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3)
- 2023(16535)
- 2022(14089)
- 2021(13160)
- 2020(10704)
- 2019(24212)
- 2018(24070)
- 2017(45409)
- 2016(24693)
- 2015(27461)
- 2014(27375)
- 2013(26958)
- 2012(24797)
- 2011(22442)
- 2010(22592)
- 2009(20731)
- 2008(19803)
- 2007(17535)
- 2006(15464)
- 2005(13718)
- 学科
- 济(104877)
- 经济(104781)
- 管理(66815)
- 业(63874)
- 企(51229)
- 企业(51229)
- 方法(40170)
- 数学(34020)
- 数学方法(33638)
- 中国(30621)
- 农(30025)
- 地方(29259)
- 业经(25748)
- 学(21452)
- 财(21328)
- 农业(20533)
- 贸(18159)
- 贸易(18144)
- 制(17724)
- 易(17496)
- 环境(17137)
- 理论(16816)
- 技术(16619)
- 和(16596)
- 地方经济(16296)
- 银(16058)
- 银行(16017)
- 融(15760)
- 金融(15757)
- 发(15735)
- 机构
- 学院(344716)
- 大学(342226)
- 济(135642)
- 管理(134347)
- 经济(132527)
- 研究(119613)
- 理学(115312)
- 理学院(113978)
- 管理学(112005)
- 管理学院(111400)
- 中国(88627)
- 科学(74868)
- 京(74322)
- 财(60214)
- 所(60100)
- 农(55461)
- 研究所(54647)
- 中心(53675)
- 江(51848)
- 业大(50852)
- 范(48591)
- 师范(48139)
- 财经(47666)
- 北京(47322)
- 院(44248)
- 经(43175)
- 农业(43038)
- 州(42581)
- 经济学(39558)
- 师范大学(38653)
- 基金
- 项目(235511)
- 科学(185029)
- 研究(176104)
- 基金(167250)
- 家(145216)
- 国家(143932)
- 科学基金(123308)
- 社会(109416)
- 社会科(103610)
- 社会科学(103588)
- 省(94309)
- 基金项目(88804)
- 教育(80338)
- 划(78721)
- 自然(78396)
- 自然科(76511)
- 自然科学(76495)
- 自然科学基金(75072)
- 编号(73562)
- 资助(67663)
- 成果(59535)
- 发(55016)
- 重点(53264)
- 课题(51501)
- 部(50467)
- 创(49402)
- 创新(45951)
- 项目编号(44821)
- 国家社会(44194)
- 发展(44189)
- 期刊
- 济(158551)
- 经济(158551)
- 研究(103147)
- 中国(70268)
- 学报(52382)
- 农(52022)
- 管理(50345)
- 科学(49748)
- 教育(44938)
- 财(43364)
- 大学(39511)
- 学学(36889)
- 农业(36614)
- 技术(31420)
- 融(30259)
- 金融(30259)
- 业经(28474)
- 经济研究(24504)
- 财经(21985)
- 问题(20198)
- 图书(19557)
- 经(18894)
- 业(18445)
- 科技(17567)
- 技术经济(16685)
- 商业(16391)
- 理论(16234)
- 现代(15994)
- 资源(15993)
- 版(15257)
共检索到517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建
产业振兴是“千万工程”的核心要义之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五方面要求的首要之项。“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为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创造了重要条件,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和兴旺。本文构建“产业生产要素-公共品供给”的分析框架,试图分析“千万工程”的产业与公共品在供给上的影响要素与发展路径,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高效发展和农村治理有效的基础。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依靠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探索数字经济与农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力求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娜 麦思超
农村智慧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够赋能乡村振兴。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农村智慧物流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技术、智慧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及人才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剖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村智慧物流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提升农村智慧物流的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优化农村智慧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体系等,以期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智慧物流 乡村振兴 物流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欣 马芊红
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架构与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必然涉及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全面嵌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归根结底就是先进生产要素作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变革升级过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普惠型金融服务可进一步缓解农户资本约束缓解并激发生产活力,数据型平台工具则可作用于生产销售模式变革与虚拟市场扩张,数字技术研发加速将助推农业产业链拓展与产业融合深入,信息乘数效应与溢出效应双重激励下则可带来农户家庭禀赋提升与农村发展动力增强。未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从资源享受均等化、要素价值发挥充分化、农村人力资源高质量优化,以及农村普惠金融业态完善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周子铭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之举。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探索了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全面建设的科学路径,在使命、目标和原则上与乡村产业发展具有一致性,这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明确了关键任务和行动路径。借鉴“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制度设计三大经验,缓解当前乡村产业融合层次依然较浅、发展基础整体不高、项目前景有待提升、富民效果仍然有限、发展动能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促进产业体系融合化、产业项目特色化、产业路径持续化、产业收益惠民化和产业动能长效化。据此,应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协调;坚持求真务实,注重问题导向;坚持绿色引领,强调创新驱动;保障农民权益,突出共建共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周子铭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之举。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探索了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全面建设的科学路径,在使命、目标和原则上与乡村产业发展具有一致性,这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明确了关键任务和行动路径。借鉴“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制度设计三大经验,缓解当前乡村产业融合层次依然较浅、发展基础整体不高、项目前景有待提升、富民效果仍然有限、发展动能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促进产业体系融合化、产业项目特色化、产业路径持续化、产业收益惠民化和产业动能长效化。据此,应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协调;坚持求真务实,注重问题导向;坚持绿色引领,强调创新驱动;保障农民权益,突出共建共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双翎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内涵,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将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入手,分别从历史困境和现实问题,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困境与问题 建设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秋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对贵州省农村产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乡村战略背景下提出贵州产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贵州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贵州 产业经济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正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村要素市场建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支撑农村产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亮亮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本文依据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农药化肥使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田面积和农民收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估价以及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等四种评价方法,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制定绿色农业政策、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投资并支持技术创新、增加市场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统筹各领域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通过产业、市场、科技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共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评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群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农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农业创新发展速度较快,涌现出沭阳县域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盱眙龙虾地标特色农产品品牌创新发展模式、锡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模式等典型模式,可为其他地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发展现代农业要调整发展理念,构筑核心竞争力,基于功能区战略实现新布局,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拓展农业合作新的增长点。同时,要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创新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化税银互动;重视乡村人才振兴,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