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03)
- 2023(18837)
- 2022(16022)
- 2021(14882)
- 2020(12669)
- 2019(28615)
- 2018(28271)
- 2017(54832)
- 2016(29311)
- 2015(32785)
- 2014(31875)
- 2013(31384)
- 2012(28573)
- 2011(25223)
- 2010(25214)
- 2009(23154)
- 2008(22841)
- 2007(20174)
- 2006(17537)
- 2005(15462)
- 学科
- 济(123572)
- 经济(123441)
- 业(107329)
- 管理(98031)
- 企(95958)
- 企业(95958)
- 方法(56626)
- 数学(46241)
- 数学方法(45661)
- 业经(36411)
- 财(36309)
- 农(35505)
- 中国(30217)
- 务(26267)
- 财务(26192)
- 财务管理(26154)
- 技术(25734)
- 农业(24884)
- 企业财务(24858)
- 地方(22894)
- 理论(22508)
- 制(22339)
- 学(21468)
- 和(20839)
- 贸(20618)
- 贸易(20606)
- 易(20008)
- 划(19618)
- 策(18521)
- 环境(17470)
- 机构
- 学院(411238)
- 大学(408255)
- 管理(171120)
- 济(170312)
- 经济(167010)
- 理学(147951)
- 理学院(146492)
- 管理学(144193)
- 管理学院(143434)
- 研究(129824)
- 中国(98463)
- 京(85930)
- 财(78033)
- 科学(77765)
- 农(63694)
- 所(62868)
- 财经(62794)
- 江(60282)
- 中心(59544)
- 业大(59455)
- 经(57265)
- 研究所(56936)
- 北京(53720)
- 经济学(50774)
- 范(50497)
- 师范(50038)
- 农业(49663)
- 州(48337)
- 院(47723)
- 财经大学(46724)
- 基金
- 项目(280195)
- 科学(223129)
- 研究(207488)
- 基金(205259)
- 家(177489)
- 国家(175802)
- 科学基金(153970)
- 社会(132648)
- 社会科(125938)
- 社会科学(125902)
- 省(109817)
- 基金项目(108851)
- 自然(99639)
- 自然科(97423)
- 自然科学(97401)
- 自然科学基金(95726)
- 教育(94699)
- 划(90764)
- 编号(84097)
- 资助(83912)
- 成果(65983)
- 创(61844)
- 重点(61760)
- 部(61705)
- 发(59801)
- 创新(57098)
- 课题(56730)
- 国家社会(54935)
- 教育部(53616)
- 科研(53107)
- 期刊
- 济(186556)
- 经济(186556)
- 研究(118617)
- 中国(76099)
- 管理(68210)
- 财(63288)
- 学报(58798)
- 农(58076)
- 科学(56688)
- 大学(46287)
- 学学(43787)
- 教育(42870)
- 农业(40755)
- 技术(40652)
- 融(33650)
- 金融(33650)
- 业经(32321)
- 财经(31001)
- 经济研究(29253)
- 经(26783)
- 问题(23953)
- 业(23896)
- 技术经济(23457)
- 科技(20941)
- 现代(19933)
- 商业(19119)
- 图书(18970)
- 财会(18767)
- 理论(18508)
- 版(18295)
共检索到600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冰冰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0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得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质量,而且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推动企业开拓市场份额等渠道为企业技术创新奠定资金和市场需求基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对年轻企业、小规模企业和处于环渤海、中西部地区的集成电路企业有显著的创新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得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提升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和效率,而且社会基金能够增强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为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利于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链安全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王石宇
本文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9—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显著激励集成电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政策协同效应分析发现,产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集成电路领域政府创新补助的研发激励效果。上述影响在大型企业、资本密集行业以及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实现创新激励效应的关键机制在于激发集成电路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且提高股权融资水平、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以及发挥竞争效应是该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意愿的潜在渠道。本文研究证明,未来政策需充分考虑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意愿,进一步构建政策工具间有效协同的产业政策体系。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创新 创新补助 集成电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鄂湘 韩丹丹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2015年的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俊龙 史佳岩 孙小敏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企业数字化是重要的赋能手段。本文以1999~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核心指数进行测度,识别筛选关键核心技术,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揭示其异质性特征、作用机制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核心指数均值和关键核心技术数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企业间分布不均衡;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规模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异质性;企业数字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通过影响研发要素投入实现,并受企业研发与运营经验的调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国锋 黄卫来 谈毅
按照风险投资的观点,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四阶段特征。为了达到政府的激励目标,需要建立分阶段的评价体系,对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着重评价其创新资源,对发展期和成熟期企业着重评价其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效。同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从立法、财税政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维度提出技术创新企业的激励框架,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企业 评价 激励 资源基础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玥卓
创新政策一直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种具有市场导向性的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政策对企业产生激励作用的原因尚不清晰。选取对我国技术突破有重要作用的软件与集成电路企业,采用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聚焦2011年国家对软件与集成电路行业的两个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无显著影响。融资约束、企业避税行为等是税收激励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另外,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规模、产权和区域企业有不同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产出促进作用更大。从税收优惠政策长期影响看,该政策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发明专利申请在政策发生当年就显著增加。研究结论可为明晰税收优惠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产出间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玉明 杨凡
本文从投资组合权重的新视角,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监督型基金持股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结果表明:监督型基金持股会促进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当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时,监督型基金对创新投资的治理作用被削弱;相比非高科技行业,监督型基金对高科技行业的创新投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监督型基金与企业专利申请数正相关,表明监督型基金持股对创新产出也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突破传统视角,为监督型基金有效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婧
设计VAR结构模型探讨"消费需求"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美国、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对集成电路产业冲击效应的时间路径。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 IC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君华
民营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生力军,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促成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跨越,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之举。本文重点探讨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政府激励、市场激励、企业内部激励等系统。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激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涛 叶元煦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活动与政府环保目标的关系及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中的博弈环节等,提出了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规则 博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香菊 贺娜
本文基于2008—2015年我国制造业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针对研发投入、中间产出和产成品三个阶段,研究了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税收激励不仅有利于当期,而且有利于未来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但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正向促进效应不具有稳健性,尤其不利于研发成果的转化。长期来看,税收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更易受长期融资约束、管理层短视等因素影响。建议税收激励政策不仅要有利于当前技术创新,更要注重税收激励政策的持续性,注重研发成果转化等。
关键词:
税收激励 企业技术创新 R&D补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凯 刘昕瑞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是中国促进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其技术创新效应能表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运用2005—2019年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样本,在单独进入和混合进入两种情境下分析其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表明,单独进入时,投资进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而投资强度则显著提升企业专利质量;混合进入时,无论是投资进入还是投资强度均提升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简言之,在创新效应上,投资强度优于投资进入,混合进入优于单独进入。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有限合伙制对创新效应的影响并不优于公司制,基金层级越高产生的创新效应越好。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经验机制而非引导机制是基金影响技术创新的中间渠道。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平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高新区和政府采购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和政府采购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成熟期"的国家高新区和政府采购政策组合的正向影响更明显,但国家高新区和政府采购政策组合对高质量的企业技术创新并无显著的溢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国家高新区和政府采购政策组合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税收优惠等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扩展了公共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国家高新区和政府采购政策组合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剑民 夏琴 徐玉德 侯晓晨
随着中国产业持续升级,产业技术复杂性大幅增加,形成企业间收益共享、催生绿色创新成本市场补偿、促进私人技术知识壁垒、诱发光环效应,引致企业间和企业内研发资源配置优化,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2007—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①产业技术复杂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补助对产业技术复杂性之于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调节效应;②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补助调节作用下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增加会促进产业技术复杂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③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高管激励、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复杂性、政府补助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激励三者关系有显著影响,城市财富对三者关系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产业技术持续升级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激励中的关键因素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春爱 郝馥莹 吕桁宇
以2015—2020年中国A股73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测度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管理者激励对企业创新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的纯技术效率表现较为优异,但综合创新投资效率总体不高,创新投资规模效应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薪酬激励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股权激励影响不显著;在职消费激励和职位晋升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企业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激励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表现为薪酬激励的抑制作用,而对国有企业则表现为薪酬激励的抑制作用和职位晋升激励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