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4)
- 2023(13404)
- 2022(10279)
- 2021(9049)
- 2020(7317)
- 2019(15931)
- 2018(15753)
- 2017(31269)
- 2016(16722)
- 2015(18502)
- 2014(18509)
- 2013(18052)
- 2012(16254)
- 2011(14260)
- 2010(14502)
- 2009(13774)
- 2008(13788)
- 2007(12755)
- 2006(11494)
- 2005(10862)
- 学科
- 业(83152)
- 济(81028)
- 经济(80934)
- 企(76477)
- 企业(76477)
- 管理(66203)
- 业经(34151)
- 方法(28240)
- 农(27056)
- 财(26165)
- 中国(21805)
- 数学(19906)
- 数学方法(19735)
- 农业(19729)
- 务(19460)
- 财务(19434)
- 财务管理(19419)
- 技术(18833)
- 企业财务(18391)
- 策(17921)
- 产业(16901)
- 制(16280)
- 地方(16164)
- 划(14597)
- 和(14097)
- 理论(14070)
- 贸(13221)
- 贸易(13213)
- 体(12919)
- 易(12828)
- 机构
- 学院(243916)
- 大学(234139)
- 济(110895)
- 经济(108979)
- 管理(101803)
- 理学(86539)
- 理学院(85823)
- 管理学(84937)
- 管理学院(84465)
- 研究(76035)
- 中国(61796)
- 财(52607)
- 京(48248)
- 科学(40821)
- 财经(40650)
- 江(39292)
- 经(36795)
- 所(36246)
- 农(35885)
- 中心(35201)
- 经济学(33376)
- 研究所(32034)
- 州(30652)
- 业大(30509)
- 经济学院(30199)
- 北京(30030)
- 财经大学(29548)
- 商学(29349)
- 商学院(29062)
- 范(27986)
- 基金
- 项目(153644)
- 科学(125011)
- 研究(120184)
- 基金(112631)
- 家(94500)
- 国家(93565)
- 科学基金(83888)
- 社会(80130)
- 社会科(76224)
- 社会科学(76210)
- 省(61840)
- 基金项目(58572)
- 教育(52989)
- 自然(50375)
- 自然科(49267)
- 自然科学(49259)
- 编号(49230)
- 划(49080)
- 自然科学基金(48485)
- 资助(44264)
- 成果(39098)
- 发(35837)
- 创(35824)
- 业(35533)
- 重点(33751)
- 部(33647)
- 国家社会(33465)
- 课题(33345)
- 创新(32443)
- 制(32094)
- 期刊
- 济(132337)
- 经济(132337)
- 研究(74306)
- 中国(47684)
- 管理(44811)
- 财(43816)
- 农(35251)
- 科学(28520)
- 融(26462)
- 金融(26462)
- 学报(25957)
- 业经(25163)
- 农业(24313)
- 技术(24071)
- 教育(22459)
- 大学(21642)
- 经济研究(21087)
- 财经(20815)
- 学学(20446)
- 经(18237)
- 问题(17097)
- 技术经济(15166)
- 业(15039)
- 现代(13782)
- 贸(13537)
- 商业(13344)
- 世界(12824)
- 经济管理(12266)
- 财会(12058)
- 国际(11726)
共检索到376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忠盛 邱凯
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数字化转型的资源支持角度出发,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强化了产业政策的资源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即融资约束使产业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关系更显著。基于行业竞争程度差异检验发现,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产业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升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川 吴沁泽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外部监督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化转型意愿,通过信息改善效应增加企业绿色化转型资源,通过生产智能化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以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技术创新、生产水平、环境保护、社会评价4个维度的8项指标综合评价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促进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非西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等路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政府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但该调节效应在重污染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重视和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以数智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环境规制制度体系,有序推进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光晖 冯蛟 雷婷 王楠
数字化为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企业内外部双重机制检验的视角,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环境责任表现,特别是对增强环境意识、改善末端污染治理,以及部分前端预防措施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二,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责任表现的正向关系有着负向调节作用,即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的积极作用更加显著。第三,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和缓解融资约束的内部途径以及增加媒体关注的外部途径,促进了企业的环境责任承担。第四,在国有企业、重点排污企业和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对数字化助力绿色发展内在机理的理解,也为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拓展了数字化与企业环境责任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宏鸣 孙鹏博 杨晨
“稳增长”目标下如何协同推进宏观政策调节和数字新动能培育是当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议题。本文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为例,使用三重差分方法(DDD)考察了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营改增”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营改增”在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服务外包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并加快设备更新迭代,由此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营改增”更多推动了东部区域企业、民营企业、成熟期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转型方向看,“营改增”有助于企业向底层技术方向实现深度转型。拓展性分析发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促进分工深化产生“涟漪效应”,带动下游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从税制改革角度,为化解当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 邱静
当前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但政策引导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数字化建设尚值得探究。本文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依据,通过构建数字化政策引导指标研究发现,政策引导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相较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上年总结部分,当年计划部分的政策引导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数字化建设。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本身的可读性越高,对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于成熟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因发展方向尚不明晰以及衰退期企业因业务转型需要,会更积极地响应数字化政策号召而进行数字化建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赖晓冰 岳书敬
“智慧城市”政策作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政策效应的微观反映可能会影响企业网络化、信息化乃至数字化转型进程。基于上述事实,本文利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设计准自然实验,并采用Python工具对2007—2019年上市企业年报进行文本挖掘,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在此基础上,借助双重差分模型(DID),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智慧城市试点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换言之,与非试点智慧城市相比,在开展智慧城市政策试点的区域中,其辖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因这项政策红利而得到明显提升。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估计模型、替换变量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借助“资金”“人才”两条路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储能,一是利用技术资本积累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资金约束问题,二是通过人力资本聚集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善人才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驱动效应受到来自企业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等异质性因素干扰,特别是对于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和发达金融市场,智慧城市建设发挥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激励效应尤为明显。本文结论为深入厘清当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热潮嵌入了制度变迁领域的理论解读,同时也为政府后续制定“靶向性”数字化激励举措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樊骁
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异地并购这一重要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考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异地并购决策,尤其对跨省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并购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税负水平更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目标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更好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或海外背景的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跨区域流动驱动因素的研究,从异地并购视角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赖晓冰 岳书敬
“智慧城市”政策作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政策效应的微观反映可能会影响企业网络化、信息化乃至数字化转型进程。基于上述事实,本文利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设计准自然实验,并采用Python工具对2007—2019年上市企业年报进行文本挖掘,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在此基础上,借助双重差分模型(DID),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智慧城市试点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换言之,与非试点智慧城市相比,在开展智慧城市政策试点的区域中,其辖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因这项政策红利而得到明显提升。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估计模型、替换变量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借助“资金”“人才”两条路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储能,一是利用技术资本积累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资金约束问题,二是通过人力资本聚集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善人才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驱动效应受到来自企业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等异质性因素干扰,特别是对于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和发达金融市场,智慧城市建设发挥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激励效应尤为明显。本文结论为深入厘清当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热潮嵌入了制度变迁领域的理论解读,同时也为政府后续制定“靶向性”数字化激励举措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江 程杰 杨琴 罗双成
基于“十三五”规划中的产业政策信息,依据2012—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量产业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通过创新驱动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成效更为显著。鉴于此,应积极推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高产业政策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加大资源支持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双重差分法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冯帆 许嘉文
企业数字化转型被视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2013-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和优化人力资本两种渠道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拥有高政府补贴、处于高科技行业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数字化转型的正向效应更大。这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振权 田何志 吴非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往往能激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借助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变动的外生冲击,充分剖析并展示了这一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意愿和投入,且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在不同属性企业上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效果:此政策的驱动效力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东中部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进而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特别地,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发挥科技金融政策的重要条件。从科技金融的视角,拓展了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的研究文献,为政府部门科技金融政策设计和微观主体创新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诗 包群
地方政府推行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实施经济开发区内的主导产业政策。基于2000~2007年持续经营的工业企业和城市层面开发区及主导产业数据,文章考察了主导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重点关注其对于周边地区企业成长的外溢效应。基于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研究表明,主导产业政策的确有利于当地该产业的企业成长。然而,我们发现主导产业政策对于政治距离邻近的相邻城市存在显著负向的挤出效应,这与主导产业过度建设和要素转移效应密不可分,并且在考虑外溢指标、企业绩效指标和持续样本数据后结论依旧稳健。我们还通过区分企业所有制、行业技术密集度和地理位置,证实挤出效应的存在。本研究表明主导产业的过度建设会抑制...
关键词:
主导产业 过度建设 挤出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晓旭 张娆
基于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挖掘数字技术投资者文本信息,检验数字技术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投资者通过优化信息环境、提高管理层决策的治理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的资金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政府数字技术关注度较高地区、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中,数字技术投资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技术投资者更偏向于具有数字化转型基础的企业,体现为“逐顶促进”;且更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底层技术运用。因此,需要加强培育数字技术投资新生态,强化数字技术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和资金效应作用机制的发挥,在制定相关政策举措时要关注不同地区特征和公司特征下数字技术投资者促进作用的差异性,以提高数字技术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微观体现,在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爬取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构造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还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作用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管理性交易成本机制并不显著。(3)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对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结论为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皓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从政策工具视角探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因素尤为必要。本文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以前瞻性有效税率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促进作用,其中“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创业导向强化效应”是两个潜在的作用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前阶段税收激励的效果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投资转型,并且税收激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所处创新环境更好、高新产业、管制性产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此外,税收激励与财政激励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税收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而且为加大“减税降费”改革力度、推动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