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0)
- 2023(10033)
- 2022(8187)
- 2021(7432)
- 2020(6330)
- 2019(14259)
- 2018(13990)
- 2017(28733)
- 2016(15112)
- 2015(16083)
- 2014(16223)
- 2013(16035)
- 2012(14698)
- 2011(12990)
- 2010(13489)
- 2009(13113)
- 2008(13265)
- 2007(12236)
- 2006(11067)
- 2005(10344)
- 学科
- 业(80392)
- 企(75096)
- 企业(75096)
- 济(71716)
- 经济(71643)
- 管理(61826)
- 业经(29332)
- 方法(28347)
- 财(24410)
- 农(24134)
- 数学(20232)
- 数学方法(20076)
- 务(19023)
- 财务(19008)
- 财务管理(18995)
- 制(18715)
- 技术(18058)
- 企业财务(17972)
- 农业(17612)
- 策(17431)
- 中国(15300)
- 银(14255)
- 银行(14255)
- 划(13589)
- 行(13336)
- 和(12980)
- 理论(12743)
- 贸(12737)
- 贸易(12728)
- 地方(12613)
- 机构
- 学院(218184)
- 大学(207575)
- 济(102094)
- 经济(100304)
- 管理(94656)
- 理学(80217)
- 理学院(79633)
- 管理学(78942)
- 管理学院(78534)
- 研究(63957)
- 中国(58999)
- 财(49117)
- 京(42209)
- 财经(38000)
- 江(35636)
- 经(34303)
- 农(32886)
- 科学(32770)
- 中心(31444)
- 经济学(30350)
- 所(30204)
- 州(28053)
- 财经大学(27662)
- 商学(27628)
- 经济学院(27482)
- 商学院(27382)
- 业大(26820)
- 北京(26465)
- 研究所(26460)
- 经济管理(26100)
- 基金
- 项目(133020)
- 科学(108529)
- 研究(104038)
- 基金(98159)
- 家(81164)
- 国家(80345)
- 科学基金(72938)
- 社会(69420)
- 社会科(66160)
- 社会科学(66148)
- 省(53991)
- 基金项目(51316)
- 教育(45652)
- 自然(44544)
- 自然科(43557)
- 自然科学(43550)
- 自然科学基金(42870)
- 划(42366)
- 编号(42317)
- 资助(39873)
- 业(32993)
- 成果(32594)
- 创(32040)
- 发(30472)
- 部(29663)
- 创新(28863)
- 重点(28644)
- 制(28575)
- 课题(28413)
- 国家社会(28327)
- 期刊
- 济(121076)
- 经济(121076)
- 研究(68018)
- 管理(41798)
- 财(41445)
- 中国(39745)
- 融(34765)
- 金融(34765)
- 农(31801)
- 科学(24000)
- 业经(23601)
- 技术(21645)
- 农业(20805)
- 学报(19851)
- 财经(19757)
- 经济研究(18828)
- 大学(17238)
- 经(17147)
- 学学(16690)
- 教育(15750)
- 问题(15446)
- 技术经济(14498)
- 业(12976)
- 商业(12927)
- 现代(12881)
- 贸(12486)
- 财会(11783)
- 世界(11216)
- 经济管理(11172)
- 国际(10479)
共检索到340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艳 龚新蜀
本文以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为背景,基于2006—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探究了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处于产业政策鼓励行业的企业,其商业信用供给水平更高,且产业政策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正向作用在具有禀赋优势的大型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政策通过增强受扶持企业短期债务融资能力提高企业商业信用供给,且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低,产业政策下企业商业信用供给行为越明显。本文在丰富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也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框架,为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能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飞鹏
本文采用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公司全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了2011~2014年国家实施产业政策的微观效果,包括企业的会计绩效(ΔROA)和市场绩效(ΔTobin’s Q)。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产业政策引导下的长期信贷配置对企业会计绩效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但这一促进作用仅发生在国有企业中。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信贷配置对市场绩效的改善作用仅体现在短期内。本文认为,政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营造产业发展稳定的收益预期,以抑制企业短期行为的不利后果,引导企业,尤其是民企更多地开展研发等创新活动,是增加产业政策效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信贷配置 所有制类型 企业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卿 曾海舰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15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信货资源配置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受到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资金,且主要体现为长期信贷;产权性质分组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受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民营企业,受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国有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更多。进一步,产业政策引导下的银行信贷增量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但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国有企业并无显著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连立帅 陈超 白俊
产业政策如何引导信贷资源进行配置,对于评价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数据,考察了产业政策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关注了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产业政策,结果发现,受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且主要体现为长期信贷融资;考虑所有制后的结果表明,只有受支持的高成长性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融资;进一步发现,产业政策创新激励能够引导信贷资源配置至高研发投入企业。本文还分析了2008年经济刺激政策的产业导向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关系,结果发现,产业政策会降低受支持高成长性国有企业与...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信贷资源配置 所有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红建 陈松 李艾珉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引导资源配置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剧还是抑制信贷资本逆向流动直接决定实体经济的发展质量。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扭转竞争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资本的逆向流动,不仅表现为显著促使信贷资本由低生产率的企业不断流向高生产率的企业,而且显著降低了高生产率企业的信贷成本;产业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表现为高生产率的企业不断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即公司规模增长转换为利润增长的能力得到增强,且补贴资源或信贷资源在行业分布差异性越大(越小),产业政策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还发现,产业政策对竞争性以及处于行业下游的国有企业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本文从不同生产率企业间的信贷资源配置视角揭示产业政策与信贷资本逆向流动之间的关系,拓展了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为如何利用产业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广子 刘力
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小,基于分省产业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全部贷款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从影响因素来看,当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所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越高、法治环境越差时,产业政策的影响会越明显。本文的证据表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升产业政策指导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饶品贵 姜国华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微观企业面临的重要宏观经济事件,它的波动对微观企业行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资金变得稀缺,而负债融资边际效用这时可能最大,因此更能观察到负债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8年数据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紧缩期信贷资源配置及其经济后果,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期信贷资金的边际增加将导致企业业绩下一年度有更好的表现和更高的增长。同时,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上,表明非国有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更好却没有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说明我国银行体系的信贷资金配置没有达到最优。本文的研究为负债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洋冬
以高企资质认定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讨论了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态效果与微观机理。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并且随着企业认定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效果也不断增强;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与政策环境;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实施仅仅弱化了企业预防储备动机,对企业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约束作用不显著。研究还发现,资质认定型产业政策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信贷支持三种机制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焰朝 孙光国 陈思阳
内容题要本文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我们借助国家"五年规划"行业的划分度量产业政策,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2006—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与未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的企业相比,受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的企业战略激进度相对更高。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及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的战略激进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对企业战略激进度的提升作用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在产业政策支持背景下,激进型战略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价值,但是其过度投资的倾向会进一步增加。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家宏观政策对微观企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并且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及市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行为 产业政策 资源配置 战略激进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虎
受经营活动和融资制度两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从供应商获取的商业信用和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存在一定的传递关系。文章通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验证了以下三个观点:(1)企业从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和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存在显著的传递关系;(2)不同规模企业在商业信用传递方面有明显差异,大企业商业信用传递水平显著低于中小企业;(3)信贷政策扩张有利于商业信用传递水平的提高,信贷政策紧缩降低商业信用传递水平。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我国信贷政策制定要增强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助推资金在整个行业的流动;在宏观经济陷入低迷时,要注重对商业信用传递水平高的行业企业的金融扶持。
关键词:
商业信用传递 信贷政策 企业规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天时 祝继高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未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其贷款额度在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总计中占比更低;并且,上述影响在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这说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引导作用,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产生挤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已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向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发放的贷款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评估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后果,提高中小银行经营效率,以及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杰
本文以2012年2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以及重污染企业针对绿色信贷政策的策略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信贷融资。当面临绿色信贷政策带来的信贷融资约束时,重污染企业主要表现出减少资本投资的应激性反应,在调整资本配置效率上的策略性反应不足,因而整体上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降低,绿色信贷政策没有表现出波特效应。分样本检验发现,相对于重污染非国有企业,重污染国有企业在信贷融资上受到更强的抑制,其资本投资的收缩也更为明显。但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主要来自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以上结论对于更好地发挥绿色信贷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安国
在我国当前市场不能自行有效配置信贷资源的情况下,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小企业贷款和发展也有较大影响。然而当前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而提高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协调性可以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信贷政策 中小企业 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飞
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当公司要求供应商为其提供商业信用形式的融资支持来替代收缩的银行信用时,就会形成货币传导的商业信用渠道。利用2001—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渠道的存在性,以及这一渠道是否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力;而由于信贷歧视的存在,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商业信用效应大小具有异质性,易受信贷歧视的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信贷歧视 商业信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飞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延期交付货款,或是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提前收取货款而从对方那里获得的信用。商业信用在企业的短期融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据统计,在全球平均水平上,商业信用占到企业资产的15%左右(石晓军、张顺明,2010)。在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国,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平均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