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0)
2023(5195)
2022(4481)
2021(4094)
2020(3523)
2019(8252)
2018(8108)
2017(16858)
2016(8783)
2015(9759)
2014(9529)
2013(9666)
2012(9049)
2011(7864)
2010(7771)
2009(7111)
2008(7116)
2007(6220)
2006(5497)
2005(4823)
作者
(23413)
(19633)
(19364)
(18469)
(12258)
(9473)
(9093)
(7491)
(7380)
(6982)
(6509)
(6293)
(6153)
(6056)
(5916)
(5773)
(5760)
(5730)
(5619)
(5489)
(4825)
(4769)
(4747)
(4428)
(4360)
(4309)
(4299)
(4165)
(3910)
(3882)
学科
(42921)
经济(42898)
(27038)
管理(24653)
(20144)
企业(20144)
方法(16745)
(15487)
数学(14905)
数学方法(14815)
地方(12073)
业经(10098)
产业(9236)
(9049)
贸易(9045)
(8782)
(8747)
农业(8398)
中国(8134)
技术(7171)
地方经济(6610)
市场(6268)
(6146)
财务(6142)
财务管理(6138)
(6044)
环境(5914)
企业财务(5824)
结构(5369)
产品(5310)
机构
学院(123348)
大学(120364)
(57470)
经济(56500)
管理(50237)
理学(43801)
理学院(43364)
管理学(42834)
管理学院(42592)
研究(39269)
中国(29338)
(24908)
(23651)
科学(22374)
财经(19234)
(18709)
(18707)
中心(18420)
(17987)
业大(17655)
(17212)
经济学(17156)
研究所(16817)
经济学院(15583)
北京(15325)
(15063)
师范(14960)
农业(14755)
经济管理(14649)
(14630)
基金
项目(83334)
科学(66756)
研究(62955)
基金(60665)
(51578)
国家(51147)
科学基金(45053)
社会(41255)
社会科(39365)
社会科学(39355)
(33448)
基金项目(33208)
自然(28370)
自然科(27694)
自然科学(27692)
教育(27244)
自然科学基金(27208)
(26955)
编号(25578)
资助(24471)
(19841)
成果(19031)
(18447)
重点(18136)
(17911)
课题(16966)
国家社会(16886)
创新(16661)
发展(16637)
人文(16474)
期刊
(64257)
经济(64257)
研究(35842)
中国(20202)
(18334)
管理(18156)
(17465)
科学(15133)
学报(13814)
农业(12403)
业经(12402)
技术(11502)
大学(11185)
学学(10604)
经济研究(10063)
问题(9878)
(9441)
金融(9441)
财经(9253)
(8223)
教育(8020)
(7860)
技术经济(7382)
(6980)
国际(6761)
世界(6465)
现代(6465)
商业(6372)
经济问题(5960)
资源(5878)
共检索到179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力  
本文使用区位商测定了乳制品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毛绒加工业在内蒙古的集聚区域及集聚程度,然后使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2000~2005年内蒙古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投资区位选择以及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内蒙古畜产品加工业来说,畜产品生产能力、规模报酬、产业投资区位选择是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畜产品生产能力、产业集聚程度、原有产业固定资产规模是产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力  安玉发  洪岚  王含笑  
本文利用Hoover系数测定了内蒙古乳业、肉类加工、绒毛皮革等三个产业在各盟市的产业集中及产业集聚程度,并对比分析了这三个产业在内蒙古各地区的分布情况,发现乳业、肉类加工业、绒毛皮革加工业在内蒙古各盟市间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但这三个产业在各盟市的集聚程度和分布状况各有特点,不尽相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海明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草地畜牧业大区 ,被列为全国玉米、小麦、大豆、牛羊肉、奶类及毛绒类产品的优势区域。本文通过内蒙古农牧业结构 5 0年变动分析和主要农畜产品的比较优势计算 ,提出基于优势区域的农畜产品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 ,为全区乃至中国北方面临农业新阶段的农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俊侠  
一、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已形成独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非常迅速,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在原料日益丰富的宏观背景下,畜产品加工业沿着“中西结合、适合国情”的路子迅速发展,品种结构迅速改善,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目前,以肉类、蛋类、奶类、皮革和毛绒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至上年底全国已有畜产品加工企业5950个,总资产2809.2亿元,从业人员203.53万人,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  蔡学斌  杨琴  石汝娟  夏虹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李  臧日宏  
本文基于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对FDI与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原理对FDI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FDI既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形成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的长期因素,而产业集聚则不是FDI进入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伟纯  李二玲  
以2006—2016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强调区域内外两方面因素出发,利用演化经济地理思维构建分析框架,探讨了产业集聚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是在区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过程。②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地理集聚变化与产业转移高度相关;农产品加工业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显著增强,表现出路径创造特征。分行业来看,中部地区对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较为明显;长江中上游地区对原材料—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径创造突出,但烟草制品业集聚格局较为稳定,呈现出由区域路径锁定而导致的空间锁定特征。③对历史基础的依赖是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演化的关键,且是东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保持高水平集聚的最主要原因;产业转移显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产业多样化与外商投资对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表现为负向作用,在中西部表现为正向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建军  武拉平  闫逢柱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农产品加工业的12个产业的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C-D函数,重点分析地理集聚对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2002—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地理集聚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产业集聚度变化存在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大小与变化及其对产业成长的影响显著且不同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贡献虽弱于资本而强于劳动;产业地理集聚、资本、劳动其对产业成长贡献差异及行业差异可以为政府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成长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会明  郭庆海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建立高附加值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符合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比较优势规律、符合产业链延伸规律。吉林省畜产品加工业依赖其资源优势有了长足发展,正步入转型阶段,总体实力迅速增强,加工规模迅速扩大,加工层次迅速提高,但仍存在着总量不大、活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问题。为此,要加强政府对畜产品加工业的宏观协调指导,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对行业发展进行导向,在政策和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扶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文学  段瑞刚  刘占英  李昆  
阐述了在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存在的困难,介绍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的生源组织、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建设以及培养特点等情况,提出在呼包鄂地区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些做法,说明了工程硕士教育取得的成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增长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分析它们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文章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以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效应所取代,说明市场化改革导致的资源配置正趋于合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低效转为正常的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在逐步减弱,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正在增强,而2002-2011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再次提升,说明深度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延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光文  
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沙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形成新的业态、增长极和动力源,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有利于发展异地消费型产业,有利于区域的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转化。根据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和发展方向分析,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应是休闲沙产业、创意沙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在文化产业与沙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创意和科技提供动力,地方政府提供服务。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在研发、设计中融合发展,在品牌管理中融合发展,在园区建设中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勇  杨露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草畜平衡状况为例,建立了可食饲草储量模型、适宜载畜量估算模型和畜禽载畜量预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载畜量超载率。通过主要加入畜禽利用率、标准干草折算系数、草地利用率等参数弥补现有模型的不足。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美清  张国志  王宏宝  
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不断提高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内蒙古职业教育在培养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张梅青  胡雪峰  孔健  
以内蒙古为例,探讨了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内陆待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行业。一般说来,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其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起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