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1)
- 2023(13438)
- 2022(11523)
- 2021(10590)
- 2020(8847)
- 2019(20186)
- 2018(19958)
- 2017(38623)
- 2016(20779)
- 2015(23456)
- 2014(23191)
- 2013(23172)
- 2012(21078)
- 2011(18958)
- 2010(18747)
- 2009(16764)
- 2008(16290)
- 2007(14218)
- 2006(12375)
- 2005(10628)
- 学科
- 济(89096)
- 经济(89017)
- 管理(61022)
- 业(60486)
- 企(49861)
- 企业(49861)
- 方法(41952)
- 数学(36478)
- 数学方法(36076)
- 农(24107)
- 中国(21274)
- 业经(21139)
- 财(18958)
- 技术(18677)
- 地方(18611)
- 学(18207)
- 农业(16458)
- 贸(14886)
- 贸易(14881)
- 理论(14682)
- 易(14430)
- 环境(14106)
- 产业(14036)
- 制(13856)
- 和(13354)
- 划(12134)
- 务(12094)
- 财务(12023)
- 财务管理(12007)
- 企业财务(11414)
- 机构
- 大学(301614)
- 学院(301190)
- 管理(123648)
- 济(120744)
- 经济(118239)
- 理学(108670)
- 理学院(107525)
- 管理学(105710)
- 管理学院(105173)
- 研究(98187)
- 中国(69000)
- 京(63483)
- 科学(62695)
- 财(50981)
- 农(50040)
- 所(48699)
- 业大(48105)
- 研究所(44914)
- 中心(44171)
- 财经(42341)
- 江(42258)
- 北京(39497)
- 农业(39416)
- 范(39399)
- 师范(39009)
- 经(38597)
- 经济学(35934)
- 院(35595)
- 州(34283)
- 技术(32947)
- 基金
- 项目(215519)
- 科学(170117)
- 研究(156723)
- 基金(156301)
- 家(136679)
- 国家(135573)
- 科学基金(116991)
- 社会(98972)
- 社会科(94103)
- 社会科学(94078)
- 省(85549)
- 基金项目(83954)
- 自然(76464)
- 自然科(74669)
- 自然科学(74655)
- 自然科学基金(73322)
- 教育(71700)
- 划(71208)
- 资助(63707)
- 编号(63156)
- 成果(49635)
- 重点(48186)
- 部(47112)
- 发(46625)
- 创(45708)
- 课题(43422)
- 创新(42532)
- 国家社会(40737)
- 科研(40715)
- 教育部(40361)
- 期刊
- 济(125572)
- 经济(125572)
- 研究(84543)
- 中国(52398)
- 学报(48689)
- 科学(45042)
- 农(44639)
- 管理(43917)
- 大学(36686)
- 财(36125)
- 学学(34680)
- 教育(32915)
- 农业(31829)
- 技术(28895)
- 业经(21554)
- 经济研究(20037)
- 融(19875)
- 金融(19875)
- 财经(19759)
- 经(16977)
- 科技(16796)
- 问题(16737)
- 技术经济(16667)
- 业(16290)
- 图书(15660)
- 理论(14288)
- 现代(13593)
- 版(13469)
- 商业(13359)
- 实践(13126)
共检索到418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平 李秀芬
技术选择是西部新兴城市群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其在产业技术转移、扩散与变迁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文系统分析了兰西格城市群工业产业的40个分行业的技术选择水平与要素禀赋结构的交互耦合情况。实证结果显示该区域按比较优势发展的行业仅有11个,80%的行业耦合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平 李秀芬
技术选择是西部新兴城市群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其在产业技术转移、扩散与变迁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文系统分析了兰西格城市群工业产业的40个分行业的技术选择水平与要素禀赋结构的交互耦合情况。实证结果显示该区域按比较优势发展的行业仅有11个,80%的行业耦合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王义魏
基于1981—2015年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能源技术进步—能源要素禀赋系统跨越了从低度耦合协调到中度耦合协调这两个阶段。我国能源技术水平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仍需提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供应能力,保障能源供给,破除能源约束,提升能源技术水平,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能源技术进步 能源要素禀赋 耦合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王义魏
基于1981—2015年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能源技术进步—能源要素禀赋系统跨越了从低度耦合协调到中度耦合协调这两个阶段。我国能源技术水平与能源要素禀赋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仍需提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供应能力,保障能源供给,破除能源约束,提升能源技术水平,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能源技术进步 能源要素禀赋 耦合协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覃成林 李超
本文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我国286个城市现代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的格局与区域经济格局高度吻合,并且区域内发展差异小于区域间差异。通过三种常用空间权重及技术选择指数TCI的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城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技术选择,进而对其现代产业的发展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多数城市选择了偏离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发展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偏离程度和所负担的政策成本在四大区域间不尽一致,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在现代产业发展决策及相关政策制定方面,如何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比直接"培育"现代产业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鞠晓伟 赵树宽
技术选择问题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技术选择在技术转移、技术扩散与技术变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发展的首要阶段。本文从生态学角度,系统分析了产业技术选择与技术生态环境耦合效应,并以吉林省37个工业产业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吉林省工业产业中技术选择与技术生态环境之间不匹配现象普遍存在,超过80%产业耦合效应处于失调状态,并且产业规模是制约产业选择技术水平的"约束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亚东 杜娅婷 杨万青 程长林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随着乡村产品同质化、市场需求剥离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乡村产业特色化、专门化、属地化需求愈发强烈。本文在凝练资源禀赋与乡村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及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培育及市场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县域尺度海量数据测算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2013—2019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及市场化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依旧处于失调衰退区。(2)2013—2019年,耦合发展类型逐渐由市场化滞后型转变为产业优势滞后型。(3)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乡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市场化耦合协调程度转向过渡调和等级,并逐渐向协调发展状态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文龙
本文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耦合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关于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相关的文献成果;其次基于理论基础构建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耦合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数据要素生产函数;然后基于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细分数据要素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最后建立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耦合机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生产要素 耦合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白天骄 吴永杰 赵良仕
论文系统测度了中国大陆31省区2000—2014年间的人均灰水足迹,首次将生产要素中最关键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引入到人均灰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研究中,同时耦合了传统的环境效率与技术效率因素。应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综合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人均灰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来看,技术效率效应的减量作用最大,资本产出效应的减量作用近年有所提高,资本深化效应的增量作用最大。2)技术效率效应、资本产出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都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的环境效率效应和技术效率效应对人均灰水足迹的减量作用较大,其他省区技术效率效应和资本产出效应更有利于人均灰水足迹的降低;资本深化效应在各地都会造成人均灰水足迹的显著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之一,但其实质是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得以实现。通过采用201 1—201 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财政结构性支出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支出效应存在滞后性;由于地方科技创新的原创性欠佳,导致科学技术支出的促进作用有限;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纯消耗性支出属性决定了其负面效果;政府投资性支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源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对此,应加快转变调控思路。具体而言,要实现对支出总量控制向支出结构优化转变,提升支出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一步扩大产业研发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庆伟 刘琳
农村产业集群是一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式,本文结合对农村产业集群的研究,以要素禀赋中的生产要素为基础,以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土地、社会文化等要素研究对象,对农村产业集群发展中要素禀赋进行定性分析,对我国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农村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举 艾玮炜 石奇
[目的] 构建“政策选择—技术进步偏向—要素禀赋”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探究化肥使用零增长专项行动的政策选择,对技术进步类型与要素禀赋结构相互关系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2级嵌套CES生产函数测度各地区的粮食技术进步类型,并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政策选择对技术进步及其要素禀赋协调程度的作用。[结果] 政策选择有效促进了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其对机械型技术进步无明显作用;化肥零增长有效促进了粮食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协调程度提升;然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选择对协调程度的影响,在北方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南方地区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选择能通过提升协调程度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化肥减量伴随出现了粮地“流失”现象。[结论] 在粮食绿色政策选择的深化改革进程中,仍需明确地方的要素禀赋差异,实施差异化的技术推广路径;并坚持全国一盘棋的解决方针,强化地区间的协同机制,以期粮食生产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洪煜 张骞 陆迁
基于551份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猕猴桃种植户分成发展型、规模种植型、劳动力富裕型三类,实证检验种植户类型对有机肥施用、新品种采纳、猕猴桃网络销售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选择的异质偏向性,分析农机补贴、产业组织检测、技术培训三个组织支持变量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发展型对于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及其联合采纳的选择偏向性高于其他类型,劳动力富裕型种植户对价值链技术活动的选择偏向性低于其他两个类型种植户。三个组织支持变量对同一类型种植户参与不同价值链技术活动以及不同类型种植户参与同一价值链技术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价值链技术活动参与特征以及组织支持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友芳
生产要素组合理论指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使用的生产技术应该与本国或本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即生产技术选择必须符合"合适性原则"。据此,"生产技术升级换代"必须避免对自身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的不合理选择。
关键词:
生产要素禀赋 技术升级 生产技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宏林 杨菂
资源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良好的解释力,但在微观层面,目前还缺少对企业具体应用方面的可操作性指导。本文以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结合价值链的分析框架对企业如何在微观层面合理的选择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比亚迪公司的案例分析,提出对我国企业在动态技术选择过程中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要素禀赋 技术选择 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