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4)
2023(13674)
2022(11172)
2021(10212)
2020(8618)
2019(19163)
2018(18494)
2017(36863)
2016(19509)
2015(21284)
2014(21164)
2013(20958)
2012(19267)
2011(16850)
2010(17560)
2009(16773)
2008(16678)
2007(15183)
2006(13480)
2005(12557)
作者
(53973)
(44755)
(44380)
(42368)
(28903)
(21189)
(20234)
(17020)
(16929)
(16451)
(15215)
(14833)
(14540)
(14230)
(14096)
(13745)
(13159)
(13147)
(12964)
(12675)
(11096)
(10939)
(10879)
(10215)
(10102)
(10000)
(9987)
(9926)
(8854)
(8813)
学科
(92372)
(86747)
经济(86658)
(85358)
企业(85358)
管理(75585)
方法(35717)
(33599)
业经(31920)
(27708)
金融(27708)
(27454)
数学(27172)
数学方法(26932)
(26233)
财务(26204)
财务管理(26163)
(26115)
银行(26109)
中国(25299)
(25099)
企业财务(24984)
(22072)
农业(20185)
技术(19232)
(18297)
地方(17581)
理论(16179)
(15700)
(14762)
机构
学院(279334)
大学(269010)
(125081)
经济(122719)
管理(114300)
理学(96982)
理学院(96173)
管理学(95107)
管理学院(94587)
研究(86205)
中国(76743)
(64483)
(54675)
财经(49560)
科学(46708)
(44828)
(43924)
(42974)
(42389)
中心(42107)
经济学(38224)
研究所(37352)
财经大学(36458)
业大(35862)
(35247)
经济学院(34623)
北京(34280)
商学(33673)
商学院(33383)
农业(33378)
基金
项目(173766)
科学(139871)
研究(131509)
基金(128132)
(108484)
国家(107442)
科学基金(95548)
社会(86549)
社会科(82530)
社会科学(82512)
(69613)
基金项目(66736)
自然(59973)
自然科(58576)
自然科学(58563)
教育(58498)
自然科学基金(57645)
(55638)
资助(52736)
编号(52435)
成果(41611)
(40144)
(38755)
(38630)
(38618)
重点(38382)
创新(36592)
(36271)
课题(36033)
国家社会(35794)
期刊
(144086)
经济(144086)
研究(85261)
(56512)
中国(53990)
管理(48644)
(45186)
金融(45186)
(41014)
科学(33987)
学报(32512)
农业(27297)
大学(26298)
业经(25715)
财经(25669)
学学(25498)
技术(25433)
经济研究(22984)
(22168)
教育(20958)
问题(18045)
财会(17090)
技术经济(16636)
(16380)
现代(14800)
(14704)
会计(14416)
商业(14141)
世界(13430)
国际(13393)
共检索到43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致远  
本文选取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产业政策、预期性债务违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预期性债务违约会促使企业增加金融资产配置;第二,产业政策会抑制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第三,产业政策会抑制预期性债务违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洋冬  
以高企资质认定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讨论了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态效果与微观机理。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并且随着企业认定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效果也不断增强;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与政策环境;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实施仅仅弱化了企业预防储备动机,对企业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约束作用不显著。研究还发现,资质认定型产业政策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信贷支持三种机制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德球  刘经纬  董志勇  
本文以2002~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债务违约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在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企业破产承担的社会成本对我国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破产成本会降低银行的筛选标准,致使低质量的企业能够获得贷款,降低了银行对企业的担保要求,增加了企业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债务违约概率。这种影响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具有政治关联和终极产权为国有企业的公司中更为显著。通过考察企业社会破产成本对企业债务违约的影响机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破产成本较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企业道德风险增强,信贷资金资本配置效率越低,在银行信贷结构方面,企业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飞  徐昭  贾晓雯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信用债违约事件大幅增加。目前去产能尚未结束,违约还未见底并将加速暴露,违约债券的增多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充分挖掘违约债券内在价值和寻找价值洼地提供了机会。本文分析了信用债违约的原因和救济途径,以及信用债违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信用债违约市场上开展相关业务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飞  徐昭  贾晓雯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信用债违约事件大幅增加。目前去产能尚未结束,违约还未见底并将加速暴露,违约债券的增多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充分挖掘违约债券内在价值和寻找价值洼地提供了机会。本文分析了信用债违约的原因和救济途径,以及信用债违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信用债违约市场上开展相关业务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  
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同时,受连续亏损和高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僵尸企业债务违约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因此,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既有利于妥善权衡各方利益,也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基于上述原因,详细分析案例企业债务违约的处理过程,从违约现状、违约原因、重整措施、重整结果以及对策建议方面对僵尸企业债务违约处置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僵尸企业的债务违约处置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欢  张谊浩  
金融资产配置是企业财务柔性构建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借助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降低了对财务柔性的需要,从而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抑制效应。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上述理论逻辑,研究发现:集团企业与独立企业相比配置了更少的金融资产,企业集团对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外部环境的影响表明:抑制效应在金融发达地区及货币政策紧缩时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资产配置在不同企业组织结构间差异的研究文献,也为合理控制企业金融化提供了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毛毛  马文婷  钱金娥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上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从需求侧看,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渠道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从供给侧看,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和所在城市银行网点竞争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若样本所在城市中银行种类增加,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宗明  
伴随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政府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愈加显著。在政府进行广泛财政干预的经济环境下,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和企业两部门债务违约风险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在带来经济扩张的同时,会增加政府违约风险并降低企业违约风险,但税收和支出政策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后者在中长期内会显著推高企业违约风险。反事实模拟发现,政府违约风险的存在或增强会削弱财政政策有效性,而企业违约风险在短期内抑制财政政策效果的同时,会通过道德风险机制增强中长期财政干预效果,这说明企业违约风险通过扭曲企业偿债预期产生经济扩张的逆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违约风险会带来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企业违约风险的出现或增强会通过改善企业福利状态带来社会福利改善,却给居民带来社会福利损失,这种以损害居民利益而获得的福利改善值得警惕和防范。最后,风险对冲机制模拟发现,银行部门的信贷风险利率加成机制和调整粘性机制对管控企业逆向激励产生显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十四五”时期积极管控“政府—企业”双重债务违约风险、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超  何珍  
关注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效率,现实考察特定行业的企业融资效率,不仅需要分析产业政策的冲击,还需重点检验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选取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6-2015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我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结合产品市场竞争分析产业政策影响下银行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结果表明,相比未受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企业债务水平较高,且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这种正向效应越强。研究结论对于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超  何珍  
关注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效率,现实考察特定行业的企业融资效率,不仅需要分析产业政策的冲击,还需重点检验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选取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6-2015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我国产业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结合产品市场竞争分析产业政策影响下银行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结果表明,相比未受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企业债务水平较高,且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这种正向效应越强。研究结论对于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书隆  董剑峰  
本文借助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的准自然实验,考察抵押品框架下新型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与债务资金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导致债券被纳入抵押品的上市企业的负债率显著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企业负债率提高源于银行贷款占比提高,而债券融资比例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央行抵押品框架主要通过金融中介而非资本市场发挥作用;在政策效果层面,政策实施能够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与此同时,企业的现金留存与对外金融投资收益亦显著增加,这说明新增融资并未全部转化为投资进入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资金漏出效应。为此,政策上应通过提升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提高流动性投放精准度和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管等措施,从而提高新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江花  万其龙  郭永芹  
文章基于A股实体企业2007—2019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生产效率呈倒U型关系;短期性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而长期性金融资产配置则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短期性金融资产配置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长期性金融资产配置通过挤出实体投资和研发投资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靖烨  史家荣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在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为防范化解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均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降低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中小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晶   杨亚楠  
防范化解债务违约风险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视角,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细分ESG表现的影响,发现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表现在风险降低效应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环境(E)表现的风险降低效应具有滞后性。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在ESG表现影响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代理问题的中介效应大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揭示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企业践行ESG理念、化解债务违约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