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7)
2023(7112)
2022(5994)
2021(5312)
2020(4282)
2019(9615)
2018(9142)
2017(17747)
2016(9660)
2015(10700)
2014(10711)
2013(10559)
2012(9950)
2011(8634)
2010(9373)
2009(8714)
2008(8338)
2007(7634)
2006(6931)
2005(6336)
作者
(26846)
(22084)
(21696)
(21155)
(14183)
(10192)
(10155)
(8379)
(8367)
(8300)
(7369)
(7275)
(7049)
(6863)
(6837)
(6699)
(6622)
(6544)
(6373)
(6357)
(5638)
(5464)
(5297)
(5106)
(5034)
(4946)
(4939)
(4841)
(4354)
(4346)
学科
(39903)
经济(39876)
管理(33632)
(32183)
(26777)
企业(26777)
方法(14386)
(14103)
(12426)
审计(12136)
中国(11756)
数学(11529)
业经(11367)
数学方法(11360)
产业(10354)
地方(10168)
(9810)
财务(9783)
财务管理(9714)
企业财务(9390)
农业(8268)
(8258)
(8210)
技术(7977)
(7263)
贸易(7250)
(7058)
及其(6495)
理论(6377)
(6348)
机构
学院(137346)
大学(134221)
(59079)
经济(57809)
管理(57502)
理学(48627)
理学院(48239)
管理学(47709)
管理学院(47443)
研究(43313)
中国(34695)
(30590)
(28784)
财经(23354)
科学(23234)
(22551)
中心(21496)
(20995)
(20661)
(17909)
研究所(17711)
北京(17601)
(17525)
经济学(17058)
财经大学(16975)
(16823)
师范(16727)
业大(16183)
(15925)
商学(15372)
基金
项目(86395)
科学(69344)
研究(68608)
基金(61984)
(51970)
国家(51550)
科学基金(45618)
社会(43948)
社会科(41979)
社会科学(41972)
(34512)
基金项目(31942)
教育(30477)
编号(29797)
(27717)
自然(27391)
自然科(26674)
自然科学(26670)
自然科学基金(26229)
成果(25510)
资助(25410)
课题(20043)
(19925)
项目编号(19351)
重点(19021)
(18965)
国家社会(17990)
(17943)
(17766)
人文(17032)
期刊
(67639)
经济(67639)
研究(43810)
中国(31891)
(25611)
管理(20603)
(15846)
教育(14681)
学报(14418)
(14367)
金融(14367)
科学(14066)
业经(12173)
技术(12067)
经济研究(11673)
大学(11272)
财经(11045)
农业(10890)
学学(10251)
图书(10003)
(9620)
审计(9608)
问题(8629)
财会(8205)
会计(8134)
理论(7332)
情报(7134)
(7106)
技术经济(6983)
实践(6715)
共检索到21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慧宇  
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是当前经济和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审计意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显著降低了受支持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并且路径分析揭示,产业政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通过提高受支持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得以实现,在通过双重差分(DID)控制潜在的内生性之后,仍表明产业政策能显著提高受支持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进一步探究其内在机理发现,产业政策会降低受支持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市场融资动机下的盈余操纵行为,进而提升其盈余信息质量;同时产业政策会通过降低受支持企业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降低其为掩盖掏空而进行的盈余操纵,进而提升盈余信息质量。这些发现揭示了产业政策影响审计意见的内在机理,不但为产业政策的积极经济后果提供了支持证据,也丰富了审计意见研究的相关理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薄仙慧  吴联生  
盈余管理和信息风险是影响审计意见的两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当期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少有关注信息风险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同时研究盈余管理和信息风险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的信息风险与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概率显著正相关,而当期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无显著相关性。这表明,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时主要考虑信息风险,而没有证据表明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了盈余管理。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已有审计意见和审计质量决定因素方面的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维安  王新汉  王威  
盈余管理的存在 ,使得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加强 ,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加大。那么 ,审计师是否更可能会对存在较多盈余管理的公司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后称非标意见 ) ,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呢 ?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企业管理盈余的手段很多 ,本文集中关注中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来管理盈余的行为。我们的基本假设是 :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出具非标意见。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的实证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支持原假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公司通过非经营性项目管理盈余的行为对不同的审计意见影响不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世亮  徐高彦  董文昊  黄永春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发展与微观企业决策的重要来源和依据。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产业政策为切入点,采用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以及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提高企业市场预期以及引致新闻媒体关注,进而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产业政策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调节作用检验发现:分析师关注可以加快产业政策信息的有效和准确传递,降低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因而强化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揭示产业政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激励作用以及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放大器”功能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优化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引导分析师信息传递和价值发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余怒涛  沈中华  黄登仕  
本文使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审计意见和年报披露及时性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认为二者与盈余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首先,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类型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较低;其次,年报披露越及时的公司,盈余质量越高。另外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会更晚披露财务报告,验证了变更年报预约披露日期(延迟披露)的公司则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小林  胡淑娟  林昕  
采用1999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审计任期、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审计任期对审计师辨别盈余管理是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还是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具有显著影响。审计任期越长,审计师的辨别能力越好,长审计任期的审计师更可能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发表非标意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曹琼  卜华  杨玉凤  刘春艳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运用我国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盈余管理幅度的中位数为标准将样本分为两组,以盈余管理幅度较大组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以及审计费用对这一相关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幅度大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较高的审计费用降低了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已有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长海  吴顺祥  
本文在分析不同盈余管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直接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与传统的观念不同,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盈余管理比对向上盈余管理更敏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顺祥  张长海  
本文从基本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关系出发,借鉴转型经济学中关于企业与政府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特征,深入研究了终极所有权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强,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盈余管理容忍度就越高;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会随着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与向上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终极所有权的影响及提高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玉华  
本文以我国2009~2012年沪深主板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盈余管理的程度差别很大。审计师会依据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意见。此外,盈余管理的隐性化程度并不影响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做出判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昕  黎文靖  
本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是否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并据此考察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负向盈余管理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进一步发现,上市公司上一年度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企业通过负向盈余管理会获得的政府补助会更少,并且上述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在发放补助时要考虑企业通过负向盈余管理来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实现政府补助的合理配置。同时,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企业通过负向盈余管理来获取政府补助的可能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左燕  
本文从盈余管理风险的程度、方向和属性出发,将2008~2014年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审计师是否能针对不同程度、不同方向和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做出差别反应。进一步考察了在不同的企业产权性质背景下,盈余管理风险对审计意见出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盈余管理程度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风险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大于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同时,国有产权性质的存在弱化了高风险盈余管理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影响,甚至出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兵  王德义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非经营性收益进行盈余管理是否会影响其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以下简称非标意见)的可能性。经选取200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491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持忽视和容忍的态度。因此,需要优化公司制度环境和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体系,加强外部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贺镜帆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对审计意见的类型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