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9)
2023(9005)
2022(7715)
2021(7333)
2020(6050)
2019(13936)
2018(13736)
2017(27230)
2016(14984)
2015(16757)
2014(16476)
2013(16328)
2012(15599)
2011(14199)
2010(14447)
2009(13293)
2008(12789)
2007(11418)
2006(10208)
2005(9182)
作者
(41886)
(34907)
(34287)
(32990)
(22534)
(16669)
(16012)
(13489)
(13443)
(12672)
(11771)
(11621)
(11295)
(11051)
(10938)
(10854)
(10466)
(10385)
(10164)
(10071)
(8760)
(8649)
(8541)
(8178)
(7875)
(7853)
(7720)
(7709)
(7126)
(6996)
学科
(57983)
经济(57905)
管理(37479)
(37083)
(29107)
企业(29107)
方法(20443)
(18230)
数学(17295)
数学方法(17033)
地方(15444)
中国(15388)
(14466)
业经(13985)
(12852)
贸易(12846)
(12479)
农业(11985)
(11794)
(11282)
(10725)
金融(10723)
产业(10508)
(10132)
(9673)
银行(9647)
技术(9428)
(9316)
理论(8742)
环境(8625)
机构
大学(204888)
学院(204256)
(87149)
经济(85237)
研究(77565)
管理(74670)
理学(63111)
理学院(62345)
管理学(61392)
管理学院(61000)
中国(58810)
科学(45129)
(45060)
(40836)
(39613)
研究所(35671)
(35332)
中心(35181)
(32509)
财经(30954)
(29603)
师范(29309)
北京(28937)
业大(28771)
(28536)
(28081)
农业(27905)
经济学(26408)
(25694)
师范大学(23772)
基金
项目(131930)
科学(103554)
研究(99923)
基金(94032)
(81913)
国家(81201)
科学基金(68380)
社会(61942)
社会科(58719)
社会科学(58706)
(51514)
基金项目(48787)
教育(45344)
(44121)
自然(43243)
自然科(42139)
自然科学(42124)
自然科学基金(41398)
编号(40918)
资助(39212)
成果(34971)
(30887)
重点(30048)
(29640)
课题(29608)
(27643)
创新(25757)
(25655)
教育部(25212)
发展(25178)
期刊
(102812)
经济(102812)
研究(67397)
中国(43322)
(33142)
(29778)
学报(29201)
管理(28508)
科学(28025)
教育(26754)
(23717)
金融(23717)
农业(23179)
大学(22629)
学学(20688)
技术(16759)
业经(16398)
经济研究(16219)
财经(14654)
国际(14420)
问题(13849)
(13597)
(13225)
(12882)
世界(12733)
现代(10587)
(10284)
论坛(10284)
图书(10242)
技术经济(9044)
共检索到326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海兵  
产能过剩是一个动态现象,在转换、处理和化解的过程中,产业政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和日本的产能过剩演变具有阶段性特征和产业分布特征。在产业政策视角下,对美日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形成原因、化解措施和综合效果分析,结果发现:产能过剩现象具有地域的普遍性、阶段的波动性和载体的广泛性;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产业政策具有周期性和时代性、全面性和差异性、全局性和创新性、约束性和创造性、重点性和国际性等特征。未来我国的产业政策要围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本质、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核心、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是约束、政策体系建立与支持是关键、地方性中小企业振兴是重点、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是抓手等方面展开,以达到化解产能过剩的目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亚飞  赵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先进钢铁国家为了更好的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河北省钢铁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使得自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提升,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亚飞  郑明慧  
钢铁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但是与全国钢铁第一大省地位不相匹配的是河北省钢铁企业弱的科技创新能力。纵观战后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其中日本、韩国的经验尤其重要。对于我省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寅龙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贸易变得频繁,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协调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中国的钢铁产业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双重保护之下,从弱势产业一直发展逐步产生产能过剩。中国企业在将国内过剩的产能出口之际,却在国外遭遇了种种摩擦。本文对钢铁行业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之间缺乏某种程度的配合,最终引发了钢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迟泓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既有资源环境约束、市场需求低迷的外部压力,也有传统产品过剩、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内部原因。借鉴国际经验,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钢铁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创新体系,积极发展全球化战略,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毅  林晓宁  
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对战后日本经济振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一举奠定了其在世界钢铁产业中的领先地位。1955~1975年间,世界粗钢产量仅增长了1.4倍,而日本粗钢产量却增长了10倍。探究原因,多种因素推动着日本钢铁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持续的大规模投资、现代化建设、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等是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梅  陈鹏  
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并结合灰色系统理论,量化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1996-2012年产能过剩程度,对未来三年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预警,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迫在眉睫。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忠元  褚丽彦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显现。2009年,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将钢铁等六大行业列为产能调控的重点对象,从理论上剖析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成因不仅是深化产能波动相关研究的需要,也可为治理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娜  童星  
文章以2005—2015年4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存货变动率来衡量企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情况,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确实对降低产能过剩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加速技术进步是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一条途径;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应将其固定资产扩张率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扩张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灵  陈菡彬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产业是我国诸多产能过剩产业中资产规模最大、就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因而也是承担去产能任务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文章阐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娜  童星  
文章以2005—2015年4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存货变动率来衡量企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情况,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确实对降低产能过剩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加速技术进步是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一条途径;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应将其固定资产扩张率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扩张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昌旭  徐长生  刘泽斌  
入世以后,中国钢铁贸易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同时随着国内钢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进出口形势也在发生变化。本文着重研究了未来中国钢铁贸易的趋势,分析了相关经济政策变化对钢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钢铁贸易政策调整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维达  何丹  张孟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钢铁产业安全态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安全态势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余新创  
美国和日本均是世界钢铁强国,美国一直将钢铁作为产业补贴重点行业,为其提供名目繁多的补贴,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将钢铁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给予巨额补贴。虽然两国补贴进程、对待他国补贴态度有所差异,但在持续性补贴、补贴手段上拥有较多的相同特征。两国钢铁产业补贴经验表明,将钢铁作为重点领域给予补贴支持,充分发挥补贴政策与其他政策协同作用,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地位,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适时调整钢铁产业补贴政策,这些历史经验值得我国关注、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作为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本身并没有太多专门针对产能过剩的政策,主要靠市场机制解决。但政府对产能过剩也并非束手无策,而是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相应措施。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产能过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萎缩导致的产业下滑。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呈现供给侧政策和需求侧政策配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