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56)
2023(18772)
2022(15953)
2021(14857)
2020(12530)
2019(28069)
2018(27835)
2017(53709)
2016(29452)
2015(32531)
2014(31798)
2013(31563)
2012(28910)
2011(25951)
2010(25933)
2009(24008)
2008(23811)
2007(21267)
2006(18862)
2005(16660)
作者
(85338)
(71000)
(70575)
(67016)
(45291)
(33948)
(31841)
(27717)
(26827)
(25516)
(23997)
(23870)
(22697)
(22657)
(22012)
(21694)
(21216)
(21210)
(20447)
(20361)
(17934)
(17360)
(17321)
(16280)
(15865)
(15832)
(15829)
(15691)
(14213)
(14104)
学科
(119803)
经济(119672)
(105749)
管理(96559)
(93775)
企业(93775)
方法(52138)
数学(41756)
数学方法(41289)
(36610)
业经(36486)
(34976)
中国(30505)
技术(25507)
农业(25487)
(24611)
财务(24540)
财务管理(24512)
地方(23408)
企业财务(23236)
(23157)
(22877)
(22175)
贸易(22164)
理论(22037)
(21536)
(20715)
(20587)
(19443)
环境(17835)
机构
学院(416318)
大学(411280)
(169297)
管理(168124)
经济(165832)
理学(144792)
理学院(143284)
管理学(141077)
管理学院(140332)
研究(137621)
中国(104058)
(87772)
科学(85671)
(77200)
(74387)
(69456)
业大(65103)
研究所(63094)
(62979)
中心(62212)
财经(61243)
农业(58579)
(55732)
北京(55099)
(51528)
师范(50957)
(50306)
(49797)
经济学(49671)
技术(45382)
基金
项目(280948)
科学(220922)
研究(204307)
基金(202882)
(177689)
国家(176115)
科学基金(151546)
社会(128812)
社会科(122214)
社会科学(122184)
(111772)
基金项目(107709)
自然(99296)
自然科(96992)
自然科学(96966)
自然科学基金(95286)
(92862)
教育(92536)
资助(82924)
编号(82805)
成果(65545)
重点(62810)
(62064)
(61025)
(60752)
创新(57333)
课题(57014)
(53638)
科研(53122)
国家社会(52631)
期刊
(189489)
经济(189489)
研究(120486)
中国(79841)
(68306)
管理(66500)
学报(66464)
科学(60926)
(60910)
大学(50077)
学学(47602)
农业(47107)
教育(43857)
技术(38517)
(36762)
金融(36762)
业经(33764)
财经(30053)
经济研究(29975)
(27107)
(25936)
问题(24425)
技术经济(23037)
科技(22219)
现代(20147)
商业(19790)
(19511)
图书(18681)
理论(18678)
(18546)
共检索到615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倩  周世愚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强度,但却通过降低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形成抑制作用;基于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和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于异质性企业有所差异;进一步的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在未跨越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值时,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正向影响较大,且能起到推动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在跨越门槛值后,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正向作用程度降低,并抑制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桂  范蕊  钟慧洁  
本文利用中央"五年规划"对一般鼓励和重点鼓励产业规划的信息,采用手工收集的2001—2011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利数据,检验了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显著提高被鼓励行业中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这说明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另外,与一般鼓励相比,产业政策对重点鼓励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机制,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信贷、税收、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重点鼓励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产业政策能够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一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繁华  肖苏阳  刘灿辉  
通过手工收集地方政府培育类政策并与2007-2019年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利用多期DID模型检验其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类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起长期显著促进作用,但政府认定次数增加并不能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由量转质的飞跃。进一步地,培育类政策可通过激发创新意愿、加速人才聚集、提升市场关注度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该类政策对国有中小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且仅对低集中度行业企业起到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地区政策激励与创新补偿效应更强。结论可丰富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影响的经验证据,为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梓睿  
产业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地级市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再配置效率角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实施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来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等不同会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提升产业政策实施的质量效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不同产业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重点产业政策和一般产业政策的协同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钰子  汤子隆  常曦  曹铭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宏观区域经济的面板数据,检验地方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确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然而不同属性产业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有显著差异。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的条件下,产业政策也有着明显的异质性效果。进一步地,地方性法规形式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利用补贴和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而地方政府规章形式的产业政策则无此效果。特别地,恰当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能够引导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这对于地方性法规而言更是如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文章以企业异质性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产业特征包含政策、创新和产业集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行业集聚程度时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政策实施时要扩大惠及面,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产业政策的效果;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提供产业政策支持更能够提高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宇  雷琳  
选取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行为激励、绿色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行为激励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区分激励行为来看,短期内财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突出,长期内行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绿色产业政策出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行为激励与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行业与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国有企业中影响更显著。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绿色产业政策在政府行为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政府行为激励;因企制宜,出台针对性绿色产业政策;因地制宜,推进高效化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宇  雷琳  
选取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行为激励、绿色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行为激励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区分激励行为来看,短期内财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突出,长期内行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绿色产业政策出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行为激励与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行业与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国有企业中影响更显著。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绿色产业政策在政府行为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政府行为激励;因企制宜,出台针对性绿色产业政策;因地制宜,推进高效化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乐  赵领娣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引致新能源技术创新事关构建清洁能源体系与绿色创新体系,对推进中国工业能源革命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央和省级"五年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建立"准自然实验",构建2006—2015年中国新能源专利面板数据并将其匹配至应用的工业行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从需求侧对重点产业政策的新能源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但政策效果因制定层级、实施区域、行业特征等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产业政策有更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重点产业政策在东部地区落实效果更好,高技术行业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产业政策环境要求更高。在作用机制方面,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外商投资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通过环境规制抑制新能源技术创新,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则是两极分化,能够正向促进直辖市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却反向抑制一般省份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结合发展实际形成"产业政策合力"以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长进   罗仁杰   黄俊   齐花蕊   唐浩然  
运用大数据梳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文献,为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利用LDA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题强度进行计算,结合2012—2020年16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补贴政策上,并且3类主题能够提升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其中基础设施类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强;(3)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在三类主题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企业人力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雷根强  孙红莉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2006~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方法考察了我国于2009年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税收优惠是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清华  谭曼庆  
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梳理了163条相关产业政策,具体探讨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力度对科技信贷水平和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信贷在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相比创新环境好的地区,产业政策对创新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创新激励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产业政策对异质企业的作用效果不同。相比对于低成长性企业低效率的使用,高成长性企业更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进行创新研发,提高创新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宋学印  张胜利  陈丽芳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有效实施空间。研究发现:(1)对生产率和研发水平较高的行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效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2)由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成本效应大于影响产品质量的价格效应,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加成率。(3)行业技术差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加成率效应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随着行业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呈渐进式优化。(4)由于企业主体异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特征会引致"重数量轻质量"创新陷阱,这是造成企业加成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有助于更好理解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玮  
产业政策能够指引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对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对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具有长期均衡影响,能够显著推动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长期大于短期,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充分注重产业政策与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的有效融合,可强化对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效能,但该种交互作用也呈现空间差异。产业政策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推动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并且在长期均衡上具有显著短期异质修正效应。最后,文章基于产业政策与数字经济行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提出着力释放产业政策的组合效应、丰富产业政策落地方式、加快行业成果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