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9)
2023(7989)
2022(6615)
2021(6214)
2020(4899)
2019(11282)
2018(11192)
2017(20219)
2016(11356)
2015(12621)
2014(12698)
2013(12371)
2012(11859)
2011(10814)
2010(11409)
2009(10445)
2008(10543)
2007(9736)
2006(8983)
2005(8421)
作者
(31777)
(26247)
(26113)
(25446)
(17073)
(12460)
(11963)
(10139)
(10057)
(10049)
(9010)
(8787)
(8568)
(8519)
(8462)
(8326)
(7857)
(7765)
(7713)
(7690)
(6984)
(6554)
(6437)
(6151)
(6078)
(6014)
(5980)
(5844)
(5466)
(5311)
学科
(46296)
经济(46240)
管理(32207)
(30636)
(25602)
企业(25602)
方法(15056)
(14771)
中国(13831)
业经(12741)
数学(11647)
地方(11605)
(11495)
数学方法(11410)
理论(10839)
(10780)
产业(9888)
(9858)
(9707)
农业(9356)
(8710)
银行(8693)
(8413)
(8269)
贸易(8259)
教育(8150)
(7990)
技术(7761)
(7686)
金融(7686)
机构
学院(161172)
大学(158601)
(67499)
经济(65856)
管理(59701)
研究(55742)
理学(49583)
理学院(49076)
管理学(48286)
管理学院(47973)
中国(44028)
(34368)
(33988)
科学(31115)
(28355)
(27107)
中心(26377)
财经(25384)
研究所(23926)
(23196)
(23012)
师范(22833)
(22736)
(22489)
北京(22022)
经济学(20501)
(20479)
业大(19796)
技术(18471)
(18441)
基金
项目(96536)
研究(77728)
科学(75674)
基金(66528)
(56076)
国家(55515)
社会(47774)
科学基金(47480)
社会科(45206)
社会科学(45202)
(39211)
教育(36853)
基金项目(33421)
编号(33397)
(32105)
成果(29389)
自然(27695)
资助(27677)
自然科(26958)
自然科学(26951)
自然科学基金(26489)
课题(24882)
(22570)
重点(22074)
(21326)
(21012)
(20672)
(20620)
项目编号(20106)
创新(19073)
期刊
(85624)
经济(85624)
研究(54947)
中国(37617)
教育(27518)
(26019)
管理(25062)
(22481)
学报(19833)
(19803)
金融(19803)
科学(19568)
技术(16438)
大学(15949)
农业(14905)
业经(14538)
学学(14427)
经济研究(13167)
财经(12955)
(11449)
问题(10959)
图书(9747)
(9122)
职业(8977)
(8560)
论坛(8560)
技术经济(7930)
现代(7825)
国际(7559)
(7525)
共检索到26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阔  郭克莎  
当前产业政策争论主要在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与演化发展经济学三大学派间展开,聚焦于产业结构范畴考察产业政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同学派的理论逻辑与政策主张具有不同的阶段适用性: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适用于经济快速追赶阶段的前期,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适用于经济快速追赶阶段的后期,新自由主义理论主要适用于经济超越阶段。后发经济体在由快速追赶阶段前期向快速追赶阶段后期再向经济超越阶段的转换过程中,其产业政策属性应相应地由选择性向更加积极型再向功能性持续转换。国际产业政策实践也呈现出由选择性向功能性方向演进的一般趋势。新时代之初的中国经济依然处在快速追赶阶段后期,不应盲目加速产业政策属性的转换进程,适于当前阶段的转换力度是把产业政策属性总体上由选择性转换为更加积极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君  
产业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项经济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创新施政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总结归纳产业政策的内涵、类型及国际经验对我国实施产业政策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规划、法令和政策的总和,区别于传统产业政策,在此认识基础上进行各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实践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席七万  
税收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税收制度则是税收治理的核心。从新时代的国家治理视角看,税制改革一方面要坚持立足现实,提升税制国际竞争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引领,在复合税制架构下追求统一、中性、便利的价值取向。实施中要选择分层次、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从税制结构优化、税种要素优化、税收政策优化、配套制度优化四个方面着手,注重"五个平衡、五个优先",即注重国外与国内的平衡,优先提升税制国际竞争力;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平衡,优先保障国计民生等公共利益;注重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萍  张亿军  江飞涛  
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核心议题,绿色产业政策成为了各国推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政策选择。文章基于产业政策视角对绿色产业政策理论机理进行剖析,解析中国产业绿色发展及相应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产业政策是在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对传统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及其相互关系的变革,其本质涉及经济模式、技术条件和制度结构的深刻调整,其核心在于推动可持续性技术突破,难点在于协调不同利益冲突,承担不确定性政策干预风险;(2)中国绿色产业政策源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当前政策仍然是行政强制性环境管制手段与传统产业政策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对市场机制在其中的作用及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关注不足;(3)构建与完善中国绿色产业政策体系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产业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协同,结合市场机制形成发展新路径,并注重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性与互补性,建立推动政策协同的组织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帅  
产业政策研究视角的变化和争论焦点的转移,直接反映了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该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表明国内外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实践都在向"中间道路"靠拢,但国内更应关注功能性产业政策的作用;对产业政策的争论总体趋弱,关注焦点更多集中在产业政策的合理制定、实行和管理上;产业政策的信息发掘和传递功能逐渐受到重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茂林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久文  苏玺鉴  闫昊生  
产业政策一直贯穿于东北地区发展过程,实现新时代的东北全面振兴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支持。本文从产业政策的角度切入,系统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的产业政策演变,总结其中的得失,分析产业政策预期效果与实际情况偏差的原因。东北地区产业政策在实行过程中,政策工具较为单一,执行力度不足,作用客体范围较小,造成产业政策的预期目标难以完全实现。为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应设计更加系统、微观的产业政策,充分调动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资源,构建更加灵活、紧密的产业网络,最终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东北经济重新注入活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经伟  姜能鹏  
价值转形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核心内容之一。然而,这一原创性理论从其创建开始就有质疑甚至反对声音。本文通过重新审视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突破传统静态分析局限,构建价值转形动态模型构,再一次证明该理论是不可质疑的经济学内容;同时,将价值转形理论与现实经济相结合,发现价值转形理论可以解释中国现实经济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问题以及经济增长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1998-2009年期间产业结构数据进行考量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现象完全符合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逻辑,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实践品格"特性。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具有"强大生命力",它可以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现代市场经济摆脱了早期资本主义推崇备至的自由放任政策。为了实现宏观稳定和微观效率的协调,各资本主义国家程度不同地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干预政策,包括从需求面进行管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少洪  全毅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其实施的成效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本文旨在分析产业政策成功实施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实践经验,为我国入世后调整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俊杰   陈洋   杨志浩  
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贸格局或将经历剧变,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到来。中国作为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核心参与者,在这一进程中呈现加工制造环节加速外迁、跨国资本流动朝资本流出方向集中、国内产业转移承接的空间不饱和以及新兴产业尚未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等典型特征。文章在深入剖析不确定性风险、跨国企业主动国际化布局、国内需求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技术变革驱动等影响中国产业外迁的重要因素基础上,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应对我国产业过早过快跨国转移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刘慧婷  王子成  
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教育,劳动教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方式。劳动育人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更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纲领。在价值逻辑上,劳动育人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和社会深刻变革。在政策逻辑上,我国劳动育人发展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核心的重建探索期,以技术教育为旨趣的转型调适期与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全面提质期。在实践逻辑上,新时代劳动育人迫切需要从内涵、内容与内功层面解决"内涵陷于劣势""内容流于形式",以及"内功沦为把式"的现实之困,助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开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继德  计喆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建筑业面板数据,就产业政策力度与项目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通过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知识创造水平,检验了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同时将政策时滞性纳入研究范畴,明确了政策时效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加大产业政策力度可有效提升建设项目创新绩效,区域创新环境和知识创造水平对此关系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产业政策的效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区域创新环境和知识创造水平均表现出政策环境敏感性。最后以此为基础,向政策制定者与建设项目管理主体就规范合作模式、重视投入产出比等方面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夏青  周小樱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议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述评。产业政策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产业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具体如何制定和实施合意的产业政策三个方面,因此,本文从产业政策必要性的理论发展、产业政策的绩效评价以及产业政策制定实施的模式与趋势来展开,在此基础上讨论产业政策研究在内容上的新方向。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特定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阶段、制度约束密切联系,表现出"本土化"的特点;产业政策的绩效评价则与"有效性"指标构建、产业政策的形式以及具体行业等因素有关;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在本质上表现为对于市场与政府的界限、经济"赶超阶段"和"引领阶段"的界限等相关标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左学金  
在亚洲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中,我国经济正在从队列中的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从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相应转型,对过去三十多年实施的,以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促进研发创新和鼓励竞争作为新产业政策的基石和主要目标。未来我国政府产业政策重点应落在鼓励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等方面。要注重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夯实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