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0)
- 2023(13161)
- 2022(10747)
- 2021(9666)
- 2020(7900)
- 2019(17818)
- 2018(17227)
- 2017(33606)
- 2016(18104)
- 2015(19998)
- 2014(19993)
- 2013(19900)
- 2012(18557)
- 2011(16616)
- 2010(17343)
- 2009(16213)
- 2008(16270)
- 2007(14956)
- 2006(13639)
- 2005(12745)
- 学科
- 济(90013)
- 经济(89923)
- 业(85202)
- 企(77725)
- 企业(77725)
- 管理(70151)
- 业经(32453)
- 方法(30331)
- 农(28528)
- 财(27074)
- 中国(25110)
- 地方(23223)
- 数学(21683)
- 数学方法(21489)
- 农业(20683)
- 务(20157)
- 财务(20128)
- 财务管理(20109)
- 技术(19926)
- 企业财务(19079)
- 策(18500)
- 制(17786)
- 和(15897)
- 划(15251)
- 贸(15245)
- 贸易(15230)
- 理论(15136)
- 易(14752)
- 产业(14297)
- 发(13529)
- 机构
- 学院(266175)
- 大学(256016)
- 济(119443)
- 经济(117179)
- 管理(108406)
- 理学(91411)
- 理学院(90553)
- 管理学(89605)
- 管理学院(89086)
- 研究(88144)
- 中国(70863)
- 财(56509)
- 京(54371)
- 科学(48257)
- 江(43912)
- 所(43484)
- 财经(43239)
- 农(40613)
- 中心(40267)
- 经(38962)
- 研究所(38350)
- 经济学(35050)
- 北京(34831)
- 州(34702)
- 业大(33799)
- 范(32726)
- 师范(32476)
- 院(31961)
- 经济学院(31487)
- 财经大学(31284)
- 基金
- 项目(163311)
- 科学(131878)
- 研究(127259)
- 基金(117532)
- 家(98967)
- 国家(97961)
- 科学基金(86969)
- 社会(83016)
- 社会科(78980)
- 社会科学(78965)
- 省(66994)
- 基金项目(61203)
- 教育(57045)
- 划(53401)
- 自然(52851)
- 编号(52268)
- 自然科(51638)
- 自然科学(51629)
- 自然科学基金(50773)
- 资助(47424)
- 成果(41695)
- 发(41586)
- 创(37693)
- 业(36852)
- 课题(36813)
- 重点(36441)
- 部(35708)
- 发展(34966)
- 展(34363)
- 创新(34217)
- 期刊
- 济(147598)
- 经济(147598)
- 研究(84796)
- 中国(58067)
- 管理(48023)
- 财(46454)
- 农(39655)
- 科学(32030)
- 融(30130)
- 金融(30130)
- 教育(29783)
- 学报(28803)
- 业经(27734)
- 农业(27313)
- 技术(27049)
- 大学(23621)
- 经济研究(22853)
- 学学(22295)
- 财经(21918)
- 经(19170)
- 问题(18855)
- 技术经济(16539)
- 业(16508)
- 贸(15073)
- 现代(14637)
- 商业(14617)
- 世界(14098)
- 经济管理(13571)
- 国际(13213)
- 财会(12576)
共检索到426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燕飞 翟冬雪 吴德林 王世璇
基于2007—2018年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亩均产出论英雄”这一区域型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亩均产出论英雄”的产业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城市,可以借鉴此政策,加快地区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亩均产出论英雄”的产业导向政策响应程度不同。大型成熟企业对产业政策的响应程度较低,而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对产业政策的响应程度较高。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更加重视“年轻企业”的发展,将更多的政策资源向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倾斜,促进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机制检验发现“亩均产出论英雄”的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构建一套企业质量评价体系,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的途径,倒逼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地方政府可考虑制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在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宏伟 郑立晨
本文采用“十一五”到“十四五”五年规划中的相关信息,将五年规划中产业政策退出十年及以上的产业视作处理组,始终受到扶持的产业视作控制组,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产业政策退出对企业TFP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的退出通过缓解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企业研发支出效率提高了企业TFP。对于产生了有较强竞争力龙头企业的行业,政策退出的正面影响更明显。在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政策的及时退出对缓解企业过度投资的作用更显著。产业政策退出有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产业政策的本质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因此产业政策的实施应是短期性而非持久性政策。在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有必要及时、逐步减少或废除产业政策支持,以减少企业过度投资并提高企业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志勇 宋泽
研发投资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的研发投资。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索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政策激励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2)税收优惠在研发投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财政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基于异质性考虑,从高质量发展战略前后、区域和研发强度三个视角进行分类研究发现,研发投资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前后均显著,而研发投资对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仅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后显著。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税收优惠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高研发强度企业和东部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显著。财政补贴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研发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高研发效率、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
研发投资 政策激励 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济建 董青 丁绪辉
文章基于2009—2020年沪深股市646家工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影响与作用维度,并进一步对其异质性作用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积极影响只存在于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质量、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三个方面;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只显著存在于国有企业和清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投资效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乔刚 林剑威
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是中国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新机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智能制造产业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智能制造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助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生产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视角对全要素生产率做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制造政策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从作用渠道上来看,智能制造政策通过提高企业信息化能力、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及降低资金约束渠道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处于数字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地区的企业、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处于技术变革较快行业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智能制造政策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强。此外,拓展性分析表明,智能制造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将转换成更高的收入、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更低的风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证实了智能制造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果及其作用渠道,为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智能制造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露子 丁建臣
文章将我国于2016年开展的第二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科技型中小上市企业2011—2020年的数据,评估该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地区金融资金支持及企业信贷能力提高,是该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非国有性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康涛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企业也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文本分析方法,文章构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并指出中国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若干不足。当前会计业绩评价存在的若干缺陷,包括不够微观、不够宏观、不够及时、不够长期等,制约了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提出改进会计业绩评价的若干建议:通过要求企业报告更加微观、更加及时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要求企业报告更加宏观、更加长期的财务信息,有助于引导企业从整个生态圈系统和更加长期主义视野进行管理决策,从而促进中国企业成为更加负责任、更加可持续的经济主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巧玲 何文举 罗炜杰 张梅
开发区政策作为一种典型的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开发区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开发区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规模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国内市场规模和国外市场规模越大的地区,开发区的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更强。这一研究结果指出了大市场驱动下开发区政策对于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也需要持续深入推进全方位开放政策和刺激国内消费升级,扩大市场规模。
关键词:
开发区政策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海琳 黄薇
双创示范基地政策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其效果并未得到有效评估。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双创示范基地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双创示范基地政策在总量上促进了基地内企业高质量发展,但从结构而言,这项政策却导致企业整体创新结构向低端偏移。内在机理分析表明,此政策虽然通过资金、人才以及平台等创新资源补充机制破解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障碍,但并未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费用障碍。异质性分析发现,示范基地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分析证实了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外溢作用。研究为示范基地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揭示了目前政策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2016年张维迎与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对产业政策的争论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发达国家都有产业政策,只是政策实施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不同。中国一直将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大的方面包括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小的具体层面包括政策和资源的引导,如地方人才倾斜政策、研究项目设置、财政的直接投资、金融领域利率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土地使用优惠,等等。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往往与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够在某些产业领域抢占世界的技术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晓语 张鹏飞 许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对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目标,而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动能。本文立足高水平开放背景构建了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7—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影响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正向作用主要经由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和资产结构调整的中介机制实现,政府宏观层面的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层能力均对基准关系发挥着积极的调节效应。基于此,制造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发展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并畅通其作用渠道。同时,政府和企业都应注意塑造有利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发展的宏观及微观环境。
关键词: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 高质量发展 制造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雄飞
在宏观经济政策波动和国内经济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否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相应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同时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观测对象,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起到负向作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会降低该负向作用;相较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影响较小。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民营企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谭小芬 王雅琦 李松楠
本文基于1998—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EPU)的视角探讨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分化与资源错配,研究发现:第一,EPU上升会扩大不同效益企业的杠杆率分化,高效益企业的杠杆率降幅是低效益企业的3.06倍;第二,融资约束差异是不同效益企业在EPU上升时杠杆率分化的重要原因,避险能力差异的影响则比较有限。高效益企业与低效益企业的杠杆率背离意味着金融资源投向的错配,并最终对企业部门的资产效益乃至经济可持续增长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刘云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探究宏观经济政策波动背景下,企业高质量发展受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链条,本文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商业信用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链条中起着“桥梁”作用;提高企业的财务柔性可以减弱两者间的负向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所属行业以及地区法治水平方面均存在异质性。以微观企业为切入点探讨得出的结论,为企业决策者在经济政策波动下的财务决策提供经验证据,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煜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涵盖了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基本政策工具和发展目标两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物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互联互通和物流服务两大能力、战略实施主体,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保障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