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68)
2023(20894)
2022(17834)
2021(16761)
2020(14057)
2019(31935)
2018(31591)
2017(61255)
2016(32909)
2015(36818)
2014(36382)
2013(35871)
2012(32980)
2011(29630)
2010(29820)
2009(27727)
2008(27425)
2007(24345)
2006(21880)
2005(19603)
作者
(92742)
(76988)
(76488)
(73017)
(49255)
(36637)
(34836)
(29815)
(29162)
(27737)
(26105)
(25974)
(24586)
(24445)
(23808)
(23785)
(22860)
(22545)
(22131)
(22025)
(19116)
(18846)
(18757)
(17782)
(17252)
(17173)
(17074)
(17032)
(15417)
(15178)
学科
(136069)
经济(135914)
(112606)
管理(107162)
(98407)
企业(98407)
方法(59557)
数学(48945)
数学方法(48297)
(42343)
(41251)
业经(38994)
中国(37245)
农业(28276)
(28110)
(27258)
财务(27177)
财务管理(27133)
地方(26564)
技术(26308)
企业财务(25731)
(24629)
贸易(24611)
理论(24531)
(23949)
(23816)
(23563)
(22279)
(22247)
(21990)
机构
学院(465954)
大学(462341)
(192576)
经济(188518)
管理(187890)
理学(160893)
理学院(159214)
管理学(156679)
管理学院(155806)
研究(151110)
中国(117847)
(98591)
(95138)
科学(89286)
(74194)
财经(74030)
(71132)
(70874)
中心(69287)
(67182)
研究所(66349)
业大(65124)
北京(62743)
(58580)
师范(58032)
经济学(57629)
(56647)
(55511)
农业(55120)
财经大学(54662)
基金
项目(305591)
科学(241836)
研究(228929)
基金(221559)
(190795)
国家(189127)
科学基金(164539)
社会(144924)
社会科(137511)
社会科学(137477)
(119316)
基金项目(116577)
自然(105113)
教育(105028)
自然科(102595)
自然科学(102568)
自然科学基金(100754)
(99146)
编号(94056)
资助(91257)
成果(76251)
(67661)
重点(67608)
(65968)
(65663)
课题(64379)
创新(61054)
国家社会(59690)
教育部(58605)
项目编号(58334)
期刊
(216292)
经济(216292)
研究(144348)
中国(89995)
管理(75989)
(75062)
(65419)
学报(64809)
科学(61827)
教育(51793)
大学(50769)
学学(47765)
技术(45902)
农业(45389)
(44210)
金融(44210)
业经(37139)
财经(36192)
经济研究(34256)
(31138)
问题(28215)
(25675)
技术经济(25251)
现代(22381)
(22224)
科技(22134)
理论(21893)
商业(21604)
图书(21503)
统计(20807)
共检索到705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雷根强  孙红莉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2006~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方法考察了我国于2009年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税收优惠是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以上研究结论对于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怡安   肖敏   李贵平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企业创新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且产业政策冲击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逐渐增强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对非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创新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通过税收、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3种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雪松  康瑾  唐英伦  曹夏平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一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与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直接干预手段发挥作用的经济直觉一致。基于地区和所有制视角的分组检验显示:(1)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弱地区相比,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产业政策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程度下降,而且该效应对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及国有企业而言更为显著。这揭示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通过资本配置效率渠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厘清产业政策导致实际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对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卫宏  郭寿良  
本文基于200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构造准自然实验,根据十大战略产业中每个产业与其所涉及的高校一级学科进行匹配,结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识别该学科具有A级的高校从而构建处理组,采取双重差分模型对重点产业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检验与分析。本文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向影响同时也呈现出高校间和地区性差异。重点产业政策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211高校”和其他高校中更为明显,更多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高校,而对“985高校”以及中部地区高校则没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旭峰  
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需萎缩和内需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长期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日韩两国产业政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玉静  翟亮亮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玉静  翟亮亮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辉  
文章运用我国软件行业、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87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从优惠税种和优惠方式的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与所得税优惠和直接性的税率式优惠方式相比,流转税优惠以及间接性的税基和税额式优惠方式的效应更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忠义   涂淼  
“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是数字治理在国内的“先试先行”,也是我国基于政务大数据驱动数字治理、实现惠民惠企的重要举措。基于2014年实施的“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利用2011—2022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字治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治理能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成熟期企业、东部地区、法治水平高及互联网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治理通过影响数字要素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危机应对+平台监管”数据治理机制,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安全环境;推进数字要素偏向型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量提质;加强知识产权转化效能,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研究为数字治理发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能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后续数字治理调整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间接信号效应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政治关联会加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间接信号效应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政治关联会加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李亮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决定自身生存发展,同时也关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为激励中小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我国陆续出台了包括所得税、流转税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检验相关政策实施效应,文章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的31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其2010~2012年研发状况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匡小平  肖建华  
自主创新能力事关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非常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并为此制定了针对高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然而,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所得税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开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流转税效果欠佳。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部分可以解释为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在未来税收优惠政策的整合过程中,本文认为至少应在优惠目标、优惠方式与优惠重点三方面实施重点整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启新  李建清  程郁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提高企业存活率、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孵化器税收优惠是支持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5—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优惠措施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孵化器服务的中介作用。通过税收固定效应模型及联立方程组,考察税收优惠这一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行为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通过孵化器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来军  陈衍泰  刘畅  罗雨泽  
为了更好地探讨我国十大规划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构建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利用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出口绝对数量对产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而出口比重起负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就业与投资均出现转向信号,某些产业和领域的就业边际增加和投资边际增加会伤害增长与效率;装备制造业、纺织产业和船舶产业的人力资本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余产业的情况均不好;在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能力,而另外四个产业能力不足;钢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对国外研发溢出的吸收较好,另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