的情况下,分析了党组织治理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交叉任职"的国有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实质性创新策略,会更加重视创新"质量",而且这一现象在企业组织冗余较多和受产业政策鼓励时表现的更加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杜梅 孙芹 李玉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愈发重视,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否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尚无定论。文章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并考察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区域位置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纪琛 刘海建 李润芝
为进一步打开知识异质性对企业创新影响的“黑箱”,文章选取知识密集型团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知识异质性划分为不同维度,力图从领域异质性、过程异质性和情境异质性阐释数智时代知识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引入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探究其对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领域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呈现“倒U”型;过程异质性以及情境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负相关;社会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高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知识异质性 社会关系 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松强 周娟娟 赵顺龙
从知识特征视角出发,研究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淮安、南京六合、南京软件谷、浦口科技园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松强 周娟娟 赵顺龙
从知识特征视角出发,研究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利用淮安、南京六合、南京软件谷、浦口科技园的调查数据对所提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联盟内,知识模糊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对知识模糊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茂福 管竹笋
基于光伏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价值共创行为的中介作用与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观念叠加对价值共创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观念叠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支持正向调节观念叠加与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拓展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提升我国光伏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建中 李奉书 潘伟 付静雯
基于知识搜索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本文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知识搜索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双元知识搜索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市场导向在知识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前瞻型市场导向强化了知识宽度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反应型市场导向弱化了知识深度搜索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本研究为管理者有效利用市场导向,采取双元知识搜索策略获取创新知识,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海燕 黎玉杰 周天怡
数字邻近是基于网络视角,以结果为导向刻画行动主体数字化状态的综合性概念。从企业层面探讨数字邻近对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结合高阶梯队理论考察高管政治关联背景、高管技术研发背景、高管过度自信3个高管特质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邻近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高管特质中的理性因素(政治关联背景、技术研发背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高管特质中的非理性因素(过度自信)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可拓展企业数字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为我国企业借助数字化提升创新管理水平,以及招聘和选拔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秋燕 孟猛猛 李鑫伟
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按国有和民营划分,分析孵化器所有权性质对创业导向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3个维度与创新绩效都呈正相关关系;民营孵化器正向调节创新性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在风险承担性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上起负向调节作用,在先动性维度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我国孵化器政策制定和创业者选择孵化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业导向 孵化器所有权性质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来自中国光伏产业的经验数据
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与双元情境的调节作用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政策研究
市场环境变迁和政府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考虑企业竞争战略和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
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产权性质与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
企业社会资本能否改善技术创新绩效——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
产业政策力度对建设项目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环境与知识创造水平的考量
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知识存量的中介作用和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协同及其政策不确定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兼论市场化水平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