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7)
2023(13117)
2022(11294)
2021(10690)
2020(9001)
2019(20635)
2018(20464)
2017(40175)
2016(21610)
2015(24205)
2014(24011)
2013(23361)
2012(21350)
2011(19168)
2010(19264)
2009(17524)
2008(16816)
2007(14723)
2006(12877)
2005(11018)
作者
(59536)
(49981)
(49410)
(47345)
(31635)
(23711)
(22577)
(19414)
(18964)
(18005)
(16924)
(16701)
(15877)
(15620)
(15383)
(15361)
(14717)
(14518)
(14341)
(14273)
(12262)
(12144)
(12135)
(11369)
(11303)
(11223)
(10804)
(10727)
(9978)
(9781)
学科
(91686)
经济(91610)
管理(63599)
(60302)
(49076)
企业(49076)
方法(41740)
数学(37429)
数学方法(36739)
(25893)
中国(21853)
(21544)
地方(20042)
业经(19939)
农业(17166)
(16144)
(15493)
贸易(15485)
(15352)
(15058)
技术(14470)
理论(14258)
环境(13684)
(13441)
(13327)
(13216)
财务(13150)
财务管理(13122)
产业(12726)
企业财务(12415)
机构
学院(298923)
大学(293977)
(124044)
经济(121526)
管理(121516)
理学(105231)
理学院(104135)
管理学(102030)
管理学院(101475)
研究(96215)
中国(72885)
(61498)
科学(58285)
(55552)
(46925)
(46724)
中心(46214)
(44767)
财经(44410)
业大(43693)
研究所(42681)
(40426)
(38173)
北京(38008)
师范(37837)
经济学(37494)
农业(36602)
(35672)
(35564)
经济学院(34034)
基金
项目(207963)
科学(165258)
研究(153045)
基金(151109)
(131552)
国家(130532)
科学基金(113347)
社会(97021)
社会科(92227)
社会科学(92204)
(81777)
基金项目(79484)
自然(74095)
自然科(72292)
自然科学(72273)
教育(71186)
自然科学基金(70936)
(68896)
编号(62785)
资助(62663)
成果(49293)
重点(46844)
(46283)
(46007)
(43932)
课题(43087)
创新(40946)
国家社会(40196)
教育部(39732)
科研(39600)
期刊
(132140)
经济(132140)
研究(81871)
中国(58564)
管理(44786)
(42097)
(42078)
科学(41251)
学报(41152)
大学(32012)
教育(31650)
学学(30141)
技术(29625)
农业(29113)
(25221)
金融(25221)
业经(23242)
财经(21056)
经济研究(20971)
(18231)
问题(17506)
统计(16105)
资源(16027)
(15555)
技术经济(15443)
(14929)
科技(13607)
图书(13553)
决策(13404)
现代(13404)
共检索到431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周令  
基于2007―2015年中国31个省份各行业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政策对于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于工业用地出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受产业政策刺激的行业工业用地出让面积显著高于未受到产业政策影响的行业。在按照地理空间分布将样本进行划分以后,发现东、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对于地区工业用地出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中部地区来说,产业政策的实施对于地区工业用地出让的刺激作用不显著。因此,在后续工作中,一方面要对产业政策持以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制定、推行产业政策时要掌握充分信息,兼顾各地区发展实际情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文章  李延喜  陈克兢  
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2年分地区城镇居民消费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通过HP滤波和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考察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消费金融公司对上海市的消费拉动较为强烈,北京市和天津市反应较为一般,而四川省收效甚微。其主要作用于家庭设备类、通讯类、娱乐类和其他一般消费类支出,并不影响衣着类消费。同时,在跨期消费方面,上海市和四川省倾向于超前消费,北京市所受影响不大,而天津市则表现为延期消费。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强管理监督、积极开发新产品、改善居民消费习惯等具有创新观点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黎安  陈烨  
本文运用我国7省591个县和县级市1999年至2002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系统而严格的实证研究。我们利用税费改革分地区逐步推进的特征,借鉴“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估计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所产生的政策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村税费改革的确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率有相当大的正面影响,税费改革对样本期间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高达40%以上,而且该影响有一定的持续性。这些基本结论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本文还对影响税费改革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楠  乔榛  
本文利用1999~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s-in-differences),对始于20世纪末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绩效虽仍有别于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但经济绩效自2003年前后发生明显好转,国有企业绩效已经与非国有经济较好的三资企业无差异。这表明,自1999年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国有企业整体绩效获得了明显提高。同时,本文也间接揭示了国有企业规模、行业垄断地位以及国有经济战线的缩小对其绩效改善所起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守俊  蔡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是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受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受研发投入的影响,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企业受政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第一,应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并逐步扩大政策覆盖产业,将政策惠及更多企业;第二,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时,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展产品服务创新;第三,政府在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应尽量避免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靖雯  孙文莉  龚六堂  
省管县改革在我国已经试行多年,主要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管理上的"扩权强县"和财政上的"县财省管"。本文利用2000-2007年县级和地市级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从实证上考察了省管县改革对公共教育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管县改革对县级政府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有正向影响,背后的驱动力量来自财政领域的省管县改革,"县财省管"改革使得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提高约3.6个百分点。但是,"县财省管"改革的效果主要发生在短期,"扩权强县"改革对于县级政府的教育供给的长期促进作用更强。另外,"扩权强县"改革有效地改善了地级市内区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程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靖雯  孙文莉  龚六堂  
省管县改革在我国已经试行多年,主要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管理上的"扩权强县"和财政上的"县财省管"。本文利用2000-2007年县级和地市级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从实证上考察了省管县改革对公共教育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管县改革对县级政府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有正向影响,背后的驱动力量来自财政领域的省管县改革,"县财省管"改革使得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提高约3.6个百分点。但是,"县财省管"改革的效果主要发生在短期,"扩权强县"改革对于县级政府的教育供给的长期促进作用更强。另外,"扩权强县"改革有效地改善了地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卿  曾海舰  
去产能是当前我国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为评估已有产能管控政策实施效果,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造出的四位码行业数据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产业政策管控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被管控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这种积极影响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趋势。从分样本的结果来看,产业政策管控显著提升了国有经济比重较大、产品出口比例较小和创新程度较低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但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小、产品出口比例较大以及创新程度较高行业的影响较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瑶   余渡  
集团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组成部分,引导集团资源流向受产业政策支持的集团内企业,是产业政策成效发挥的重要依托。以2007—2020年隶属于集团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产业政策如何影响集团资源配置。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能够从集团获取更多的资源。基于集团产权性质对其内部资源配置行为影响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集团会向受产业政策支持的子公司配置更多资源。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集团资源支持主要受政策迎合动机而非避税动机驱动。进一步分析发现:集团产权性质会影响其支持方式,即国有集团更倾向于直接使用资金支持,而民营集团则更多地使用担保对子公司进行支持;集团设立财务公司能够强化其对产业政策相关子公司的支持力度;国有集团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子公司的创新水平与投资水平,但民营集团的担保支持仅提高了子公司的投资水平,而未能提高其创新水平。研究结论有助于从集团资源视角拓展对产业政策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特征与规律的认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连立帅  陈超  白俊  
产业政策如何引导信贷资源进行配置,对于评价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数据,考察了产业政策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关注了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产业政策,结果发现,受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且主要体现为长期信贷融资;考虑所有制后的结果表明,只有受支持的高成长性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进一步发现,产业政策创新激励能够引导信贷资源配置至高研发投入企业。本文还分析了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的产业导向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结果发现,产业政策会降低受支持高成长性国有企业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鹏  吴华清  江兵  郭强  
文章运用我国10个省120个地市2005—2009年的相关旅游经济数据,对各省在中央电视台(CCTV)投放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同期内连续投放广告与从未投放广告的样本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省域形象广告投放政策对各省旅游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央视旅游形象广告的投放能够显著促进该省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增长。在稳定性检验中剔除广告费用后,广告投放政策对国内旅游的毛收入依旧较显著,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应。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颖  吴桐  
我国自2007年开始推行绿色信贷政策,发展至今已有十余载,其是否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值得探讨。从信贷层面限制"两高"产业发展,提高信贷融资成本率,有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分析2003~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目前的绿色信贷政策效果不明显,"两高"企业依然可获得较便宜的信贷资金。为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政府应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商业银行应树立"绿色银行"的长远发展目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翟胜宝  徐亚琴  唐玮  
选取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15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企民营化改革与企业创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相较于始终保持国有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立足于国企民营化改革,从管理学视角和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经济后果,为我国正在实行的国有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翟胜宝  韩立婷  毛志忠  
文章以1997—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一直保持国有性质的企业,经历了民营化以后的企业其企业价值有着更高水平的提升。通过进一步检验在不同市场化进程中民营化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差异,发现在不同的市场化进程下,民营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著不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民营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著更强。文章从民营化的视角对企业价值作出了新的解释,并为市场化进程的作用提供了合理依据,丰富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文献,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鹏  吴华清  江兵  郭强  
文章运用我国10个省120个地市2005—2009年的相关旅游经济数据,对各省在中央电视台(CCTV)投放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同期内连续投放广告与从未投放广告的样本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省域形象广告投放政策对各省旅游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央视旅游形象广告的投放能够显著促进该省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增长。在稳定性检验中剔除广告费用后,广告投放政策对国内旅游的毛收入依旧较显著,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应。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