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2)
- 2023(8968)
- 2022(7412)
- 2021(6815)
- 2020(5671)
- 2019(12780)
- 2018(12253)
- 2017(24697)
- 2016(13158)
- 2015(14546)
- 2014(14617)
- 2013(14523)
- 2012(13282)
- 2011(11728)
- 2010(12102)
- 2009(11603)
- 2008(12032)
- 2007(11269)
- 2006(10181)
- 2005(9150)
- 学科
- 企(76499)
- 企业(76499)
- 业(73393)
- 管理(63203)
- 济(62420)
- 经济(62235)
- 方法(25722)
- 财(25505)
- 业经(24262)
- 务(19558)
- 财务(19540)
- 财务管理(19526)
- 企业财务(18532)
- 数学(17401)
- 数学方法(17238)
- 技术(16588)
- 策(16287)
- 制(14595)
- 农(14359)
- 中国(13610)
- 和(13520)
- 划(13468)
- 企业经济(12878)
- 理论(12733)
- 经营(11510)
- 产业(11341)
- 体(11333)
- 技术管理(11236)
- 地方(10609)
- 决策(10074)
- 机构
- 学院(195647)
- 大学(189151)
- 济(88731)
- 经济(87108)
- 管理(87058)
- 理学(74338)
- 理学院(73742)
- 管理学(73088)
- 管理学院(72686)
- 研究(56791)
- 中国(46390)
- 财(45139)
- 京(38103)
- 财经(34676)
- 江(31853)
- 经(31130)
- 科学(28983)
- 中心(26618)
- 所(26463)
- 经济学(26081)
- 财经大学(25244)
- 商学(25232)
- 商学院(25004)
- 州(24409)
- 北京(23858)
- 经济学院(23368)
- 研究所(22995)
- 经济管理(22374)
- 范(21544)
- 师范(21439)
- 基金
- 项目(119751)
- 科学(98715)
- 研究(93835)
- 基金(89470)
- 家(73817)
- 国家(73053)
- 科学基金(66798)
- 社会(64327)
- 社会科(60238)
- 社会科学(60219)
- 省(47737)
- 基金项目(46624)
- 教育(42215)
- 自然(41068)
- 自然科(40192)
- 自然科学(40185)
- 自然科学基金(39591)
- 编号(38087)
- 划(37874)
- 资助(36165)
- 成果(30616)
- 创(27519)
- 部(27299)
- 发(26023)
- 课题(25702)
- 重点(25634)
- 国家社会(25625)
- 业(25561)
- 制(25495)
- 创新(25343)
- 期刊
- 济(106858)
- 经济(106858)
- 研究(59436)
- 财(40238)
- 管理(40055)
- 中国(37079)
- 科学(22177)
- 融(19514)
- 金融(19514)
- 技术(19033)
- 业经(18644)
- 财经(18368)
- 农(18302)
- 学报(17995)
- 教育(16725)
- 经济研究(16414)
- 经(16015)
- 大学(15553)
- 学学(14811)
- 问题(13007)
- 技术经济(12678)
- 农业(11928)
- 财会(11868)
- 现代(11091)
- 经济管理(10906)
- 贸(10866)
- 商业(10275)
- 会计(9743)
- 策(9513)
- 统计(9080)
共检索到301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东华 邱璞
本文采用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对民营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使受鼓励产业中的民营企业较易获得银行信贷,但并未相应提升企业绩效,信贷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民营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由产业政策传导的社会责任,造成了民营企业行为的扭曲。在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本应选择退出市场的民营企业在产业政策支持下依然选择留在市场中,不仅降低了企业绩效,也扭曲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产业政策偏好于行政调控以及由政府选择产业内"优胜者",激发了民营企业盲目超规模投资,不利于企业绩效和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规范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理顺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升民营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东华 邱璞
本文采用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对民营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使受鼓励产业中的民营企业较易获得银行信贷,但并未相应提升企业绩效,信贷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U型"关系。民营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由产业政策传导的社会责任,造成了民营企业行为的扭曲。在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本应选择退出市场的民营企业在产业政策支持下依然选择留在市场中,不仅降低了企业绩效,也扭曲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产业政策偏好于行政调控以及由政府选择产业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婷婷 杨蓉 高凯
本文以200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非平衡面板模型研究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且该影响具有延续性和累积效应,相对于国企,非国企中产业政策效果更佳。进一步检验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合理性检验发现补贴、信贷、税收以及创新激励是产业政策的重要传导机制,而市场竞争机制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有效;具体到各机制的传导效果,信贷、税收以及创新激励均能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市场竞争仅正向影响非国有企业绩效,政府补贴效果不显著;市场化程度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绩效 传导机制 市场化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丹辉 李孔岳
基于合法性理论,本文构建了经济转型期民营企业绩效和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认为民营企业的合法性主要是由其经济生存能力决定的,这使得企业的绩效表现成为社会责任承担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制于企业的政治关联及所处发展阶段。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在决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仍然是一个"理性经济人",越是绩效表现好的企业,越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阶段性特征,即随着民营企业从初期创建到逐渐成长成熟,企业绩效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向作用会慢慢减弱;政治关联不会对绩效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关键词:
合法性 绩效 社会责任 政治关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荷芳 周健颖 陆玉梅
本文以制度理论为视角,构建"制度压力—员工社会责任行为—企业绩效"的分析模型,通过对江苏省238家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制度压力的三个维度规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社会责任行为,但只有规制压力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员工社会责任行为不仅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而且在企业所感知的外部制度压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制度压力 员工社会责任行为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临佳 王龙宇 俞灵丽
首先,基于制度理论以及关系网络视角,探讨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本地偏好对企业绩效稳定性的积极作用;其次,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民营企业数据的研究结果证实以上假设,并从信息传递的视角证明信息传递能力可有效增强主效应;最后,验证本地政商关系和本地社区关系所起到的机制效应。研究结论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以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贵 邵毅平
本文从政府的"资源控制需求"动机出发,分析和检验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国有化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检验发现,那些受产业政策鼓励或支持行业的民营企业,实施国有化的概率显著更大。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同样是受产业政策鼓励或支持的企业,实施了国有化的企业在国有化后虽然获得了显著更多的政府补贴并缴纳了显著更少的税收,但同时却比非国有化企业聘用了显著更多的员工、确认了更多的管理费用以及支付了更高水平的员工工资,并最终具有显著更差的绩效表现。上述发现不仅从产业政策的视角为民营企业国有化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从企业产权变更视角拓展了有关产业政策经济后果的研究。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国有化 资源控制 经济后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明贵 雷亮
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但是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约束 ,其中政策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对全国范围而言 ,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政策落后 ,虽然政府制定了不少政策 ,但是在有效性上存在颇多问题 ,政策特性遭到忽略就是主要问题之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体现出以下几种特性 :公平性、管理性、竞争性、优惠性和保护性。产业政策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政策之一 ,中西部有必要认真研究产业政策的特性 ,发现现有政策的不足 ,为政策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税收政策 政策特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桢
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推出的不同的产业政策,能否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能否提升民营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产业政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风险承担二者的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结论,都会影响到未来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而,研究产业政策与融资约束、民营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政策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民营企业 融资与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建新 罗文涛
本文以"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为研究背景,实证检验了正式制度-产业政策和非正式制度-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投资的影响,发现:产业政策虽然促进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但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政治关联与产业政策在民营企业投资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在投资效率上存在互补作用,并且互补作用只体现在改善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不足,深化了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另外,拥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的确能够提前获取产业政策的相关信息,更早地进行投资丰富了政治关联的信息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永健 乌英嘎 张婧
研究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关联对企业规模投资和R&D投资的不同影响。采用2010—2013年共计2 205个民营企业微观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大多数企业的政治关联促进了其规模投资,而抑制了其R&D投资。此外,进一步分类回归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和高新技术行业,政治关联对企业的规模投资和R&D投资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和传统行业,政治关联对企业规模投资有促进作用,对R&D投资有削弱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乃雄
经理人的行为选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心理和情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所有者行为以及企业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的影响。在管家关系情境下,经理人会选择管家行为;在代理关系情境下,经理人会选择代理行为。伴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企业情景一般会从管家式情景转变为代理式情景,经理人的行为选择也会随着企业情境的转变而转变。由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各自的局限性,单一的治理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需要将这两种理论融合。
关键词:
经理人 民营企业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荷芳 陆玉梅
文章在研究国内外企业员工社会责任文献基础上,构建了民营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结构、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运用SPSS 20.0软件对675份问卷调查结果做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会增强员工工作满意度,进而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乐才 刘尚希
本文就救助门槛对民营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救助门槛的形成在于银行的避险理性所致;因民营企业倒闭而使银行承受的成本越高,则救助门槛越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程度越高,则救助门槛越低。(2)救助门槛对民营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表现为:首先,当不存在救助门槛约束时,民营企业会偏好高风险;其次,当存在救助门槛约束时,救助门槛越高,则民营企业风险偏好越低。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防范区域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民营企业的救助应坚持市场化方向,政府不能人为降低商业银行的救助门槛;同时,为了激励银行对陷入困境中的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救助,除了降低商业银行的救助成本外,政府自身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承担相应的救助责任。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银行 救助门槛 风险偏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飞鹏
本文采用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公司全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了2011~2014年国家实施产业政策的微观效果,包括企业的会计绩效(ΔROA)和市场绩效(ΔTobin’s Q)。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产业政策引导下的长期信贷配置对企业会计绩效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但这一促进作用仅发生在国有企业中。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信贷配置对市场绩效的改善作用仅体现在短期内。本文认为,政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营造产业发展稳定的收益预期,以抑制企业短期行为的不利后果,引导企业,尤其是民企更多地开展研发等创新活动,是增加产业政策效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信贷配置 所有制类型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